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沙滩排球项目体能训练及心理素质训练
吐尔逊古丽·木沙
摘 要 沙滩排球的发展趋势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全面,队伍要想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趋势来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有针对性长期不断地坚持训练。如何使队伍达到更高、更快、更强、更全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当中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有所突破。随着现代沙滩排球的快速发展,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队伍要想取得优异成绩,需要长期系统的专项训练,因此体能训练相当重要。
关键词 沙滩排球 体育训练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8-000-01
一、体能训练的界定
排球运动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力量、弹跳力、专项速度、运动耐力四大因素。
(一)整体力量
“整体力量是运动员在从事排球运动时身体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整体力量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三种不同的类型,是各力量成分在专项工作中的综合表现,它取决于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移动速度和手臂挥击速度都是以力量素质为基础的。同时,高水平的力量素质对于减少运动损伤也有重要意义。
(二)弹跳力
排球比赛中,网上争夺是攻防对抗的焦点,扣球和拦网是制胜的关键。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水平的弹跳能力和跳跃耐力,用最快的动作速率,多次获得腾起后最大垂直或横向位移距离的扣、拦能力。所以它“是运动员速度、力量、协调能力的综合表现;或是运动员合理运用纵跳动作方法,有效利用各相关肌群的功能,充分发挥各相关身体素质的一种潜能。”
(三)专项速度
排球比赛中,低、中和高重心的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改变方向移动的能力,是提高防守起球、移动拦网、跑动进攻效率的关键。排球运动员不仅要反应快、判断好、身体重心改变方向和手臂控制能力強,而且还要具备极短距离的快速起动、移动和制动能力,以快球掩护为中心的各种跑动进攻战术,更需要直线或变向的起动和跑动速度。另外,比赛中扣球和跳发球的效果取决于运动员的跳跃高度和快速而有力的挥臂速度。
(四)运动耐力
排球项目属于短时间、爆发式的身体运动被“轮转制”和死球间歇等特点分隔开来的间歇运动。决定运动员的供能系统是以有氧耐力为基础,无氧耐力为主导的,“所需要的耐力是在适当间歇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强度能力”。表现为频繁移动、防守和攻拦跳跃的耐力,以保持移动速度和弹跳高度的稳定性。所以,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抗缺氧能力和抗酸性的耐受力,有助于长时间技、战术训练和长时间比赛时正常地发挥水平。
二、注重提高运动员体能训练
沙滩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是训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选用,都要严格服从专项的特点和专项运动能力提高的需要,不符合专项要求的体能训练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与专项科学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体能训练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沙滩排球是一项集体性、技术性要求非常强的项目。它在比赛中不仅仅要求整体之间的配合,同时也更加突出个人的能力。因此我们在体能训练中也要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化,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根据沙滩排球项目特点,更应注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训练,而不仅是运动耐力训练。在沙滩排球比赛体能训练当中应结合本项目技术特点,增强短距离的耐力训练,如速度耐力、连续跳跃、折反跑、连续移动等训练手段,增强运动员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肺功能等方面的能力。
在训练和比赛中按照时间、阶段、周期来系统化、合理化的安排训练计划。结合本项目特点具体可分为赛前训练、赛中训练、赛后训练、休整期训练。同时要求教练员在安排训练中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在训练中大胆打破常规突出重点,把训练节奏、比例、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激烈的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给其制造困难培养运动员的耐受能力,通过体能训练反复多次的向身体极限冲击,克服生理障碍,磨炼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通过科学系统地体能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具备高强度的对抗能力,这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为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能始终保持较高竞技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运动员最怕的就是伤病问题。有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因为伤病困扰而不得不早早退役。合理的体能训练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助于伤病的恢复。所以在运动训练中,科学的进行体能训练,能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即为运动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又能提高运动员很好的完成技术动作做保证。实践证明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运动员都具有较长的运动寿命。
三、重视心理素质训练
毋庸置疑,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会抑制技术发挥,甚至于导致比赛失败。但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在通常情况下,往往是技术问题出现在先,心理变化产生在后,又反过来加剧技术失措。譬如:或因特长受抑、弱点被攻、比分落后、领先被追、失误频繁、指挥失宜等等,从而引起运动员心理变化。此时,教练员的职责是全力找出技术疲软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心理问题。
当然,有时出于某种压力,运动员未上场就紧张。那就应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事先做好工作,防范于未然,而不是事后诸葛亮,亡羊不补牢。
心理因素可以影响技术发挥,但不能代替技术作用。比赛双方的较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实力去实现,技术实力的对抗只能用技术实力去攻破;然而,良好心理素质一旦武装了运动员,就会产生强大的技术力量,使技术实力更好地发挥威力。
技术实力是球队的物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队伍的精神支柱,两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愈高”,是对技术与心理互为因果关系的精辟概括。因此,只有同步采用技术和心理训练来培养运动员,使两者训练有机结合,同时发展,才是迅速提升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全队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心理训练内容,不仅限于培养运动员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其个性心理特征(自信、坚韧、合群、冷静、耐心等),和特殊心理智能,诸如专门化知觉(手感、本体感、时空感、方向感),注意力集中、转移与分配,思维敏捷性,意志力等。心理训练方法,不只是嘴巴说教,更主要是把心理训练因素渗透、融合于日常训练、比赛、学习和生活实践之中,并且要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