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掌握社会及个性发展的综合语文学科知识,情境式教学法可以弥补教学过程中综合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与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重难点,提升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果。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特点,分析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7-0061-02
【本文著录格式】宫鑫瑶.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外语文,2021,20(07):61-62.
引言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适当引入具有情绪特征,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有更深入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旨在让小学生初步建立人、自然、社會三方和谐发展的价值态度。情境教学对社会和生活的加工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课堂之中丰富的游戏环节、诗歌朗诵、音乐舞蹈更能增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更大的好处。
一、情境教学的内容和五大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是独自发展的个体,其可以独立参与教学环节。因此,情境教学的主动性原则需要促进学生自我变化,引起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将情境课堂转化为学生的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性认知,创造学生发掘语文隐藏价值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建立初步的人际交往模式。
(二)美学原则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教材中大量的诗歌和传统优秀文化会给语文框架增添鉴赏功能。情境教学要符合语文知识的美学特点,结合艺术性手法将教材的含蓄美运用美好的教学语言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以及对美丑善恶的区分,初步学习美育常识。
(三)创造性原则
情境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内化发展,即通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对自身情感和品质的提升,这些都需要围绕思维进行活动。因此,创造性原则着眼于学生对特定教材内容的感受和想象,运用自身联想打造独特的思想世界,提高学生对语文情感价值的悟性,提升小学生全脑的发展。
(四)教育性原则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共同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情境教学在对语文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时,需要始终贯彻教育性原则,遵循学生发展的特点,运用语文课本中生动的形象和场景逐步引导和感染学生的品质,让学生将外向知识内化成习惯行为。
(五)实践性原则
语文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在实践中运用,因此,情境式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法之上运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情境式教学有两种实践方式:第一种是社会实践,即通过社会活动联系语文课堂知识,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发展的人。第二种是课堂的模拟实践,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石,通过能力训练和操作,初步把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
二、情境教学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功能
(一)陶冶情感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表明,个体的情绪情感可以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因此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知识的掌握,而语文知识的认知过程需要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学习态度。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板块设置有不同的情感强化功能,例如识字板块可以帮助学生具体运用文字表达自身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而阅读和口语交际板块则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倾听。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课堂情境中,可以以更加轻松的状态记忆不同板块的基础知识,同时运用发散性思维,将知识逐渐深化,促进自身情感的活动。情境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大脑,挖掘学生潜在的精神世界,丰富其潜在认知,对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和高尚情感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启迪智慧
情境教学中创设的氛围会影响学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而小学生的主观意识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达到优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主动自觉。具体的形象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情境的主体,教师通过对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认知对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与生活相关的相似性知识单元。学生的灵感会在不断的冲击和对比中产生,并逐渐适应形象的再加工和创造。学生意识活动的活泛可以起到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感知活动,语文教学中真善美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形象的感染中体验和创造新的美的形象。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生活情境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很少,对生活的感悟不够深刻,生命的意义尚处于懵懂状态。因此,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现有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迅速掌握课堂知识,帮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了解生存价值和自我在社会中的作用。生活情境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开展,将学生带入社会之中运用某一特定场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课堂放置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运用问题设置、矛盾冲突等唤醒学生的情感,将抽象化的语文材料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具体的应用能力。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生活时机,提升学生生活系统和知识系统的平衡,在对《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和黄昏的对比,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自然的声音,呼吸自然的空气。同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贴近自然的感受。
(二)图画构建
图画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形象之一,其丰富的色彩、鲜明的形象特征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图画情境教学时,首先可以采用课文的插图将内容具象化。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插图减轻了小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困难,提升教材的吸引力。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绘制相应的图片教具,运用挂画、剪贴画、简笔画等丰富形象的表现形式,提升小学生直观的情感体验。还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绘画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讲述《阳光》时,可以广泛搜集阳光的图片,并在课堂上用彩色粉笔让学生绘画小树、禾苗、小河等景物,请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绘制不同生物遇到阳光之后的情景,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
(三)实物演练
语文教师在進行实物演示中,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手段添加教学背景,使实物在教学背景中明显突出,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联想。小学生对理论性课文中的相关形象比较陌生,实物可以增加学生观察和感知事物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实物掌握课文重要内容,实物演练的教学手法更适用于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在讲述《金色的草地》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蒲公英帮助学生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通过让学生观察蒲公英在风中的变化,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初步感知自然的意识。
(四)音乐渲染
语文教学中纯粹的文学性讲述比较枯燥,将音乐与教材有效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受,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将固定的音乐投入具体的环节中,可以提高教学情节的基调。音乐是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其优美的旋律给人以愉快的听觉盛宴,将其融入语文教学环节中可以塑造美观的音乐形象,让学生的想象和音乐的节奏相互协调,达到创新的效果。在利用音乐进行情境渲染时,教师需要提前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乐曲,或利用互联网进行播放,或与学生一同进行表演哼唱,以求音乐与教材高度统一。例如在学习《欢庆》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生日歌、国歌引导学生感受祖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同时联系学生对祖国妈妈的祝福创编新的歌曲,将学生的爱国热情推到最高点。
(五)角色扮演
在情境教学中,角色扮演是最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在掌握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更加深入地让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调动其主观感受能力,使学生与角色产生共鸣。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对学生课文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方便教师查漏补缺。而情境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进入角色,认同角色的行为做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绪,让教材富有戏剧化效果,增加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学习《猫》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述之余让学生扮演猫的各种形态,深入理解蹭、踩印、小梅花的含义,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了解猫的性格,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会使教师和学生合作的体验更加愉快,使小学生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根据语文知识创造潜能,形成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深入感知语文对学生自身成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美玲,岩温大.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课堂创设的实践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4).
[2]朱洁.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2019(1).
[3]彭海莲.小学语文阅读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
作者简介:宫鑫瑶,女,满族,1995年生,吉林伊通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