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读
杜继凤
【摘 要】
语文教学重在一个“读”字,这既是我们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法宝,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体现了语言学科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心理,我们更要指导学生去读,通过自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精读培养学生把握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朗读教给学生品味语言感受美的方法。在读当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读当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朗读 能力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语文来说,“读”历来就是传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更要注重读的指导,只有学生会读了,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文的知识,提高阅读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读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教给学生读的方法,提高读的效率。一般来说,语文教学往往包含着自读学习,精读研悟,朗读体会。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读、有效精读、激情诵读。这样通过不同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自读要有规则,不要放任自流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还是抱着一种不放手的态度,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代替学生的探索与思考,这样学生永远形成不了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放手。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的第一步往往就是自主阅读,通过自读对文中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一个过程是别人所无法取代的,同时也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一个必须过程。那么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自由去读,自由发挥呢?那样肯定不行的。首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一般来说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在自读的时候往往采用默读或者浏览的方式去读,这样学生阅读的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对内容信息的把握比较快。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指导学生学会默读,小学生由出声朗读到默读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其次每次自读要有阅读目标和阅读任务,要定时定量,只有带着任务去读,才能实现读的高效。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再次,要指导学生学会拿起笔来读书,遇到不会的字词就圈点出来,遇到优美的句子要勾勒出来,遇到与目标任务相近的内容要标注出来。当然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应该是不间断的去读,形成自己的语感,形成自己的阅读速度,并且由课本阅读向课外读本拓展,引导学生真正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二、精读要有领悟,不要以讲代读
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达到了对作品的一个整体的感知,接下来在深入探究的环节中,我们往往让学生对语言进行品析,对问题进行探究,这就需要精读,这就需要老师的巧妙的、恰当的、及时的指引,但是不能用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的包办代替形成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那样只会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老师同样需要学会放手,学会点拨,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同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共识,这样思维的火花就能够在碰撞中形成了,创新的思想就能够在交流中展现了。
在学习《小鹿的玫瑰花》这一课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小鹿的玫瑰花是不是白栽了。学生的回答很一致:没有白栽。但是让他们说明理由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就很肤浅了,大部分学生说因为花很美。这就涉及到一个深层的理解问题了,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怎么点拨?告诉孩子答案,用答案代替理解,显然是不行的,于是我让学生继续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想象微风、黄莺,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其他的动物会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比如角色表演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達到的,这就是点拨,这就是读的功劳。
三、朗读要有技巧,不要为读而读
根据心理学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特别是儿童最初是在“高声地思维”,然后才过渡到耳语,进而过渡到内部语言。而朗读就是通过听读来思维,这样能够在情景性很强的思维形式下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等多种感官同时调动,加深了大脑皮层的痕迹,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生的记忆增强有着很大的好处。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思想感情的迁移不仅仅靠感悟,同样也要靠涵咏和诵读,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感情的体悟和语言的美,通过朗读能够更深刻地品味出来。在朗读训练中,首先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用普通话有感情的去读。学生读完后要进行积极而客观的评价。其次,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在朗读教学中,重视和体会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在语调和语气上的运用,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在停顿、重音、语气、节奏、语速等方面有一个度的把握。在语气语调的把握中,那些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语调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在重读时,把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把握得当。还要注意通过调整语速和音高来展示情感,朗读感情热烈、气氛紧张、欢乐愉快的句子时,速度加快,声音要轻松或者高亢。朗读沉郁、凄凉的句子时,速度可适当放慢,声音要低沉。这样才能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文章的深层含义,感悟蕴含的真谛。
小学语文教学不要搞得太复杂,也不要搞题海战术,实际上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感悟语言的魅力,学生也就没有了畏难情绪了,真正做到了轻松快乐学语文,语文的素养和能力就在无形当中形成了,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高效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桂君.刍议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技巧【J】.新课程(小学),2015(11)
【2】李言霞.加强教师引导,提升小学生阅读水平【J】.读与写,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