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技术措施探讨
杨柳
[摘要]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城镇化的成效越来越明显,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部分河湖的水体受到污染,出现了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生活体验的黑臭水体。近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中,这要求我们需要尽快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去治理,抑制黑臭水体的进一步扩散。黑臭水体的治理活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治理黑臭水体需要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将治理活动提上日程。本文将就黑臭水体出现的原因,水体的治理思路以及具体的技术措施做.一定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思路;技术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3-0179-02
1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
1.1探寻污染源
在探寻黑臭水体形成的具体原因之前,需要考察当前水域黑臭水体污染源头的面积,才能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其治理思路和措施。黑臭水体的污染源从面积上来划分有三种: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
1.1.1点源污染形成污染源
点源污染是当前黑臭水域的湖面有其特定的污染源,例如工厂的工业废水或其他有污染的水体通过统一的时间在排放口内排放到当前水域,一般点源污染虽然污染的点面积小,但是污染水体的面积却非常大。
1.1.2面源污染形成污染源
面源污染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面源污染,另一种是农业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的成因都是因为降雨导致水体在地面冲刷后,带走了空气和地面中的污染物,然后再由流动的水体流入河湖,造成水体污染,形成黑臭水体。
城市面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不同,城市面源污染是降雨冲刷地面的污染物造成雨水被污染流向河湖。农业面源污染是降雨或者农业生产中通过浇灌等农业行为,导致农田表面或者农药本身流入河流中对河湖造成污染。
1.1.3内部原因形成污染源
内源污染的源头并非来自外部,是水体自身污染物造成黑臭水体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带到河湖中的污染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堆积后也会转化成河湖内部的污染源,内部原因的污染源中引起黑臭最主要的原因是河湖中的底泥。
1.2探寻形成的原因
1.2.1外部污染物的排放
黑臭水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外部污染物不加节制的在河湖中排放,这种长期、大量的排放远远超出了河湖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久而久之河湖污染水体变成黑臭水体。
從工业方面来说,大部分工厂排放的污水都含有有毒物质,在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湖当中会直接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河湖中的生物大量死亡,整个水域失去使用价值;从城市生活污水来看,大量的使用过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湖中,伴随着这种排放的不间断,城市生活污水对河湖水域的污染也是不断持续的;从农业排放来看,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湖中或者经过降雨或土壤下的流动后进入河流和湖泊,农业废水含有的氮和磷等有机物会直接影响水质,造成水体污染形成黑臭水体。
1.2.2内部污染物的释放
在经过上述外流污染物长期的向河湖中排放后,大量的污染物会沉淀在河流和湖泊的底部,随着时间的积累,河湖底部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在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会产生二次释放,这种底泥对于当前水域的二次污染会对水体的质地和气味造成影响,直接导致黑臭水体的形成。
1.2.3水体富营养化
大量的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域内的有机物大幅增加,这种有机物不仅仅会产生污染的二次爆发,还会对水域内的浮游生物造成影响,浮游生物在吸收有机物后迅速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隔断水体氧气的同时还造成了黑臭水体污染程度的进一步恶化,这种浮藻的大面积泛滥会严重影响黑臭水体和污染物的进一步治理。
2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现状
2.1黑臭水体的治理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对全国范围内的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投入极大地关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治理河湖黑臭的问题,但是在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治理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健全上。黑臭水体在治理体系上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治理进程的开展,降低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虚耗了治理成本,浪费了投入的治理资金。尽管各地区已经对水污染的治理重视起来,但是治理效果仍然未有起色。
2.2缺少行政法规的规范
河湖水域治理黑臭水体已经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目前治理仍然停留在局部的水域上,对于污染源头并没有明确的监管。目前仍然有大量的工厂向河湖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用水依然导致河道拥堵,发出异味;农业用水依旧在对水体的污染程度造成影响。没有从源头监管污染废水的排放,缺少行政法规对于废水排放标准的规范是我国目前黑臭水体治理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3缺少科学的治理措施
目前政府对城市河道和河湖水域的黑臭水体治理时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由于我国治理黑臭污水的举措才刚刚开始起步,一定程度上缺少经验和科学的治理思路的引导,延误了黑臭水体治理的进程。多数城市在进行相关行政区域的黑臭水体的治理之前没有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就盲目开展治理工作,并且在实际治理时也仅仅注重表面效果,没有从本质解决河湖黑臭水体的问题。
3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思路
3.1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在治理黑臭水体之前必须明确查出待解决水域的污染源,确定污染源头是点源污染、面源污染还是内部污染,在了解了污染源头的类型之后再根据当前水域的详细地理位置,引发水体黑臭污染的根本原因后明确出详细的治理计划,采用符合当前水域实际情况的治理技术投入治理,确保治理过程真实有效,不铺张浪费或引发二次污染,保证治理效果。
3.2黑臭水体的治理
3.2.1减少外部污染物的排放
要想治理黑臭水体,首先就需要对其根本原因一污染物的排放入手,针对当前水域的污染水体,在查清污染源的类型之后,要对向当前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原因进行合理管控。从工业方面来看,首先需要查清向河湖进行排放的工厂:,以及对工厂排放口以及排放的路径做调查,严格管控工厂排放的污水量,要求工厂在排放前对污水的毒性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工厂不服从管控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处罚,从根源上确保排入河湖的水体无毒;从城市用水方面来看,应该确保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河流,在处理污水时将污水和洁净的水体分流,以免因为降雨二者合流后增加治污的难度;从农业方面来看,首先,大部分农民对于污染都没有清楚地认知,对于河湖污染不重视,所以需要进行相关的环保知识普及工作,为治污做铺垫。然后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确保农民在日常农业中的污水不直接排入河湖。
3.2.2清理底泥
底泥是造成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在搅动底泥时会释放出大量有机物进一步恶化水体,因此,在对外部污染物截留以后,就需要展开后续的清理底泥的工作。对于水域面积较小的黑臭水体,可以将水体与洁净水体隔离后,将黑臭水体的水抽干进行底泥的全面清理然后再解除隔离。水域面积较大的黑臭水体的底泥清理则需要采用驳船,利用超声技术在水下进行清理工作,确保受污染的水域底泥清理彻底,不会造成后续的再次污染。
3.2.3处理水藻类生物,增加水体含氧量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河湖缺氧,大量有着洁净水质功能的生物死亡导致河湖自净能力大幅下降,因此需要有目的、迅速的处理水体中的藻类生物,种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并定期进行收割和清理,以逐步清除水体中的氮、磷及其它污染物质,清理水藻防止其再次爆发,繁衍。
在清理完水藻生物后,需要对水体内释放氧气以增加水體含氧量,在水体含氧量达到正常标准后,水质会再次洁净,水体的颜色会变为清澈,此时投放一定比例的水体内原有的动物也易于存活,帮助水体恢复自净能力。
4结语
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要从其污染的原因出发,找出污染源头的类型和污染的根本原因以及其他重要原因后,根据当前水域的特色进行具体的治理。治理黑臭水体,不仅仅是要在技术方面投入资金和人物力,还需要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从每个人做起,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只有真正做到人人出力,黑臭水体的合理才不会陷入无限的循环,真正的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骏飞,杨磊三,周炜峙.海绵城市与黑臭水体治理共同建设途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6,(24):35-38.
[2]邹伟国,城市黑臭水体控源截污技术探讨[J].给水排水,2016,(06):56-58.
[3]赵颖,陈珂,张兰真,等.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术的研究进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3):25-30.
[4]张列宇,王浩,李国文,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其展趋势[J].环境保护,2017,(0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