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产劳动“并行协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周丽红

    

    

    

    摘? ?要

    劳动教育进课堂,是将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程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因此,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及策略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也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生产劳动的本质特征入手,依据教学实践,运用合作学习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构建了普通高中项目化生产劳动的“并行协同”课堂教学模式。以具体项目为实例,说明复杂劳动项目的并行分解与协同综合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并行劳动流程的协调与管理技术,从而形成生产劳动的“并行协同”教学实施策略。并通过项目实践,论证“并行协同”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效性和均衡性等优势与特点,可作为普通高中生产劳动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有效参考模式。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劳动教育? 生产劳动? 并行协同? 教学模式

    劳动教育具有深刻时代背景和重大现实意义。“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1]。劳动教育具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主要形式。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劳动教育要纳入学生必修课程,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将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基于课堂教学,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实施并完成相对其他劳动形式更为复杂的完整生产劳动过程?

    一、普通高中生产劳动的内涵与特征

    笔者所在学校为了教育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进行了将生产劳动纳入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学校具有多年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实践经验、融合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建设基础、依山傍水的中草药资源条件,同时培养了一批劳动教育教师团队。这些基础建设使学校具备了系统性的劳动教育资源优势。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学生思维发展到逻辑推理水平,可以对项目作出逻辑性判断和创造性反映。再依据生产劳动四大特征——综合运用知识技术、经历完整创造过程、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和提高创意物化能力,认为生产劳动作为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于是结合普通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围绕劳动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积极融合传统文化,统筹选择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芳香类中草药产品的生产作为学校的生产劳动项目。基于项目创设真实劳动情境,提供情境化和体验性实践平台,从而“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3]。

    生产劳动包含多种内涵变量:知识技术、创造过程、规划设计、创意物化、综合创新等等。这样的多变量决定了生产劳动的跨界性、复杂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所以生产劳动在三大劳动形态(还有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是一种更为复杂和综合性的劳动教育形态。复杂形态生产劳动项目的科学、合理和高效实施,是笔者近年来特别关注、思考、探索与实践的重心,于是基于大量的项目实践,构建了普通高中生产劳动的“并行协同”课堂教学模式。

    二、普通高中生产劳动“并行协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合作学习是“并行协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并在80年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以共同完成任务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合作小组内进行恰当的分工和团结合作,进而完成学习任务”[4]。大量的实践证实了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显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结构化、系统性的学习策略,非常适合运用于项目化劳动教育,特别是生产劳动项目的组织与實施。合作学习可以在促进学生发挥特长的同时,提高小组整体的合作效能,完成特定的生产劳动任务。实质上,“并行协同”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在项目环境下提供对学生小组顺利进行合作劳动的系统支持。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仍然很重要。建构主义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5]。在生产劳动项目的并行协同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属于“网络化互动”模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动态交流和互动协调的关系。因此各个小组工作流程之间协调的好坏,是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实现有序协调的重要手段就是对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小组劳动过程进行科学、系统和有效的管理。

    2.最近发展区是生产劳动项目的选择依据

    生产劳动项目的合理选择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劳动教育实践证明,项目是生产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情境化平台,而且体系化的项目平台更是劳动教育常态化和稳定化的基础保障。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劳动教育项目的选择必须遵从以下原则和要求:第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基础。课堂劳动项目选择要符合学生年龄发展阶段性特点,最好与学生兴趣特长和未来的生涯规划相联系相结合。项目劳动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当前国家课程学科知识基础相衔接,使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第二,适合学生现有的技能水平。特别是生产劳动项目的技术难度不宜过大,复杂程度不宜过高,延续时间不宜过长。项目的选择与构建,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好知识技能的跨度,过于简单或过于高阶的项目,都不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因此生产劳动项目选择与构建要为学生提供“最近发展区”,最好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分割成许多便于掌握的片断,向学生示范要掌握的技能,提供有提示的练习。教师从始至终提供方法和技术指导,学生在实施中了解技术路线,掌握工具,完成制作”[6]。因此,在较为复杂的项目生产劳动中,教师提供支持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在特定项目分解的基础上,对劳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工具、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指引和帮助。

    3.“并行协同”是生产劳动项目的构建方式

    “并行协同”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并经过大量生产劳动教学实践,在不断淬炼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项目化生产劳动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并行”一词来自计算机科学,指同一时刻做多件事情。“并行协同”策略就是在同一项目中同时执行两个或多个相互协同的劳动步骤。该策略特别适合解决大型和复杂劳动项目实施中的课时和场地有限性矛盾问题。“并行协同”课堂劳动教学模式可定义为:“并行协同”系统支持同一班级学生分组参与同一个劳动项目,并提供给他们关于项目任务的完整信息,以及共同达成的劳动产品生产目标。即同一个项目、多个功能小组,为完成一项共同劳动任务而组成相互协同的工作网络,每个任务可以独立于其他任务分别执行,但需要相互之间进行协作,也包括教师为整个网络提供的协同支持。这需要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规划和协调控制,才能保证并行任务执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完成并行协同生产劳动的目的。

