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的教学指导方法研究

    吕成杰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为保证学生在水平测试中得到喜人的成绩,教师应注重总复习阶段的课程讲解.利用总结归纳及全面规划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能力设定学习计划,并灵活地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总复习阶段的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征.由于在复习阶段学生压力普遍较大,情绪波动较为明显,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情绪的变化,以鼓励的方式稳定学生内心,从而保证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总复习;教学指导方法

    引 言

    结合现阶段教师在总复习过程中对数学活动开展所设置的方式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深化的内容,学生在整个阶段面临心理和升学压力的双重影响,呈现出情绪波动明显和学习效果不佳的特征.为保证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化,教师要设定符合学生心理变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领悟到数学学习的本质,解决目前困扰自身提升的实际问题,真正意义上做到轻松面对现实问题,强化内心.

    一、注重课前知识整理和学情调研

    (一)帮助学生设定复习计划

    在整个高三阶段开展数学总复习内容,需要将整个高中阶段所学的所有知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复习,并且要经过1,2,3轮的复习过程,因此需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制订详细可行的学习规划,但部分学生对于自身能力,以及对教师课程的开展了解不深,这说明教师在总复习过程中需要陪伴学生共同制订复习计划,并吸取往届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根据课程难度调整进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既定的计划下紧跟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升复习的效果.首先,对于每一轮复习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不同轮复习所对应的基本内容,例如一轮复习主要为夯实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内容和理论知识全面把控,老师帮助学生提前做好防范“高原反应”的准备,并确定按章节或是专题推进复习进度,准确告知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段内,需要配合哪些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1].其次,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提前预制好整个阶段所学内容的过程性计划,重点结合理论知识和难度中等的题目,准确把控基础知识在现阶段生活和学习中可作用的方向.最后,不同的学生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及理论内容了解的程度有所差别,而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要结合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为其设定符合发展规律的复习计划,积极监督计划的落实,适当调整其中的部分内容,达到针对化学习的目的.

    (二)布置课前知识整理作业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在总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准确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法则、公理定义和概念,还需要将以上内容形成知识结构,从而保证在脑海中形成稳定的认知网络,为满足这一要求,教师要细致分析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找到其中所存在的内在联系,领悟到重难点知识间具备的连贯性特征,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深刻、系统地认识不同模块和章节的理论知识,加深其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并逐步推进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的思维,保证其具备批判性和独創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工作的监督力度,在复习相应的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前,老师要为学生制订复习和预习计划,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在课前将某个章节或阶段复习的基本内容形成知识框架,通过此种预习方式的设定,能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点.

    (三)细致分析学生数学能力

    学生是个单独的个体,每个学生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由于在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他们对于数学知识及能力掌握方面存在相应的差异,而教师要利用此种差异,细化学情.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学情调研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计算等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这些能够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水平,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开展相应的复习活动前,应为他们在相应的平台或班级内分发学前测试卷,引导学生在试卷内准确填写答案,然后将此试卷结果输入计算机中,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学生在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在相应的数学技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这可以帮助教师准确认识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和在后续教学中仍需要继续深化的部分,保证教学具有针对性的特征[3].结合学情分析报告,教师可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多个层面,并结合高考考试大纲对各个知识点的要求,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定学习计划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明确自己所需要提升的空间,保证后续学习过程的完备性和连贯性.

    二、关注课上教学模式和习题讲评

    (一)善于取舍因材施教

    由于高考总复习的时间较短,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升效率是目前困扰许多数学教师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要基于高考考纲的要求,在复习中有侧重点的讲解某一方面的知识,善于取舍,深度分析考纲和教材中知识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因材施教.利用详略得当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在整个复习中应当将重点放置于哪些内容上,根据问题和知识的难度及重要程度排序,从而保证学生按照难度逐层递增的方式学习相应的内容.对于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教师要予以重视,某些题目一般出现的题型有所不同,对于主观大题和客观选择题而言,教师仍需要考量二者所存在的不同.通过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判断今年的考题在主观及客观问题上的侧重点,探索现有知识内容与学生能力,以及在考试方向上仍需要完善的部分.例如历年的高考题中,多数都包含一个关于函数类的综合问题,但函数问题不仅仅以其内容和知识展开,而是联合三角形、立体几何、数列、导数等各个层面的知识,才能够保证习题解答的准确性,因此教师可以以函数为复习的中心点向外扩展,适时减少有关理论知识的复习时间,保证学生能在限定的时间内明确重点[4].

    (二)适时检测稳定情绪

    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考场的氛围,寻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应试技巧,过于频繁的测验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而对于某些学生而言,过于频繁的考试会导致其形成不良的习惯,这对于后续的高考是一大隐患,因此教师要合理设定检测的频率,在每次测试结束后分析其中所涵盖的知识点.为保证知识内容的深化效果,教师所设置的测试题目要能够覆盖整个阶段的重难点,适当设置难度拔高的题目,引导高层次水平的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和思维水平.反观现实情况,部分教师所设置的检测内容,一般以重点学校或名校的考试题为主,而此部分的题目与本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并不契合,若直接将此测试题应用于检测活动中,会造成与复习进度和学生基本情况不符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要准确设定复习题目,真正意义上做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扮演小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其手、口、脑的作用,体会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5].课堂讲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其结合自己的答题情况分析在整个过程中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说明做错及做对的题目的具体思路,并且要求学生基于其他同学的阐释,说明其在思考整个问题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亮点.教师可充分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以组间力量引导其说出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学生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解答数学问题的喜悦,提升对数学内容学习的兴趣.

    三、强化课后监控和学生反思成果

    在课后监控阶段,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设置错题,让学生在每次学習或问题解决后,了解自己在数学能力培养及思维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一个做错的题目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和数学方法,并定期检查每个学生错题本的记录情况,了解其在学习数学上的困难,生成成长记录.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作业一般以开放性或探究性题目为主,尤其在2,3轮复习以后,学生要有全面统筹高中数学知识的能力,对于各个模块及知识重点要有所了解,教师可结合问题条件设置不同背景的经典例题,引导学生在此种例题解决下创新思维.教师要重视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题目的设置过程,利用同样的条件或同样的知识内容,设定不同的问题表述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其次,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行编制试卷的权利,要求其基于阶段性的考试知识点和学习重点自行制作一份测验试卷,并结合自己所列出的题目给出相应的答案,帮助学生准确解读出题者的心理,并提升其对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掌握情况.最后,要强化学生的反思过程,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针对题目的解答思路及学习习惯等给出优化意见,明确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其结合学习意志、计划态度等层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给出优化意见,从而形成教育的闭环,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考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现阶段的基本情况设置与其个人能力相符合的教学学案,设置丰富的训练题目,结合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学习并注重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自身学习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反思的具体内容,给出对应的优化意见,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整个知识理论结构的理解程度,强化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蒲东垚.基于回归教材的高考复习课预设和生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赵晖.思维导图在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3]罗百熙.高三下学期艺考生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4]玉的.高三解三角形复习课变式教学研究(理科)[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