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中体验情感 朗读中张扬个性

    刘彬

    《大树的孩子》是鄂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组教材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一篇知识性童话,它浅显易懂,极富童趣,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揭示了树木靠风、河水和小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文中语言朗朗上口,更让学生在读后自然了解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多而有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大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充分对话,走进大树的内心世界,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在童话的世界中,享受童话的乐趣。

    片段一:

    1.创设情境,运用语言

    师:(贴上大树的头饰)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我呀,就是住在河邊的那棵,过得不快活的、伤心的大树,大家还记得我为什么伤心吗?

    生:我知道你为什么伤心,因为你没有脚,没有翅膀,不能飞。

    师:你很了解我。

    生:因为你没有脚,没有翅膀,只能在一个地方待着,所以你很伤心。

    师:你真善解人意。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2.口语交际

    师:在我伤心的时候,最需要朋友了,谁愿意做我的朋友?(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握住一名学生的手)朋友,看到我这样的难受,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生: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生:大树大树,我会把你的种子带到远方去的,那你也可以到远方去了。

    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情境中,引导二年级孩子认识到朋友之间怎样互相帮助,这些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在初读课文中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深入主题的基础。

    片段二:阅读体验,互动对话

    分角色自主体验,导读5—8自然段。

    ……

    师:你喜欢谁,就把自己当成他,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好好地读一读那个自然段。等会儿,咱们比一比谁读得好。

    (生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段落朗读)

    师:谁想读?请你来。

    生:我喜欢的是小鹿这一段。(看着课文流利地读出来)

    师:小鹿,小鹿,你能看着我的眼睛,来读读小鹿说的话吗?

    生:看着老师的眼睛读句子“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师:你的眼神中流露出朋友的关心。

    生1:看着老师的眼睛读“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重读了“不要”)

    师:从你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朋友的安慰。

    生2: 看着老师的眼睛读“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重读了“伤心”)

    师:你真诚的话语,温暖的眼神,让我的心里舒服了许多,谢谢你!

    教师的评价渗透了学法的引导和具体的朗读指导,使学生自然融入情境之中,体现了人文性的同时,也进行了个性化的朗读指导。

    生:我喜欢小鸟,我来读。(生读第6自然段)

    师:小鸟,你能做一做“叼”吗?

    (生用手势表示“叼”,小手一张一合)

    师:同学们,这是“叼”吗?

    生:不是,应该含在嘴里。(又用手势作出鸟嘴巴样子,含住不动)

    师:对了,“叼”还可以说成——

    (生接下句“衔着、含着”)

    师:非常准确,带上你喜欢的手势我们再读读这一段。

    (有的学生站着,有的坐着,有的两只手合在一起,当小鸟的嘴巴;有的一只手做成鸟嘴巴的样子,读着这个自然段)

    教师的评价渗透了学法的引导和具体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生:我喜欢的是第7自然段。(轻声地读第7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你就像一阵轻柔的风吹来,听,一阵急促的风吹过——一起读。

    (生带着急促的语气快速读)

    师:听,舒缓的风吹来,读——

    生(轻轻地、缓缓地读这一节):飒——飒——飒——,风吹过树梢,好像在说:“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有的孩子在读的时候,把双手举过头顶,左右晃动)

    师:看,一条欢快的小河流过,男生读第8自然段:哗哗哗,河水从树下流过,好像在说:“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师: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来了,女生读第8自然段:哗——哗——哗——,河水从树下流过,好像在说:“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师:看你们这样手舞足蹈地读着,我也想来试试,咱们一起来好不好?站起来,准备好。

    (师生加动作表演读,神采飞扬,读得很有感情)

    这几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为了突出读的训练,获得语言的积累,就让学生反复读,仔细品,由读懂到读出感情,从而引导学生多元感悟,并让其在体验中学习,教师既是在学生想不到处给予点拨、提示,又是在参与、示范,更是在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发展学生个性化朗读。

    片段三:激发想象,体验情感变化

    师(有感情地叙述):……很多很多年过去了,我变得很老很老。一天,有一个人,砍下了我,把我做成一条船,然后我们一起去旅行,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旅行吗?

    生(纷纷举手,异口同声):愿意!

    师:出发吧!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仔细地想,在旅行的途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

    (啊,世界是多么大呀!有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漂亮的城市和快乐的孩子们……

    现在,大树,不,用大树做成的船,沿着河尽情地漂游。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他的孩子们)

    生:我看到了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

    生:我看到了漂亮的城市和快乐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小朋友们在欢快地玩耍。

    生: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

    生:还看到了清澈、透亮的河水。

    ……

    师:世界是这样的精彩呀!

    师(播放小船顺流而下的课件,有感情地解说):旅途中,我看到了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漂亮的城市和快乐的孩子们。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猜,现在,我这棵大树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的。

    生:惊讶!

    生:快乐。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生读得更加动情,脸上泛着红润)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是个性化的,教师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引导学生对课文多元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受到人文思想教育,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及语文素养”。这种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接受学生的标新立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个性得到张扬。

    本课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形象的认知材料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你看,孩子们走进课堂,看到伤心的大树呈现在面前,就很自然的进入文本。在这一声声亲切的回答声中,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学习热情。

    作者通聯: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