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建立和实施党群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邓玉冰 邱祯平
[摘要]国企的党建思想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施从而发展迅速,随之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国企党建工作的不完善,不能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改革。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要有创造性的把质量管理标准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要点带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党建工作的创新巩固国企的发展进度。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快速扩张也给国企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充分利用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不断地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体制改革,提升企业对党群建设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党建;党群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邓玉冰(1982-),女,汉族,广东清远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高级经济师,党建教研室专责,研究方向:党建研究、领导力培训。邱祯平(1990-),汉族,广东揭阳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政工师,党建教研室助理专责,研究方向:党建研究、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 D26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7-0031-02
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时候离不开国有企业的支撑,在发展行业经济的同时,还要保证企业内部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国企的发展和管理要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在原则上坚持从严治党的管理原则,对国企内部的党建思想工作要严抓到底,提高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党群工作认证行列,党群贯标从探索迈入了实干,从尝试迈入了实践,是国企内部管理工作的一大飞跃,成为人们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一把利器。将党群工作的建设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服务于上级组织、同级行政、生产经营和企业员工,更好的履行党群工作的责任和展示其工作价值。一、紧贴企业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系统适宜的党群工作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门国际企业通用的管理科学,通用于食品加工,飞机制造等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中,是企业能够根据自身标准,依靠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党群工作质量管理制度,积极培训相关岗内人员,明确管理模式和目标,发展和创新原有的党群工作管理模式,建成一个完整的党群管理体系,为实现党群建设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建立完善的黨群质量管理制度
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对党建工作的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创新和推动,一次彻底的改革势必要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翻新。对于传统管理制度的缺失要及时填补,对于不合理的管理条例要进行撤除,对于人员的编制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管理,在引入新的制度的同时要做好对旧的制度的继承,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推倒重来。再者要注重体系的策划,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特别强调企业的策划能力,首先应该是体系的总策划。其次是对应服务的策划,做好严密而周到的准备工作,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最后要认清产品和顾客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这四个环节实现产品的质量提升,争取在制度创新的同时进行工作进度的调整,使党建工作在各个阶段都能保持活力。将党群工作的建设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服务于上级组织,同级行政,生产经营和企业员工。
(二)积极培训岗内人员
以人为本是新时代的重要发展理念,国企的党群建设工作更应该如此。对于工作部门岗位空缺的情况,要组织人员对用编计划进行科学合理且严格标准的审查,确保在空编范围内进行部门的编制使用,保证各部门人力资源的平衡。对于外部介入人员要严格进行审查,确立一个明确的审查制度,确认人员核准入编后,再将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用人单位的来源明确,能够合理的纳入对党建工作有帮助的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内部的在职人员,要进行质量体系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保证国企内部的党建工作始终散发着活力。
(三)明确工作目标,完善管理模式
在党群组织的日常管理方面应该做到将问题细化解决,将不同种类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从党建工作的基层管理人员入手,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环节传达到基层管理人员中,再由他们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同时将日常的问题细化,解决企业规模不断扩展所带给企业建设工作的难题。同时也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僵局,试图从多种平台和多方面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升党建工作基层任务的完善度。明确核心工作目标,让党群建设工作向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道路上前进。
(四)发展和创新党群工作的管理模式
在引入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党群工作管理建设中,将原有的管理模式的精华吸收,与新的管理体系相结合,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重视党建工作的资源调配是党建工作的创新基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足够重视能够使一些创新的办法得以在国企内部实施。首先是领导班子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在国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领导不能单纯将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联系到一起,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将企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到一起,重视相关的党建工作,对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进行有序合理的安排,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圆满完成。
在党建工作的创新上要加强文化教育和党建管理,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让员工自觉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在明确的党建管理制度下,赏罚分明,把党建工作的责任落实到部门内部中,提高员工的参与性和支持度。二、建设党群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实践
对党建工作内部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对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进行划分,着手建立党建工作体系。从基层管理工作加强内部管理质量,以明确的质量目标推进党建工作的建设,扩宽党建工作人员的思维,并整合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的党群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一)改革基层工作模式
贯彻落实党组织工作精神的相关文件,明确党组织对基层工作人员所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落实项目化管理制度,完善基层人员的工作模式,提高基层人员的工作质量。在管理层面,确立党的领导地位,统合各部门的工作资源,构建一个明确的目标责任格局体系,从基层工作中加强对党员日常质量工作的监督。优化工作目标落实的过程,提升每一个环节的科学程度,确保党建工作在一个规范合理的程序下正常运作。
在党建工作目标的实施中要有着规范的制度管理,同时也需要一个明确的考核审查制度。相对于传统的粗糙化管理,考核制度对基层工作模式的创新帮助巨大,有利于提升基层人员的工作潜力,促进党建工作发展。
(二)推行有力的项目建设
党建工作项目的实施困难,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在推行党建工作的任务目标时,没有一个明确有力的目标。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策划,策划保证实施,在党建工作项目的推行中,要将问题细化,对基础的工作部门要进行有力推进,避免存在高起点的规划,低水平的落实情况,将确切的任务目标落实到每个人员手中,让基层人员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对任务的完成时限和完成质量都有着深刻的认知。在项目推行中,保证党建工作管理人员的力度,要理顺党组织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将地方性质的党建工作和区域的党建工作进行调和,整合对党建工作的有力资源,明确党建工作中党组织的工作优势,通过党建工作的项目化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
(三)扩宽基层党建工作思维
在党群工作的质量管理进行过程中,要扩宽党群建设工作的目标广度,首要任务就是要扩宽党建工作人员的工作思维,这一点上要从管理人员入手,将质量管理中的中心理念明确于心,要将贴合党建工作,符合党建工作基本原理的工作目标和建設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心中,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僵局,把封闭式的管理目标方式打开,下发到每一个基层管理人员身上,将党建工作的目标领域进行扩宽,增大党建工作的覆盖度。为了党建工作任务的过程合理性,确保党建工作目标可以限时进行保质完成。对于项目的选取和落实,实施项目中的监督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核查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组织工作人员对党建工作的核心思想和主要目标进行学习,彻底消除对工作目标的模糊化,审核工作的拖沓化和工作落实的困难化,将党建工作放在一个扩宽的眼界中,并合理科学的完成要求目标。
(四)完善党群建设制度
坚持和完善党群工作的建设目标,按照统一文件,统一目标,统一职责,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的原则,对企业内部的党群建设制度进行整合,重整企业内部业务模式,并编写相关文书,重建相关业务流程的说明。并及时组织人员培训,邀请认证机构的咨询老师对企业内部的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及行政管理人员等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指导,做好企业内部的质量工作管理体系的宣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的基本认识,及时推行具体措施。
检查工作也是党群建设工作的重点,做好测试和运营的工作,及时组织企业内部召开员工大会,广泛地吸收各方意见,进行整合处理,并及时对企业内部不合理、不完善、不科学的制度和模式进行改革,按照标准的认证程序邀请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参加相关的评审认证,并正式取得相关证书,顺利完成质量管理工作在党群建设中的各项目标。三、结束语
党群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党群工作建设的各个方面,要从党建工作的核心目标入手,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让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作。通过党群建设调动各方人员参与进来,使整个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开展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强化内部管理工作,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为体系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建设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在党群建设工作的制度,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丹.谈如何建立和实施党群工作质量管理体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
[2]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编.党建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3]宋书英,刘昭,刘丽霞.浅谈建立企业党建质量管理体系[J].党史博采(理论),2007(9):12-12.
[4]潘绍欢.企业党群管理工作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尝试和探索[J].广西电业,2007(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