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作业有效设计
李爱晓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应创新作業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
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高中地理作业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转变作业设计观念,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作业中检验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地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巩固课堂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从以往高中地理教学情况来看,地理作业的设计过于单一,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考查与记忆层面,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做作业的兴趣,做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种作业设计无法让学生真正通过作业检验自身存在的问题,还会产生抄袭、不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业布置现状
1.作业量过大
高中生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学科作业,地理学科作业是其中的一种。伴随着地理知识学习的深入,教师布置的地理作业越来越多。这时,学生开始疲于做作业,并且表现出消极情绪。笔者对高一年级普通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完成地理作业情况以及地理作业布置情况。其中,大约30%的普通班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地理作业,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剩余学生多数存在应付现象和不完成作业现象。
2.作业形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地理教师直接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内容中设置的题目,不做任何變动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布置一些简单重复性作业。这种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和热情。
3.作业完成缺乏合作
就目前高中地理作业布置情况来看,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很少组织学生完成一些合作性作业,导致学生只关注自己,不会主动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遇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对地理作业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想完成作业,也不愿完成作业。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的设计思考
1.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设计趣味性的地理作业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地理作业,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哪些地理知识及问题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以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内容为例,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热情。比如,“人口的数量变化”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等概念。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这些概念,教师可结合一些趣味性的人口资源图表设计作业,让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完成图表阅读训练,掌握相关的人口数量变化概念。
2.突破传统作业设计的束缚,提升作业内容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地理作业中,教师设计的作业往往都来自课本或其他教辅材料,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失去做作业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教师要突破传统地理作业设计的束缚,坚持新课程教学标准,提升作业内容的开放性,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为此,教师可结合基础作业内容,关注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适当加入一些课外的开放性作业内容。以高中地理“人口的增长模式”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从基础问题出发,先提出一些简单问题。比如,有哪几种人口增长模式?这些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存在哪些异同?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锻炼运用知识的能力。然后,教师继续提出具体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联系本市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本市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融入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合作性的地理作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可以融入合作学习模式,从合作学习的角度设计地理作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地理作业。教师可先根据地理课程内容,设计具有合作性的地理作业,再由学生自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对作业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成员的分配上,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顺利完成作业。
以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知识为例,教师可选用具体的事例作为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例如,可把广东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人口迁移情况,分析该地区存在哪些外来人口,民族分布如何,并分析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以获知该地区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人口调查活动,选择某一地区,对外来人口、民族进行调查,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行分配合作学习任务,自行构建小组学习监督机制,自行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以完成合作性作业。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合作性作业,能够极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效融入合作学习。
4.注意设计作业批改模式,给予学生正确的作业指导
当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还应该设计作业的批改模式,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作业批改可以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自我批改,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集体性批改,看看哪些学生完成了作业,哪些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这样,学生都可以当一回老师,对本组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点评,以互相发现各自的问题,从而给予对方有效的学习建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在上述人口数据调查中,需要绘制一些表格,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到合适的图表制作方式,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人口数量增长、迁移等情况的调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交流活动,让一些表现好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发言,让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提高课堂作业的批改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重视作业的设计,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学到更多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合作性,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学情调查,并依据课程内容,思考地理课程作业的设计方向,找准作业的设计思路,提升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程,兰太玲.浅谈高中地理作业现状及解决措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2).
[2]张宁,郭中领,刘昭萍,宋颖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以综合思维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