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表演游戏《小羊和狼》诞生记

    石伟克,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高级教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入选第三期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教学成果在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评优秀课例。主持了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表演游戏的行动研究”,参与了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早期阅读与表演游戏的开展研究”和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两项规划课题。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以往的表演游戏,常常是教师导演的多,幼儿像牵线木偶一样被操纵,没有自己的角色理解,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怎样把表演游戏还给幼儿呢?

    2018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的“幼儿早期阅读与表演游戏开展的研究”立项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滚动课题。在实践中,教师们以早期阅读活动为中心,以表演游戏为载体,将早期阅读与表演游戏融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实现了“静态”阅读与“动态”阅读的有机结合,探索出“先读再演”“边读边演”“先演再读(先观看表演游戏再进行阅读)”等模式。在此,以童话故事《小羊和狼》为例,介绍其中的“先读再演”模式。

    一、选择材料与前期准备

    童话故事《小羊和狼》主要讲了狼要找茬吃掉小羊,结果小羊在许多好朋友的帮助下,不但没有被狼吃掉,反而机智地战胜了狼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语言朗朗上口并多次重复,动作性强,深受幼儿喜爱,适合幼儿进行表演。

    以往在进行表演游戏前,教师会和幼儿讨论表演什么,貌似把自主权交给了幼儿,实际上仍是由教师主导。在《小羊和狼》这一教学案例中,笔者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先进行大图书《小羊和狼》的集体阅读,然后在阅读区的显眼位置投放了小图书《小羊和狼》,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故事内容;表演区则投放了狼、小羊、小马等动物的头饰,为幼儿的自主表演游戏提供材料支持。晨间活动时,把活动区新投放的图书和游戏材料向幼儿们进行了介绍。笔者希望通过这些尝试,引发幼儿真正自主地表演游戏。

    二、分享阅读,储备游戏经验

    阅读区里,四个小朋友聚在一起阅读图画书《小羊和狼》。因为之前进行过大图画书《小羊和狼》的集体阅读,所以幼儿对故事情节已经比较熟悉。辰辰指着图书讲给小朋友听,围观的阳阳、宁宁、檬檬随着故事情节不时地低声交流:“你看大灰狼的样子好凶!”“小花猫用爪子抓大灰狼的时候是这样!”四个小伙伴在语言交流中加入了动作(注:文中幼儿的名字皆为化名)。

    前期小图书和头饰的投放,满足了幼儿进一步阅读的需要,不仅是幼兒储备经验、进行表演游戏的基础,更是一种无形的引导,能够点燃幼儿的表演热情。因此,幼儿在使用小图书进行分享阅读的过程中,自发地生成了剧本语言和表演动作,自然地流淌出铭记于心的情节并抓住了表演游戏的精髓。

    三、自娱自乐,形成游戏的雏形

    加餐后,辰辰、阳阳、宁宁聚在一起。辰辰学着大灰狼的样子,向阳阳、宁宁发起“进攻”,宁宁则一边学着小猫叫一边模仿小猫挠向“大灰狼”,而阳阳用脚作势踢向“大灰狼”,即兴的游戏在一阵欢笑声中结束了。刚看到三位小朋友嬉笑打闹时,教师没有像以前那样制止,而是坚持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这是幼儿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再现故事情节。

    “自娱性”是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的基石。表演不一定非要在特定的舞台上发生,灵感的火花随时可能萌发并再现于某个生活场景,教师的作用就是发现它并支持它。在加餐后的一段闲暇时间里,幼儿依据文学作品中的线索,联系自己的经验,生动、活泼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创造性表达,自发地再现文学作品。这是表演游戏的雏形,也是游戏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四、尝试略读,理清游戏脉络

    午睡后,四个小伙伴又聚集到阅读区,取出并翻阅图画书《小羊和狼》。“我记得小猫是第一个帮助小羊的,谁是第二个?”辰辰说着快速翻开绘本。四个好朋友开始七嘴八舌地说着小动物们出现的顺序,情绪渐渐高涨,音量越来越高。这时教师走过去把食指竖在唇边,提醒他们不要影响别的小朋友阅读,然后指了指表演区。幼儿们压低了音量,大约两分钟之后,他们一起离开了阅读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们在兴趣的指引下,进一步精读故事,运用之前掌握的略读方法,从图书中寻找需要的信息,掌握故事脉络,弄清角色出场顺序。教师的智慧在于既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又用手势暗示幼儿可以到表演区进行表演游戏,推动了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五、寻找道具,进行游戏物质准备