    为了进行并行协同劳动,首先要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并行化分解,形成功能相对独立的“并行任务”,然后分配到各功能小组协同进行。所以并行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横向的。而每个并行任务内部的运行则是按照各自的工作流程进行“串行”的,因而是纵向的。对一个特定生产劳动项目,假设分解为4个并行任务A、B、C、D,则相互之间进行横向协同;而并行任务A、B、C、D则分别依各自的时序逻辑关系制定的工作流程纵向运行。每个并行任务是相对独立的,但相互之间却是协同进行的,并且并行任务完成后,将立即进行协同综合组装成产品,因而仍然是整体性的。因此模式整体系统包括项目设计、并行分解、工作流程、协同综合4个层次,从而构成生产劳动项目的“并行协同”教学模式(见图1)。

    

    三、普通高中生产劳动“并行协同”教学的实施

    1.运用劳动项目并行分解与协同综合的原则方法

    生产劳动项目并行化分解的基本原则是基于项目特征、依据产品形态、任务功能独立、活动自成体系、劳动容量均衡等。并行协同的方法论原理是从整体到部分的系统分解和功能部分之间的系统综合。系统分解就是将复杂系统转化为相对简单独立的子系统,或将高维复杂问题转化为低维简单问题,或将多参数问题转化为少参数问题。由于项目系统各部分存在着固有内在关联,分解后的子问题一般与原问题并不等价,但存在着相互联系,因此分解后还须进行系统协同综合,才能完成生产项目。协同与综合要求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在品种、数量、进度和投入产出等方面都相互协调配合,紧密衔接。产品一般都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要将各个独立但相互兼容的部件进行综合,组装成劳动产品。因此,协同综合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创意物化阶段,在生产劳动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捶草拓画艾绒布艺产品”生产劳动为例(如图2所示)。项目的“捶草拓画”来源于“捶草印花”这种古老的染印技艺,是中国传统染色技法植物拓染、拍染和捶染的延伸,是一种民间印染特技。而选用什么草、什么布和用什么固色,是“捶草拓画”的关键。“捶草拓画”的主要工艺流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采草择叶;摆布造型;捶草着色;浸润固色。而艾绒则是由菊科植物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筛除杂质后得到的软细如棉的天然加工品,其主要功效有走窜活络、芳香避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养生保健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外用艾绒灸法还能灸治百病。利用艾绒功效,可以制成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保健用品,如艾绒T恤衫、枕头、抱枕、坐垫、衣物、各种护具及艾绒被子等。这些布艺产品里面的芳香艾绒有较强的穿透能力,通过渗透刺激神阙、大椎、会阴等穴位,将艾绒药效送达人体各个部位,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未病先治”和“内病外治”理念。可见本项目具有复杂性、高维性和多参數性等特点,必须通过合理的并行分解,将项目分解为精制艾绒制作、捶草拓画T恤衫制作和捶草拓画抱枕制作3个并行劳动任务系列。从而实现复杂项目并行任务的功能化、体系化和均衡性,也为协同综合形成产品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2.实施并行小组劳动流程的有效协调与技术管理

    纵向的并行任务工作流程是为了实现劳动目标,分解后的并行任务内部依时序或逻辑关系相互连接构成的工作流程,它包括一组活动及它们的相互顺序关系。并行任务工作流程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将工作活动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来进行执行和监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7]。建立并行劳动小组,每个成员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工作流程制作一个组件。特别强调,生产劳动课堂中的并行任务小组,不同于传统的班级行政管理小组,是根据每个并行任务的性质、要求,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兴趣组成结构合理、适合完成特定任务的劳动小组,所以又将这样的小组称为“功能小组”。根据劳动任务的均衡性原则,各功能小组成员人数也不一定要求相同。教师必须事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分配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这样分组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兴趣,通过良好的协同完成合适的任务,为劳动教育课堂的均衡参与奠定基础。

    例如“捶草拓画艾绒布艺产品”生产劳动课堂教学中,建立了3个并行系列、14个并行生产劳动小组,给每个劳动小组都赋予明确的任务,在课前予以公布。考虑到任务的容量和参与的均衡性,例如精制艾绒制作任务相对比较简单重复,则分配给人数较少的并行小组来执行。有时还必须对较大的任务进行再分解,组成更小的功能小组。例如将精制艾绒制作任务再分解为艾草分拣、艾草杵捣、艾绒筛分、艾绒精制4个更小的并行组,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及具体产品质量要求。同时也给另外的两个并行任务(T恤衫制作和抱枕制作)制定了工作流程:布艺裁缝→图案设计→媒染测试→捶草拓画→组装产品。并要求这两个并行组任务执行过程要相互配合,例如先按自己的任务剪裁布料,然后在剪裁好的布料上进行捶草拓画,最后缝制。这样既可以让画拓在预设的位置上,又可以避免混染。当执行拓画任务的同学对布料进行捶草拓画的同时,执行剪裁缝制任务的同学可以裁缝艾绒内胆,达到最佳的并行协同课堂教学效果,使得课堂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生产劳动项目“并行协同”模式教学实施案例

