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改编电影和原著之间的差异比较

    栗蔷薇

    《英国病人》是斯里兰卡著名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后由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把这部小说改编拍摄成了电影,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火和无限沙漠的背景下,演绎了男女主角之间漫长悲伤的爱情故事。安东尼导演成功改编拍摄了电影《英国病人》,让电影和原著同时获得了未曾有过的荣耀和成功。这部电影的改编,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电影和小说模式,保留了原著中的主要脉络,对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和表达的主旨都作出了大幅度的改动,抛弃了原著中多余的糟粕,可以算得上是电影史上一个成功的改编范例。

    一、 电影对原著小说改编的综述

    我们经常会见到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这是一种电影发展比较流行的做法。研究表明,好莱坞的电影有3/4都是由话剧作品或者小说改编而来的。知名的小说作品会让大众对电影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电影的公映和传播效果又会给小说带来更大的知名度,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但是,小说的本质和电影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力不及电影,电影观众和小说读者的品味要求也各不相同,广泛受到好评的改编电影比较稀少。导演和电影制作团队应该去深入思考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原著做到突破性的改编,是当前电影创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1]在电影的实际表现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原著进行升华,深入分析小说中存在的真实意义和其最终所期待表达的基本内容,在电影中针对小说的精华进行重点表达,从而保证观众能够在实际观看过程中能够获得美好的观影感受,并充分了解小说的精华所在。

    《英国病人》这部改编电影就是优秀的范例,影片作为好莱坞的改编代表作,在19世纪末欧美主流思想的引导下,原著中表现出的非主流思想被导演去除了。这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经典爱情电影,发生在沙漠中的爱情冒险故事。电影改编始终遵循着背叛这一主旨。在最初进行改编时,大多数人希望还原小说原有的故事情节,可是,因为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电影改编开始创新,不仅挑战原有小说而且开始背叛性地进行改编创造,朝着突破性的改编方向发展。改编《英国病人》这部小说时,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挑战。第一,受到电影时长的限制,必须在两个小时内表现出原著中的重要人物角色和电影主题,怎样把原著中作者描写和抒情的手法表现出来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第二,原著的读者只是一小部分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和品鉴原著的文学艺术魅力,怎样才能把《英国病人》的先锋性质加以合理改编,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欣赏和理解是其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第三,原著表达的主旨是讽刺、批判西方社会的强权政治和殖民侵略主义,电影的主要观者都是西方人,传递这个主旨会不会受到西方观众的抵制而影响票房,是制作团队难以预料的。

    二、 电影对故事主题的改编与处理

    《英国病人》小说的主题是非常多元化的,其中涉及到战争、爱情、霸权主义等多种内容,如果想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将这些主题全部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因此,电影在进行主题表达时肯定会把握重点主题,突出电影的核心内容。在电影故事情节中,保留了凯瑟琳和奥尔马希的爱情主题部分,而其他的故事主题则进行有选择的去除与调整,例如,印度士兵基普和女护士哈娜的故事就进行了删减。此外,小说进行回忆较少,特别是对基普的印度家乡和他在英国的生活都全部省略。而电影为了体现故事冲突,突出表现“时代与民族、身份与命运、战争与爱情”之间的矛盾、斗争,同时引发观众的深思,使电影表达出浪漫主义的爱情精神。因此可以说,《英国病人》电影中的升华爱情主题,代表着个人在战争时期所承受的精神创伤,表达出战争与爱情、压迫与反抗等世道信息,以及在不断的反抗过程中展现出的自身不屈的精神。

    在原著小说中作者着重表达的另一主题,就是对霸权政治和殖民主义的批判。这与小说作者迈克尔·翁达杰的自身成长经历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作者的父亲是斯里兰卡人,母亲是荷兰人,他生于斯里兰卡,但在英国接受教育,后来定居加拿大。所以,他的小说中关于种族问题的讨论较多。但在电影改编过程中,电影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弱化,将原著中作者批判的主题从其他方面进行解读。比如,电影中删除了基普的哥哥因为拒绝参加英国军队而被捕入狱的情节,删除了多国考察队沙漠考察的真实目的是殖民活动。而电影中渲染了浪漫的爱情,多国考察队在沙漠中进行悠闲的学术探讨,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这份宁静。当主人公远离原有的平静之后,直接面对的便是残酷的战争,在激烈的战争中,主人公经历了残酷的种族主义,而在后期的电影展现过程中对种族主义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弱化,并通过其他角度对原著进行深入解读。

    另外,电影还删除掉基普在得知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新闻后拿枪对着奥尔马希的故事情节,小说原本的寓意是作为东方人的基普认为这是西方列强恃强凌弱的表现,因此愤怒的将枪口对着奥尔马希。电影删掉这一情节是为了避免电影的表达效果过于沉重,背离电影娱乐服务大众的初衷,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电影政治倾向上的不确定性。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导演主要考虑到故事情节的喜剧性以及电影娱乐大众的根本目标,将原著中较为敏感的情节进行了删除。

