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解读的文本,无法建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语文理解能力发展也不尽如人意。立足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探究教学要求,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尝试立足不同的探究形式,将探究文本内涵的权利还给学生们,使学生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语文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041-02
【本文著录格式】王璐.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0,19(34):41-42.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还在单向地解读文本,向学生们讲述文本中的字词含义,展现作者意图和思想情感。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如此不仅对所学不感兴趣,同时也难以建立对所学的深刻理解。而且,阅读课堂因为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氛围沉闷枯燥,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立足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如此问题,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阅读的教学要求。在此要求的指导下,探究式阅读教学法被摆到了台面上。所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法,是指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围绕文本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用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兴趣,同时驱动学生探究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自主、合作地建构对文本内容背景、意义等理解,提升阅读效果,同时获取阅读乐趣。探究式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一般借助以下几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阅读。
一、应用体验感悟型,引导学生探究
体验感悟是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实现有效阅读的目的之一。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菲斯泰罗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体验经历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且指出,当学生自主体验的时候,其不仅可以获得满足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通过与环境互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发展探究能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指出,学生是通过与环境互动,在经验或知识的联系中,建构出新知结构的。所以,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妨立足文本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抛开自身已有的经历,切身地体验文本主人公的动作、情绪等,从而感悟出作者寄予在主人公身上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以《穷人》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安娜和丈夫的语言、动作等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寓到了安娜和丈夫身上。立足于此,在组织探究式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创设了角色扮演情境,要求学生们分别扮演安娜和丈夫角色,将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直观地演绎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身临其境,将自己作为主人公,对主人公的所思所想进行品味,自然而然地透过文字语言,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体会到作者塑造此人物形象的意图,感受到“穷人不穷”。
二、应用提问展开型,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阅读教学法的中心是问题,问题可以说是学生进行阅读探究的依据和线索。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尽管大部分教师为学生提出了问题,但是细数这些问题,可以发现,其是浮于表面的,是不具有探究价值的,学生们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探寻到答案,难以获取思考和探究的满足感,自然影响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学情,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此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或者搜集信息,或者解读文本,深入文本中,探寻其内涵,切实地了解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语言文字,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寄寓在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从这篇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作者在文章中是要重点地刻画圆明园的毁灭场景的,但事实上,在书写文章的时候,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刻画圆明园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色,这是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的。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们探究到作者如此写作的意图,我围绕文本内容,提出了如此问题: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和毁灭后的场景,反而是写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和今天断壁残垣的圆明园呢?如此问题的提出,很容易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调动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而且,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会深入到文本中,对今昔景象进行对比,借由对比,感受到列强的残暴,以及对圆明园无情被毁的痛惜,体验到作者的情感,加深对写作意图的理解。
三、应用合作讨论型,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转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要求,提出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要求。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是引导学生探究阅读的两种主要方式。探究式阅读的实施是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保障的。但是,受到长期被动学习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不足的,且在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小学生在长期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可以轻松地理解文本内容,有的学生则难以摸清文本含义,而且,在阅读同一内容的时候,学生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对此,我在组织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立足小学生独立阅读存在的不足,应用合作讨论型,以小组为形式,驱动学生们集思广益地合作探究。
以《慈母情深》为例,在组织精读教学的时候,我为学生们提出如此问题:作者很希望得到这本书,尽管母亲生活拮据,但是还是满足了作者的要求。当自己的要求被满足的时候,作者本应当是高兴的,为什么当时的反应却是“鼻子一酸”呢?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带着这个问题,自读文本,找出令“我”“鼻子一酸”的画面,将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和小组成员共享各自勾画的依据,分析“我”“鼻子一酸”的原因。如此任务的提出,相当于将探究文本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们。在自读文本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会勾画出不同的内容,之后,分享各自勾画出的內容,就此展开讨论。比如,有的小组给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如此答案;有的小组给出“背直起来了……”如此答案。根据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我继续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他们继续合作探究。如围绕“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此画面,我提出问题: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当你听到很大的噪音的时候,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呢?母亲是只有今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吗?如此环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们会集思广益,给出具体的问题答案。对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学生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应用合作讨论型的探究式阅读教学法,不仅可以使教师真正地成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减轻教学负担,还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交流,成为阅读的主人,同时透过语言文字,深入到文本中,体验文本内涵,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可以碰撞思维,发展语文思维能力。
四、应用提问展开型,引导学生探究
提问展开型的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提问为基础的。学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要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才可以获得阅读满足感,同时阅读有所收获,便于提升阅读质量。但是,受到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会提问,或者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如此影响了阅读探究的实现,同时也阻碍了自身探究能力的发展。要想解决此问题,在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联系文本内容,鼓励学生提问,且教给学生不同的提问方法,使学生们通过提问,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探究,锻炼阅读探究能力。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通过标题提问,是学生们自主提问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鼓励学生们阅读标题,看看可以借此提出哪些问题。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开始对文本标题进行探究,且立足自身的阅读情况和知识储备,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西沙群岛在哪里?富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呢?西沙群岛的富饶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些问题,正是学生探究阅读的结果。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给予肯定,使学生们获得自主提问的满足感,同时,和学生们一起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探寻问题答案。如此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引导,便于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下,应用多样的探究式阅读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合作讨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语言,探究到文本内涵,轻松地理解文本,同时锻炼阅读探究能力,提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水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
[2]杨真发.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8(34).
[3]马丽影.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初探[J].北方文学,2018(11).
作者简介:王璐,女,1999年生,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