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周智晨

    【摘? 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造成大气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作用,由此预防与治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主要从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危害,进而探讨关于做好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危害;预防与治理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density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coal and petroleum fuel, the qualit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s deteriorating day by day. People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air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harmful factors affecting human health, and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ak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Starting with the causes of particulate pollution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arm of particulate pollution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then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articulate pollution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Keywords】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articulate pollution;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1 引言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是指细小颗粒物存在于大气环境中,进而对大气环境造成破坏,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酸雨。大气环境中颗粒物存在形式不仅局限于固体,还有液体、气溶胶等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也开始注意并且通过一系列手段努力做好大气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十分紧迫,更十分重要。

    2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原因分析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不仅包括工业生产烟气排放、火力发电气体排放以及汽车尾气排放,还包括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等,相比来说,造成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集中于工业生产烟气排放、火力发电气体排放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因此,本文接下来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工业生产烟气排放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成为破坏环境的主力军,虽然工业生产能够创造可观的物质财富,但是其产生的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严重程度也是不容小觑的。同时,需要注意,一般的工业生产排出的颗粒物还具有一定的化学特性,一旦被人体吸入,其毒性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其大都通过燃烧原材料来获取动力,燃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會产生烟气,这些烟气中又包含了大量的颗粒物,一旦烟气不经处理排出后,颗粒物也会随之进入大气环境中,进而造成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

    2.2 火力发电气体排放

    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电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是火力发电仍然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发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火力发电作为传统的发电方式,操作上较为简单,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因此,人们对于火力发电方式的应用仍较为频繁。但是,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炭燃烧会产生较大的烟气,烟气中就包含了硫酸、硝酸等物质,这种物质会加剧大气环境的破坏。硫酸、硝酸等物质在大气环境中积累,是酸雨形成的诱因,对土壤以及人们的农业生产等活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汽车尾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也是造成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一大影响因素。当前,我国汽车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虽然也在推出清洁能源型的汽车,但是汽车排放的尾气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这些尾气中的颗粒物进入大气的过程中还会带动周围粉尘一起,进一步增加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导致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程度进一步严重[1]。

    3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危害

    3.1 伤害人体健康

    人在呼吸过程中,大气中的颗粒物很容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中,一旦沉淀在人的呼吸系统中,则会对人正常呼吸系统的运转产生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另外,如果细小颗粒物伴随着血液进入到人体内,也会对于人体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等,都与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有着直接的关系。

    3.2 破坏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污染就是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存在也会影响其他部分功能的发挥。首先,会影响生态环境中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存在影响了正常的阳光照射,使得植物获得的阳光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到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其次,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还会影响土壤,造成土壤营养减少。举例来说,一旦发生酸雨,土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进而加剧土壤的贫瘠,对于依赖于土壤生活的生物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4 做好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预防与治理的有效措施

    4.1 有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与治理需要政府的引导,通过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才能够达到定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各个社会组织、个人的行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需要做好配合,中央政府需要将大气环境治理的结果与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政绩进行挂钩,从而进一步激发政府各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宣传工作,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帮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个人意识到大气环境污染对于自身的危害,同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自觉性[2]。

    4.2 做好废气排放量的控制工作

    工业生产、火力发电以及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废气都是造成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做好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防治工作,需要做好废气排放量的控制工作。将废气排放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降低大气环境中的颗粒浓度。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气体排放的标准,通过前期一些过滤手段来降低废气中的颗粒浓度,当废气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后,才能将其排入空气中。其次,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放标准的制定,对于不同的大气污染颗粒物需要制定不同的排放标准,这样才能避免冲突,进而达到一种较为和谐稳定的关系。举例来说,工业生产的废气与汽车排放的尾气标准就不同,如果硬要将两者统一为一个排放标准,则会对行业发展、人们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3]。

    4.3 做好技术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并且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大气颗粒物污染预防与治理过程中,也要注意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引进新技术、创新传统技术等,进一步优化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预防和防治的手段。例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治理效果[4]。

    4.4 做好大气环境的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对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浓度进行动态性的监控,一旦超出标准范围,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浓度的上升。从预防角度来说,大气环境的监测是预防工作的基础,更是降低后期治理工作难度的有效方式。在大气环境监测中,需要合理选择气体采樣的方式,定期对管理范围内的气体进行采样。在气体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气体数量的充足性;二是样品气体的代表性。之后,再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样品的检测,进而得出更加精确的颗粒物浓度[5]。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凸显。人们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不胜枚举,其中大气污染是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重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带来的危害,做好其预防和治理有其重要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更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孙湛,刘仲,张鑫,等.济南市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和金属及类金属元素变化趋势和预测[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1):1-7.

    【2】王彦超,蒋春来,贺晋瑜,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控制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8(10):3683-3688.

    【3】高健,柴发合.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及其对控制对策的支撑[J].环境保护,2014,42(11):32-34.

    【4】马未玮.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5):64.

    【5】王书肖,赵斌,吴烨,等.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目标和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5(2):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