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创意
曹安杨
[教学过程]
......
精准切入,精心选择,精细品味,揣摩稼先的心灵世界,走进稼先的生活场景,重现稼先的英雄形象。
教学创意:精选一个切入点
(1)以“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句话切入,问:这两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作者的评价语句,从“传统文化”“奉献精神”“理想党员”三个层面来阐述。
(2)在上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精心选择补白、置换、比较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向语言文字更深处“漫溯”。
比较四处优劣:
●北师大教材删去了“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新日子。”你认为哪个版本好?如果我们采用课文的版本,请你再在这两个句子下面写几个评论性的句子,并且独立成段。
●电影《邓稼先》去掉了“他已经证实了,中国的原子武器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这句话,你觉得添上好呢还是原版好?
●北师大版: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
人教版: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奥本海默與邓稼先:
比较点,个性特点;比较方法,事+情+理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精析三个语言点: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同学们,你们猜一下他是什么心情?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你说他手有没有抖?
*“我不能走”这句话是用句号好呢还是用感叹号好?
[作者通联:安徽凤阳县武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