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研究
张素霞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迅速崛起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科学的效果评估,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但就当前的研究成果,关于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方面,研究较为匮乏,无论是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等都与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考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最后提出从根本上改进和提高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评价机制
1 目前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以政府评估为主,缺乏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从当前我国大学生培养效果评价方面的现状来看,大学生质量评价以政府的评估结果为主,虽然我们一直呼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但目前像企业、学生家长等社会力量仍处于从属地位,缺乏社会力量的评估,导致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最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往往以政府的评估为准,这不利于质量评价效果的最大化。
1.2 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方式表层化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来看,人才评价多为结果性评价,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人才质量高低的评价依据,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效果,学生则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这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更为可怕的是,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方面使用的是相同的方法,即统一制定人才培养评价表,由学校特定的组织部门进行评分,收集评价数据,分析评价资料,得出评价结果,忽视了人才培养评价的针对性与情境性。
1.3 以定性评价为主,缺乏定量评价
新教学标准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优质学生。因而在人才评价方面则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情感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及学习气氛是否融洽等非智力的内隐因素。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希望使用可以量化的指标,可量化指标区分度一目了然,新标准下的因素却是难以量化的,多为定性指标,但由于这些因素较为重要更应该加重该方面的评价,当然在进行指标设计时,要尽可能做到可测量性、科学性、真实性。
2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教育中,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本主义教育观,要促使人实现自我,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人性达到完整。因此,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进行学生自身技能培训;第二,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追求其全面发展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师既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也要扮演激励者的角色;第三,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师生间能像朋友一样的进行情感交流。
2.2 设计符合会展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最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区分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会展专业在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应以“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维度为核心,围绕核心维度进行相应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在人才培养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师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更要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方面进行评定,评价都需要体现会展专业特色、符合行业发展特点,以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群的诉求为依据,以就业导向为指导思想,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会展人才。
2.3 与考取会展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确定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高职院校可引用国家级会展策划师、会展职业经理人的考试大纲制定专业人才方案,结合素质要求设计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提升。要积极与大型会展企业进行合作,做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匹配。
2.4 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指标体系的改进
通过对所设计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行实效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改进评价内容、修订评价指标,以此来保证人才培养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最终促进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主要内容
3.1 对人才培养前期的评价
人才培养的前期准备包括的内容非常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前期要做好培养理念的定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资源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高职院校会展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及时更新培养理念,积极创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胆进行课程改革,由会展行业、会展企业代表以及学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团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准备条件进行科学评议、论证和审核。
3.2 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
教育过程比一般企业生产过程更加复杂,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将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能满足会展业发展需要的、能胜任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群的职业人,人才培养一般划分为五个阶段:新生入学的适应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的基本能力形成阶段、综合能力与社会能力形成阶段和社会适应与能力提升阶段。每个教育阶段的评价,都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研室对学生学的效果评价、教师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评价、学生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参加企业实习的评价,最终综合几方面评价,进行全面分析,方可反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情况。
3.3 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
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以知识的教育、认识能力的发展、情感意识的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最终是要培养“完整的高职会展专业学生”,并追求“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顺利发展。高职会展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分为三类: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基础能力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的基石;专业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动力,是学生能游刃有余的从事某项工作关键所在;拓展能力是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最终保障。
4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4.1 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反应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校内软件硬件、课程体系、社会人才需求、生源环境都在发生变化,因而人才培养评价要注重动态发展并不断优化,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可固定使用一套指标体系和一种评价方法。
4.2 充分利用校内各级组织部门的力量
人才培养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人的因素如校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还有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如培养目标、校内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各级组织部门要结合两方面因素来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评价有章可循。
4.3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是当今时代最流行的词语,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评价已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理论研究及评价方法。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优质人才,在人才培养评价方面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科学使用大数据,充分吸纳社会评价资源,提高评价结果认同度。
5 提高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5.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坚持能力本位原则
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中,其最大特点在于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针对性上,它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强化学校和用人单位间的紧密合作。
(一)职业能力的分析
要进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第一步就是要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具体的做法是把某个特定的职业工作划分不同的职责,这项工作一般由行业职业专家进行,之后再在每个职责下划分具体工作任务,从而对应出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各项职业能力。
(二)职业素养的形成
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意在增强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并针对学习的需求性,让受教育者更加主动参与学习中去,坚持不断的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的趋势走向,逐渐得到职业素养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5.2 依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多渠道的评价体系对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了解毕业生受欢迎程度、用人单位认可度以及社会贡献率等。人才培养评价应把用人企业,中介机构,毕业生及其家长四者的评价相结合。人才培养需求来自于企业,毕业生需接受企业检验。学生家长比较子女培养前后的综合素质,从侧面反映出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满意度。毕业生评价是社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教育,不但要考察专业理论,还要注重对专业技能的考察。对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要从会展企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等几方面进行设计,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人企业提供毕业生满意度、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等数据,毕业生层面主要展示岗位满意度、薪酬水平等信息,学生家长主要提供毕业生精神面貌和能力提升等资料。另外,学校还要考核学生的思想素质,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身体以及心理等各项素质。同时要逐步扩大考核的范围,不断更新考核内容,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对于高职院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而言,应把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岗位技能及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可将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分为下面三个阶段:学生实习阶段、毕业生成长阶段、毕业生成熟阶段,每个阶段的评价都要尽最大可能做到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学生实习阶段,用人单位要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实习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能力、实习态度、职业道德水平等,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毕业生成长阶段,学校要对学生在企业的表现进行追踪调查,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毕业生进入职业成熟阶段,其工作责任心与主动性、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等,能较全面地反映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
高职院校应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并科学分析人才培养评价结果,总结反馈后改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分析其他院校会展专业的发展,了解本校会展专业的地位,以便对学校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