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于雷
摘要:今年来,随着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国财政、财务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上级各部门对财政、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要解决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变财政收支不平衡、负债运行等状态,是我国财务工作者当前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财政税收管理中问题与对应对策的分析,希望对财政税收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税收管理;问题;对策
0 前言
财政和税收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关系到我国民生大计。在税收和财政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收支分配、国民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活动项目、居民实际利益和政府决策等都有深刻影响。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财政税收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各类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对自我要求的必备知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相关财政税收管理规定、政策与监管制度的不断出现,使我国财政实践与理论知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1 我国财政税收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管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税收以其功能分为财政与非财政性税收。其中财政性税收是指以获得财政收入为主;非财政性税收即并非以收入为主要目的,以税收为工具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政府干预,达到税制变迁的推动效果。例如,开征一些行为税并对其进行的修改就是其中的变迁之一。而另一类税制的开征与变革是政府职能变迁直接作用于税制变迁的典型效果。在这一原则下,自然应涵盖以优化税制为总目标的改革。
2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2.1 预算决算编制过于形式化,专项资金管理缺位
在编制年初财政预算时,财务部门以提升区域领导政绩或顺利完成全年任务为主要目的,使财政预算的编制中收支预算指标降低,但年终决算时实际成绩却远高于预算,造成预算编制不实,整个过程流于形式。加之财务监督上的缺位与执行力弱,使经费支出出现盲目与随意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依据年初预算进行的经费支出,与预算指标间的差异也没有及时分析与对待,使预算的执行过程与年度预算出现情况不符等表现。比如:车辆燃修费、招待费、会议费等公用经费的严重超标问题等。政府部门在项目管理上的体制缺失、职能交叉使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存在不明现象。特别是对资金量大、项目复杂的企业,缺少对资金进行专项核算的行动。多数支出核算在经常性科目之中,项目间的互相侵占、调整,为监督管理与绩效考评难度加大。另外,针对转型资金支出的突击性监督检查较多,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却没有响应的处理与整改措施,使监督不过走走表面形式,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使挪用、侵占资金与代管资金现象不断发生。
2.2 税收监督缺失,虚假财务核算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中,偷税漏税逃税等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较大的税收差额。税收差额是权衡国家税收征管效率的重要依据指标。有研究显示,我国的税收差额约为30%-40%,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不法分子肆意盗窃、倒卖、伪造、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违法数额大。现阶段的财务核算成果由人为控制,可能存在虚假经营指标。受不同利益驱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建有两套或更多账目,向上级报告经营成果与税金计算的过程中使用虚假账目以便减少税金,使税收监督陷入真空困局。就算没有多套账目,在财务核算中也可能存在虚假成分,使会计核算中的许多问题经过处理显得规范合理。财务核算的虚假信息会使税收流失,使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失真。一些企业中腐败严重,使税基被严重侵蚀。企业管理者的腐败、管理缺失、局部地区的愈演愈烈的状况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毒瘤。虽然企业腐败现象丰富多样,但从财务角度来看,均是将公有化为私有、侵占国家资产、损坏税基的行为。
2.3 财务收支执行财经法规及财务制度不严
在财务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扩大开支范围与标准、收支核算不实、报销不合规票据、长期挂账往来款项不清理、财政票据管理不严、往来账管理混乱、财务会签制度执行不严和政府采购政策执行缺位等。以上问题不但将企业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更影响着企业决算的质量与企业管理中各项制度与法规的执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缺失,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限制,在执行制度与财务监管工作中不同程度上的缺陷,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的合理化发展。
3 提升财政税收管理的具体方法
3.1 提升税收管理合理性与科学性
在实际工作中,应实事求是提升税收计划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制定合理的税收计划,不仅应参考国民经济的宏观发展计划与国家预算收入,更应注重经济税源实际与市场变化的紧密结合,从经济到税收、积极可靠与留有余地的原则,与发展变化的角度对经济税源进行分析预测,尽量将实际税源与税收计划对应起来。不仅如此,应加强会计改革的大力推进,使计划执行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障。现行的税收会计核算办法尽量将申报应征数看作核算起点,构建基层征收机关分户分税种明细账,但在基层会计工作中,职能保障入库数额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其他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保障,影响了测算税收负担与税收增减幅度、税收计划以会计资料计算税收增减因素、预测税源及变化趋势。应加强与完善税收会计改革,提升现代科技在其领域中的运用,以反映税源与税收、欠税情况。另外,调查研究应被充分重视,以增强具有针对性的计划分析并做好充分记录。
3.2 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体系
征管是税收工作的基础,既能反映征纳关系、组织税收收入、传递宏观调控意图,又是内部秩序形成的基础。作为税收工作结果的展现,内部秩序是否达到指定目标,需要以税收征管来实现,税收征管体系能体现内部秩序的全貌。良好的内部秩序以法治与高效为特点。法治即对行为边界的明确规定,将这种行为边界发展到税收征管体系中,是法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即在税收征管中,提升法治权威作用,弱化人治权威。内部秩序的高效性体现为动态上的有序状态,它要求行为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税收行政行为更有效率。长时间以来,税务部门管理税收特别是征收管理中缺乏重视,重收入轻管理使税收变成单纯的任务进行完成,其征管质量与水平无关紧要。
3.3 税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
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各种因素中最基本、并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税务人员作为税收征管的主体,是税收征管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税收内部秩序离不开税务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作用。有效运营税收的内部秩序,需要税务人员进行,从业税务人员素质程度的高低能直接作用于内部秩序的构建与最终效果的展现。不仅如此,更注重专业税务人员的法治精神与职业道德精神的不断建设与完善,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税务人员依法办事的职业道德,将税务工作发展成为高效法治的内部秩序的直观体现,使企业税收工作能保障其合法性、稳定性与高效性。
4 结束语
在不断完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其中的重点工作,也是提升我国经济水平的关键。税收部门采取各种创新手段进行财政管理和税收监督,能最大限度发挥财政税收的创新体制作用,使改革不仅能为发展我国经济更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现阶段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需要依靠管理人员、国家、财政税收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在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之上,提升财政税收水平,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