    三、 电影对性质的改编处理

    与小说后现代的表达风格相比,改编电影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回忆与现实交错表达。但在电影整体的表达手法上还是传统的好莱坞电影模式:从影片一开始,画面是一枝毛笔在石壁上缓缓地描出一个人的轮廓,紧接着用两分钟的慢镜头特写来着重表现了这个动作,为电影全场定下了悠扬的基调,在竖琴舒缓的伴奏旋律下,和电影中女人质朴且富有异国风情的背景音乐,从一开始就为整部影片凄美的爱情故事留下的悬念。再次之后,电影镜头切换到茫茫的沙漠,电影的情节叙述也由此铺展开来。在电影结尾处,也依旧以沙漠背景收场,与开头呼应。电影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奥尔马希逐步铺开的,通过他的回忆和讲述来构成整篇故事完整清晰的主体结构。

    电影改编的过程中,对原著小说的后现代表达风格进行适当的改造,比如对小说中一些不符合常理事件进行了重新构思,对变化形式略显突兀的情节进行适当的发挥。在原著中奥尔马希和凯瑟琳相爱的描述只有一条简单的叙述:在一次簧火晚会中,奥尔马希在听到凯瑟琳朗诵希罗多德的《历史》时,因那美好的声音而深深地喜欢上了她,此后两人的爱情发展在小说中并没有进一步的详述。而改编电影为了使得他们两人爱情故事更加美好、真实和可信,特意加入了两人在一次外出考察中遭遇沙尘暴的情节。沙漠在伦理上是个道德约束相对较弱的环境,特别在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道德准则、自我约束就会暂时被压制,占据人内心的就是纯洁的心灵与内心的欲望。因此,两个人暂时抛开道德规范而相互吸引相爱也就自然而然了。在原著小说中,哈娜决心自己留下来照顾那些英国病人们,根本就不考虑当时战争并没有结束以及战场环境等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电影改编后,哈娜仅仅是留下来几天去照顾病人,过几天会追上大部队的,为了人身安全她还为自己留下一把手枪以备防身。在小说中,奥尔马希的朋友马多克斯在1939年战争开始后重新回到了英国,但在他和妻子一起去教堂做礼拜时突然拿出一把手枪自杀了。关于这件事的原因,小说并没有进行详细解释,只是根据奥尔马希说,他仅仅是受不了他家附近新修机场的噪音而已。而在电影中则给出了明确的解释,是因为奥尔马希背叛英国,并成为德国的间谍,马多克斯受到了牵连因此感到愧疚而饮弹自尽的。这些处理使电影故事性更加连贯、合理。

    四、 电影对情节的改编与处理

    在原著小说里,哈娜不计原由留下照料那些病人们,而在电影里她是为了留下来救死扶伤,同时她还要求给她一把枪来保护自己。在小说中,奥尔马希的朋友马多克斯因为他家附近新修的机场而发出的强烈的噪音受不了,最终举枪自尽,而在电影中导演对这个剧情进行了颠覆,马多克斯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奥尔马希的背叛行为牵连到了自己,所以才饮弹自尽的。电影中对类似情节的改编与处理不仅降低了原著中不确定因素,而且使得电影的故事发展更加流畅。

    同时,在电影中也去除了原著中一些诡异、不合常理的情节,比如在小说叙述到奥尔马希和凯瑟琳之间的受虐倾向,凯瑟琳喜欢通过对奥尔马希的施虐而得到心理快感的感情描述明显与大众们所持有的爱情观格格不入,在电影中也对此情节进行省略。

    此外,电影中还对原著中一些零散的细节情景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如小说中的小偷卡拉瓦焦,被德国士兵逮捕并被切掉一根手指的情节其实与奥尔马希并无关系。而在改编电影过程中,则对这个人物进行重新定义,把他设定为一位间谍,并在奥尔马希选择时起到重要作用,使得奥尔马希面临忠诚和爱情的抉择时,背叛国家而选择爱情。通过对这一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改编,使得电影更加具有冲突性和戏剧性,同时表达效果也得到提升。

    结语

    《英国病人》从电影的故事结构、情节、表现风格各方面都对小说本身的故事剧情进行了创新,采用好莱坞电影经典的电影表现形式代替原著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特点,用流畅清晰的故事发展取代了小说破碎的剧情,将浪漫爱情的风格贯穿电影之中。通过对原著谨慎与创新后,使得电影拥有更加鲜明清晰主题脉络、更加完整的劇情,更加激烈的矛盾冲突,整体效果更加与大众审美贴合。同时,编剧和导演对原著中一些诡异内容进行了取舍,也展示了他们出众的能力。通过电影的改编使更多的人们喜欢上这部文学作品,电影的成功改编也为更多小说电影的改编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教训,这种创新式的改编模式也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鸣.战争、历史和个人的故事——读《英国病人》[J].当代电影,1997(6):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