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阳光体育模式 塑造学生健康体魄

    戴红燕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事业的繁荣,该区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该区在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与实施方面,提出了“每天一次活动课,确保锻炼一小时”的运动模式,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问题为导向,让改革有出处

    一是问题之广。自2007年国家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由于场地缺乏、设施匮乏、师资紧缺等多种原因,使得“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多年来都难以落到实处,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无兴趣、无习惯、无技能、无效果”的“四无”问题。

    二是问题之痛。有数据显示:我国大概有1/5的学校无法正常开展体育课程;中小学生中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不足1/5,有2/5的学生甚至无法保证平均每天有半小时的锻炼时间。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三是问题之思。针对“四无”问题和“两个大课间”实效性不足的问题,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专家研讨统一思路(怎么做),学校研讨统一思想(务必做),教师研讨统一理念(我要做)”三个步骤,创造性地提出了“每天一次活动课,确保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课。

    二、多策并举,让实践有改变

    1.坚持“四个整合”,让活动课方向明确

    一是整合活动课时间。立足1小时的有效锻炼目标,把上午和下午两个课间的时间进行整合,合并成每天下午最后一节的活动课,时长为1小时,确保有效锻炼的时间。

    二是整合活动课目标。从学校、班级、学生三个层面对活动课的目标提出要求,努力做到“校校有品牌、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

    三是整合活动课内容。把活动课分为三个板块:全校集体项目,由学校组织专业人员研讨后确定;班级特色项目,由班级内部讨论决定;个人兴趣项目,由学校提供菜单式选项供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选。

    四是整合活动课程序。先进行集体项目训练,后进行班级和个人项目训练。若当天班级有体育课,活动课就以个人兴趣项目训练为主;若当天没有体育课,就以班级特色项目训练为主。

    2.坚持“四化举措”,让活动课落地生根

    一是制度化推进。为了让活动课顺利开展,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制订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采取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方式,要求各中小学每天必须有一节活动课,活动时间和内容均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如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等,助推活动扎实开展。

    二是课程化实施。要保证活动长久地开展下去,必须规范化、课程化。为此,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要求各中小学对活动课的开展实施课程化管理,每个项目要有相对应的课程目标、操作措施和评价标准等,以确保活动课目标明确、内容详实、效果突出。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结合区教科研部门对各校运动项目的课程化提供指导培训,并进行优秀体育校本课程的评选,推动各中小学课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社团化引导。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提出了“一生一社团”“一生一特长”的建设目标,要求各中小学组建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社团活动开展方面,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师资、经费、场地等方面的帮助。

    四是层次化展开。即因材施教地开展活动课。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分为运动尖子生、技能特长生、体育达标生和体育学困生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均要确立不同的活动目标、采取不同的训练措施、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考核有运动天赋的尖子生并吸收到校队,引导那些喜欢运动、有一定运动特长的学生组建社团,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等。

    3.坚持“四个结合”,让活动课百花齐放

    一是技能训练和娱乐游戏相结合。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样,既有技能训练方面的,又有娱乐游戏方面的,可满足不同兴趣、特长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如中学活动项目的安排可侧重于技能训练,小学活动项目的选择可侧重于娱乐游戏。

    二是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相结合。在学校层面设立指令性项目,让全体学生参与;在班级层面设立指导性项目,根据学校设施和师资情况开展相应的活动;在个人层面由学校统筹各方资源,在此基础上设立学生自选项目。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相结合,既兼顾了学校共性方面的要求,又兼顾了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需要。

    三是室内操和室外操相结合。在保证学生室外活动丰富多彩的同时,要求学生至少学会一套室内操,做到无论雨天还是晴天都能保证有活动。

    四是体育课和活动课相结合。体育课属国家课程范畴,必须上好,还要确保其质量;活动课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可弥补体育课训练范围、强度、深度等方面的不足。将二者结合起来, 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现有益互补。

    4.坚持“五大保障”,让活动课顺利开展

    一是人员保障。“每天一次活动课”是指向学校全体学生的,所以活动课实施的重要原则就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按照“一生一社团”“一生一特长”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选择并参与到一个项目中,按时训练,确保能够取得实效。由于活动课是全员性的,故不能只依靠体育教师组织完成,全体教师在活动课期间都应承担相应的任务且分工明确,以确保活动课的正常开展。

    二是经费保障。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把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素质教育形象工程来抓,对各校开展活动所需的器材设施提供经费支持,以确保活动课的顺利开展。

    三是设施保障。在确保基础性体育设施满足正常的体育教学需要之外,每年还根据各中小学设立的活动课项目,通过学校申报、局体卫艺科审批、财政部门统一采购等方式,满足学校开展活动课的需要。如近两年购置了大量的科技体育设施,为全区科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四是时间保障。将活动课上升为“正课”并列入各校课程表,和语文、数学一样具有正规的教學时间。“一小时”是最基本的要求,以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的达成和所开设运动项目的有效性。

    五是场地保障。各校因地制宜,为学生运动提供便利条件。要求每一所新建学校都要有一个高标准的运动场地,各中小学都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为活动课提供场地支持。如有的学校充分利用功能室等场地开展一些适宜的活动项目,做到了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5.坚持“五个深化”,让活动课硕果累累

    一是评价引导。把活动课开展情况、实施效果和学生体质发展情况列入年终学校考核体系,而且在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中要有所体现,做到不搞形式,讲求实效。

    二是课题提升。从区教育局、学校、教师各个层面开展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课题实验和行动实践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如今,省级课题《每天一次活动课: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新样态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平台展示。通过承办全国和省、市、区级运动会,组织各校开展体育节和社团节的成果展示活动,积极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四是示范带动。通过每年的优秀活动课评比,评选并命名了一批“示范校”,并在经费支持、师资配备、宣传推广方面对这些学校给予倾斜,以便更好地做强、做大示范校。

    五是督导跟进。建立学校阳光体育活动课专项督导制度,由区教育督导室、责任督学、学校视导员等定期督察,及时公布结果,做好通报、约谈工作,加强反馈和责任的落实。

    三、關注成效,让学生有未来

    一是体德兼修。“每天一次活动课”的实施,让“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比如,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了提高、运动习惯逐渐养成、身体素质稳步提升……学生们通过运动锻炼“学会了赢,也学会了输;学会了领导,也学会了被领导;学会了做极致的自己,也学会了做团队的一员”。倡导坚毅坚忍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团结合作的意识等精神品质,让学生们得以立德成习、体德兼修。

    二是化文为品。运动习惯要通过文化来培育,文化建设是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区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目标,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课“一校一品”工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普及面,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蕴。

    三是智美同行。在“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教育总体要求中,五者缺一不可,各有其用。现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生的运动时间明显增加了,但学业成绩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反而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运动可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活动课不仅让学生增长了学识,深化了见识,体会到了运动的节律与乐趣,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四是硕果累累。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开展“每天一次活动课”以来,经过不断引导、力推、强化,使该运动模式逐渐成为很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体育特色品牌。活动课的长期持续开展,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锤炼了学生的意志,也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学生们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屡获佳绩,受到了各级教育、体育部门的关注和赞赏。

    综上所述,“每天一次活动课”经过实践验证,效果是明显的,成绩是突出的。教育要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体育是打造学生美好未来的重要载体,是最基础的教育。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重大的教育工程来抓,培育体魄健康的学生。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