    劳动项目的课堂教学实施是落实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关键性实践环节。这里仍以“捶草拓画艾绒布艺产品”生产为例,说明“并行协同”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策略。

    (1)项目设计。首先完成“捶草拓画艾绒布艺产品”生产劳动项目的融合创意设计。

    (2)并行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项目任务进行并行化分解,分为3个并行系列和14个生产劳动小组,分别是精制艾绒制作、捶草拓画穴位T恤衫制作、捶草拓画抱枕制作。

    (3)工作流程。再运用串行方法制定各个并行任务的工作流程,每个并行任务分配给3~4名小组成员,针对各自的主题进行研究、完成设计,并制定技术流程。

    (4)协同综合。工作流程结束之后,并行小组之间相互自主协同综合,组装劳动产品,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小组的劳动目标。包括各并行组的劳动任务、工作次序、所用材料和工具、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形成有效的支架式引导和帮助。如“捶草拓画艾绒布艺产品”生产劳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首先掌握捶草拓画和媒染固色这些关键性的劳动技术。捶草拓画工艺使用的主要工具有垫板、锤具、面料和植物叶片等。方法是在垫板上铺上面料,按设计方案摆放叶片或花瓣,轻轻放上覆盖布,然后在覆盖处用锤具进行捶打。捶打时要靠人的感觉,控制好手上的力道,使捶打力恰到好处。捶打完成后,揭去覆盖布并去除叶片或花瓣残片,初步完成捶草拓画。接着进行媒染测试:许多植物含有单宁酸,其中多个邻位酚羟基可作为配位体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具有特殊颜色的螯合物,可以将各种颜色牢固地附着在布料上形成染色效果。这样的金属离子叫做媒染剂,常用的有铁盐、铝盐、铜盐和钾盐等。注意,即使采用同一种植物材料,用不同的媒染剂,也可得到不同的色彩和效果,因此媒染固色是捶草拓画的艺术再创造过程。所以必须事先进行简单的测试,以确定合适的媒染剂,然后用干净毛笔蘸上选定的媒染剂,在拓画上进行描摹、浸润固色,拓画作品才告完成。具体劳动组织模式见表1。

    表1? “捶草拓画艾绒系列产品”生产劳动的并行协同

    组织模式

    “捶草拓画艾绒布艺产品”生产劳动项目是一种文化、知识与技艺的整体性融合设计,包含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中医中药理念、吸收大自然音韵符号并融入时尚造型元素等设计思想。捶草拓画产品图案色彩温润,自然美观,技术性能满足使用要求,整体造型符合审美需要,操作使用具备易用性特点。这种将天然性、功能性、审美性和易用性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的产品设计,受到师生欢迎,让“捶草拓画艾绒布艺产品”在文化传承和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普通高中生产劳动“并行协同”教学的实践效果

    在劳动教育探索中感受到,普通高中生产劳动的“并行协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具有系统性、高效性和均衡性等优势与特点。

    1.保证劳动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运用“并行协同”课堂組织策略,将生产劳动项目通过并行分解,形成层次与维度分明的并行任务系列,使得不同层次与不同维度之间展现出清晰的逻辑关系,完成并行工作流程后,又可以通过协同综合生成新的整体结构——劳动产品,从而体现了生产劳动的创造性特征,这就是并行协同模式的系统性。因此并行协同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完整地实施一个从设计到产品的复杂项目劳动,保证了项目生产劳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一个课时内进行系统协调完成项目任务,产生系统性整体聚合能动效应,这样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项目劳动对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达成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完成复杂劳动任务

    高效性就是通过项目生产劳动的并行与协同课堂组织,可以实现任务的功能优化和路径优化,帮助各并行小组稳定、快速、流畅和便捷地完成自己的劳动目标任务,然后经过协同综合顺利形成产品。生产劳动的高效性建立在并行分解与协同综合的基础之上,它使复杂劳动任务简单化和功能化,并行分解后的劳动步骤虽然相对独立,但相互之间仍然存在内在逻辑联系,协同进行,从而保证了大型和复杂劳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在1个独立课时内即可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生产劳动项目,体现了“并行协同”模式的高效性。简单与协同产生的高效性可以让学生快速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有力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与成就感。

    3.促进学生均衡参与和个性发展

    均衡性就是在并行协同的环境下,合理配置劳动资源,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在劳动中相互协调,动态调节,通过互相合作完成任务,让每个学生感到他们在小组里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而达到能力和激情的最优化状态。如果只有分工但无协同,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混乱和重复劳动,就会造成有些学生在工作,有些学生没事做,从而破坏了劳动课堂的均衡性,必然削弱劳动教育的公平性。并行协同能够保证教师指导与学生劳动多线展开,劳动知识、技能与价值多维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和均衡的任务分解与人力与资源配置,可以让全体学生满负荷劳动,场面热火朝天,个个出力流汗。这使得“并行协同”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成为普通高中生产劳动项目课堂教学实施的一种有效的参照模式。

    参考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

    content_5495977.htm.

    [4] 宋悦.基于合作学习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1):107.

    [5][6]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2,353.

    [7] 甄炜,杨学良,宛霞.并行工程协同工作环境中工作流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21):73.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