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职业人格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高中阶段是发展职业人格的关键期。班主任可以组织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澄清内心的需求,拓展职业兴趣,挖掘并培养职业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职业人格。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职业人格;生涯建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2-0011-03
【作者简介】谢媛,银川高级中学(银川,750004)教师,一级教师。
生涯建构理论中的职业人格指个体依据职业所形成的人格特质,涉及与个体生涯相关的兴趣、需求、价值观和能力。[1]该理论肯定人格、兴趣的重要作用,但更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而非测评分数;它重视个体在工作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非个体工作前的状态。因此,生涯建构理论倾向于将职业人格视为适应一系列工作变更的动力过程,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涯建构理论更契合高中生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现代职业快速变化的特点。高中生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有一定的可塑性,如何借助职业人格形成对职业的自我概念,完成自身的职业生涯建构,是高中生涯教育的一个关注点。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
一、建立班级“精神共同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种平和愉悦的精神共同体。”作为“精神共同体”的班集体,内在的班风会影响其中每个成员的人格,集体追求的价值也会内化为个人成长的目标。如,一个积极向上、主动追求成功的班集体会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以及主动性人格的发展。有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可以通过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2]
班级建立初期,班主任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你希望在什么样的班级里成长”,并提炼出大家共同追求的班级价值观。同时,班主任可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打造这样的班级”,并制定班级三年发展规划、拟定个人成长方案。学期末,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反馈并制定新的发展目标。一个在计划中不断前进的班集体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良好班级氛围、相互支持的团体环境,又会影响个体职业人格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开设生涯教育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课是渗透生涯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在生涯建构理论的指导下,班主任可通过组织经典职业测验、提供职业信息等方式拓展学生对自我和职业的认知,还可以根据学生对自我和职业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建构。如,有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感兴趣,通过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了解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但这仅仅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之一,班主任还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如果从事教师行业,还需要具备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问题的应对能力、教学效果的分析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上述职业人格,是生涯教育主题班会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生涯教育主题班会课《我的能力我的梦》就运用了这样的思路:认识内外世界—拓展职业认知—发展职业人格。具体步骤如下:(1)学生2人一组,分别讲述一件自己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2)彼此挖掘事情背后潜藏的能力,并分享交流感受;(3)请学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绘制属于自己的“能力八卦图”;(4)引导学生思考“能力八卦图”给自己的启示,正确看待自己能力的优势和劣势;(5)呈现常见的职业名称,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能力与职业的关系;(6)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职业,并思考为适应该职业还需发展哪些能力,如何发展这些能力。
这类班会课侧重于引导学生从职业选择的角度思考如何发展能力,符合现代职业发展的特点,也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成立生涯探索小组
从生涯建构的视角看,个体本身的兴趣只是作为构建生涯的起点。[3]因此,班主任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挖掘并发展更多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更关注学生“希望呈现的可能的自己”,而非“过去的自己”。[4]
班主任可以根据职业测试将全班进行同质性分组,并为各组分配生涯导师(生涯导师可以是受过生涯指导的班级任课教师)。在生涯导师的带领下,各组就自我及职业世界进行深入的探究,获取更多的内外部信息。如,班主任可以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演变的“岛屿计划”,将全班分为R型、I型、S型、C型、A型和E型6个生涯探索小组,每周将生涯探索任务单(见表1)发给各组,各组成员在生涯导师的带领下完成探究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增强对未来生活的掌控感;另一方面,可以挖掘自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并能关注当下,进行学业规划。
四、打造班級自主管理模式
有研究表明,主动认真做事、积极自我调整和改变、敢于承担责任是适应职业非常重要的人格特质。[5]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管理能力,面面俱到的管理可能会扼杀他们的潜能。班主任可逐步推进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帮助学生实现职业人格的发展。
班级可以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第一级为小组自我管理制,每位成员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都有责任让小组变得更好;第二级为值日班长负责制,值日班长代理班主任履行班级职责,处理班级一日常规问题;第三级为班委会决策制,班级的一切事务由班委会自主决策,班主任适时引导。三级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发展其自主管理能力和掌控感,又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的能力。这些都是职业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人格特质。
五、开发特色生涯活动课程
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职业人格,这些职业人格会在劳动、游戏、爱好、阅读和学习活动中得到练习和强化。因此,班主任可以开发一些特色生涯活动课程,帮助学生挖掘个人优势、培养能力、积累经验,最终促进其职业人格的良性发展。
班主任可尝试开展“Keep计划”,邀请学生写下一件最想坚持的事情,通过每日打卡帮助学生发展努力、坚持、勤奋的人格特质。为增强趣味性,还可以设置7天常規赛、21天挑战赛和百日PK擂台赛。期末,班主任对能够坚持的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在实施“Keep计划”的过程中,持续的打卡可以让学生赢得高自尊和高自我效能感,这种高自尊反过来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高自我效能感又会加强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性人格的发展。
六、开展生涯人物访谈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生涯探索,获取感兴趣的职业信息,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通过访谈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该职业的真实情况,扩充与该职业有关的行业信息,从而明晰自身职业人格的发展方向。另外,相关的行业精英、学生亲属、学校领导、校友等都可以成为生涯人物访谈的对象。
班主任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想从事这个职业,应该具备哪些品质、个性、能力?”“这份工作可以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吗?”“这个职业的哪些方面吸引了你?”等。访谈结束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我的个性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在高中阶段如何发展我的职业人格?”“如何让自己拥有主动性人格?”等。通过访谈后的讨论、反思,帮助学生明确高中阶段职业人格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促进学生在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关翩翩,李敏.生涯建构理论:内涵、框架与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177-2186.
[2]吴洁清,董勇燕,熊俊梅,等.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5):547-556.
[3]赵小云,郭成.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1503-1510.
[4][5]杨丹.建构生涯的意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