    四个好朋友的身影出现在表演区,他们找到了需要的头饰。由于表演区有一组小朋友正在进行表演游戏《蚂蚁搬豆》,所以四个人带着头饰来到走廊上的公共表演区。教师跟了出去,听到幼儿们说:“这个地方好,又大又漂亮。”“我们还要搭一座房子。”“对,还有灶台。”“还缺好多东西呢,要有大树。”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情绪就低落下来。这时教师走过去说:“我们一起去教室找找,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正一筹莫展的四个小家伙顿时有了精神。很快大家找齐了需要的材料:用两块大型实木积木搭出一个房子的门,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大泡沫积木当灶台,教师帮他们把走廊里的一棵“幸福树”拖过来,大树到位了。“还需要什么?”教师问。“最后大灰狼被扔到河里,我们还没有大河。”辰辰说。“这就是河。”阳阳指了指矮矮的舞台下面,地面离舞台大约5厘米,完全可以当作“河”。“真是不错的主意。”教师向阳阳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的小舞台太漂亮了,可以开始了吗?”“可以了!”四个好朋友异口同声地答道。

    因为缺少道具,幼儿的游戏热情有“降温”的苗头,这时教师及时出现,为他们出谋划策,使他们恢复了热情。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扮演的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只有当游戏进行不下去或有危险因素出现的时候,才可以“出手”。

    六、自主分配角色,拉开游戏序幕

    “我来当大灰狼。”辰辰自告奋勇。“檬檬,你来当小猫,你的声音细细的。”辰辰接着说。“我是小羊”,阳阳戴上了小羊的头饰。“我是小黄狗。”宁宁拿起小狗的头饰。而大象的头饰孤零零地躺在舞台上。“没有人演大象。”辰辰拿起大象的头饰。“老师,您来演大象吧!”其他几个人也一起央求教师。“好,我来!”教师爽快地答应了,幼儿们一阵欢呼雀跃。

    幼儿们邀请教师扮演“大象”,是参与他们的游戏还是建议他们去邀请别的小朋友?教师的拒绝会不会让幼儿们再次失去游戏兴趣呢?短暂的考虑后,教师决定用自己的热情进一步点燃幼儿们的激情,让游戏在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中继续下去。这也正是自主游戏的重要基础,能够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与关爱,使他们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诉求,而不必担心被呵斥。

    七、全情投入,体验自主带来的快乐

    游戏开始了,虽然有时幼儿之间需要互相提醒故事情节或台词,可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们情绪高涨、乐在其中。尤其到了最后教师扮演的“大象”抱起大灰狼“扔”到河里的时候,幼儿们一起欢呼起来,真正进入角色。第一遍游戏结束了,教师摘下头饰,幼儿们又一起拉着教师说“老师再玩一次吧”。“老师还有别的事要去做。”教师“无情”地拒绝了他们。“我们再去找一个小朋友。”辰辰说。“不行,你看刚才老师可以抱起大灰狼扔到河里,小朋友抱不動啊。”幼儿们有些着急。“一定要把大灰狼抱起来吗?”教师问。“故事里说大象用鼻子把大灰狼扔进河里的。”辰辰说。“可以这样。”辰辰一边说一边用两条胳膊当大象的鼻子“卷住”阳阳并推下了舞台。“那我们再去找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玩吧。”四个小伙伴风一样地跑回教室。

    在一遍游戏之后,教师拒绝了幼儿们的“挽留”并退出了游戏,目的是把更多机会还给幼儿,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使命”已经完成。教师退出游戏并不代表置之不理。当有的幼儿提出小朋友扮演大象“不能像老师那样抱起大灰狼扔进河里”时,教师用问题“一定要把大灰狼抱起来吗”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表达、尝试,教师成为游戏的引导者、助燃器、观察者和支持者。

    在本例中,教师通过集体阅读活动,机智地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提供了必要的材料支持和指导,突破了由教师高控制、幼儿对教师模仿和服从的传统表演游戏的模式。教师始终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为宗旨,并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因思维受到限制而使游戏无法继续深入时,教师参与策略的核心是关注幼儿需求,通过抛出启发幼儿思维的问题、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等激发幼儿不断思考,引导幼儿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力,并不意味着幼儿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自由与规则并存,自主与指导相依,愉悦与教育共生。

    自主表演游戏《小羊和狼》还在继续,在游戏的进行中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师将会继续默默守望,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让幼儿的成长像呼吸一样自然。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