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识类课程的育人本色

    杨晓霭

    摘 要:立足于“人文”建立的任何一门通识课程,都具有育人本色,肩负着育人使命。尤其是以大学语文为基础的广义文化概念下的通识课程,无论语言、文学、美学还是其他,均具有铸造精神、培养人格、提升道德的固有属性。

    关键词:人文通识;课程;思政;属性

    历久弥新的教育史证明,人文通识教育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而立足于“人文”建立的任何一门通识课程,都具有育人的本色,肩负着育人使命。大学人文通识课程的设置正是出于精神培养和人格成长,其教学对象、知识体系、内容架构、价值取向已相当成熟,教学的对象就是“所有的学生”,普遍开设的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代表,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诸多方面,可以说包含了广义文化概念下的所有内容。下面即从语言、文学、美学三方面对其育人的本色加以阐述。

    一、“母语意识”深植“家国情怀”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于漪曾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这正如《孝经·开宗明义章》所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①父母给的、家里给的语言,也正如“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爱护、保护、珍惜母语,和“不敢毁伤”“身体发肤”一样,是“孝”的表现。“孝”对于“国”而言,就是“忠”。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祖国、效力祖国,这就是“忠”,这就是“家国情怀”。人文通识课程教学,首先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不只是读书识字的技能问题,正如人类学家、语言学家所说,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于“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母语教育实质上就是精神教育。这一点,国外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均从智力发展的角度有所阐述,爱因斯坦就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这使我们体会到,语言的相同,多少意味着精神状态的相同。”②

    中华民族的通用语是汉语。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蕴藏着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智慧、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原则、学术成果、思想资料等等。”③汉语汉字的学习以及与之辅翼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牵系着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命运,牵系着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身处全球化时代,强化母语意识,学好用好母语,传播好民族文化,就是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国情怀的涵养,不只是集中在大中小学教育上,也不只是集中在历史课、作家作品教学中。家国情怀渗透在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血液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愫,无处不在。中华大地56个民族,不少族别保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不管藏语、蒙语还是维语或者其他语种,只要共同生长在中华大地上,只要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它就毫不例外地浸染融铸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血脉,就都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语言。源远流长的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所歌颂的英雄,有哪一个不是全中华民族人民心中的英雄?

    台湾作家余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题目就叫《爱护我们的母语》,他说:“我一直觉得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形,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这个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这个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就是爱国爱家。语言强弱系国运,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这些作家、语言学家的论断,越来越强烈地成为“警醒”家国情怀的格言。凡是读过都德《最后一课》的人,都不会忘记韩麦尔先生的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凡是读过中国古典诗词的人,谁都记得“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吟唱。这些虽然仅仅是小说“人物”的话,或仅仅是一句诗,却道出了拥有自己“母语”的人们的心声,也反映了文学作品“有金石声”的感染力、震撼力。

    二、文学教育塑造高尚人格

    什么是文学教育?如果从“文学是人学”的定义出发,可以明确地说,文学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塑造人格,养成人格。一般情况下,论及文学教育,人们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读几首诗、几篇散文、几本小说。我们学习的是渗透了我们自己民族精神的文学作品呢!文学教育关乎人的精神生存、灵魂安顿,著名华裔作家严歌苓说:“文学是我安放根的地方。”

    其实,“文学”一词自出现起,就代表着礼乐文明、诗礼教化,《论语·先进篇》记孔子授徒,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④。杨伯峻注释“文学”:“指古代文献,即孔子所传的《诗》《书》《易》等。”孔夫子称赞子游、子夏為“文学”科的尖子。“文学”的出众主要表现在深于“礼”、习于“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⑤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⑥子游、子夏就是传习礼乐诗教的典范。后代学者也深以文学为“经典之学”。关于经典,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概括得最为精辟:“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⑦经典阐明了天地人“三极”法典,它取像于天,效法于地,征验于鬼神,参究万物之规律,制定人类之伦常;深察性灵之秘密,极尽文化之精髓。一言以蔽之:经典是人类的精华凝聚。

    人文通识教学均立足于经典教学,比如大学语文教材,即以经典作品为基础。而文学经典所具有的鲜明教化功能均定格于人文关怀。“诗言志”“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于文学发展的始终。可以说人文通识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人格养成的过程。通过经典学习,修养高尚情操,塑造“君子”人格,这何尝不是最好的人格养成教育?只是这个过程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在人文通识教学过程中,大量阅读经典的训练,使绝大多数人养成了阅读习惯。读书成了生活方式或者说成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不断汲取养分,涵育性情、气质、能力,壮大生存力量,树立人格尊严。请记住苏格拉底的名言:“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谈论人格教育总喜欢把对象“锁定”为青少年,总喜欢以成人身份“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实际上,人格教育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

    三、审美培养涵育道德品质

    人文通识课程是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而进行的养成教育,是训练表达能力的教育,更是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多处讨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具有创造美的属性。这种创造美的方式将美“栖居”于语言中,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运用饱含浓郁情感色彩的书写,让接受者在美的時空中神游,在美的意境中畅想,从而在审美的过程中,心理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若以读书来作比喻,正如先贤所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⑧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乌克兰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⑨他还作了生动比喻,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是一种“可以照见自己的镜子”。因此,在人文通识课程设置过程中,最好不要把专业学习与审美培养、道德提升割裂开来。比如以语言、文学、美学为基础的人文通识课程,就语言教学来说,有声韵的美、字形的美;就文学教学来说,有形式的美、创作的美;就理论教学来说,文学理论、美学理论、文艺学理论,是专门进行美育的内容。至于写作训练、文学创作,正如作家们所说,写作是最好的成长方式,锻炼的正是对于生活的感受能力。著名儿童文学家、北大教授曹文轩说:“能够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所谓“好文章”与“美德”的含义,应该如狄德罗所说:“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朋友,你想当作家吗?你想当批评家吗?那就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⑩文学中,诗意地流淌着道德。

    人们常说:真、善、美即人间理想。真善美统一的世界即符合人类本性的自由王国。当面对世界和生活的时候,人们理想的追求就是真、善、美。生活的呈现是“真”,道德的核心是“善”,文学的创造在“美”。蕴涵在文学艺术中的真、善、美无时不在滋润人的精神。而人的精神是什么?“就是自我意识在‘知、意、情也就是知识、意志和情感三个方面所建立起来的真、善、美。”k在审美理想中,真、善、美集于一身,知、意、情合于一体。“美”养育着生命中的“真”和道德中的“善”。能不能感受“美”,意味着能不能追求“真”,能不能坚持“善”。尽管品德修养强调善恶分辨,审美素养侧重美丑认识,从情感出发的审美,却更能发挥崇德向善的作用。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晓“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演讲,引起了大家的很大关注。他说:“对个人而言,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一个审美能力低下的民族不仅素养、品格不高,道德水准也会失去底线。”换言之,审美能力决定着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一个人懂得了美好与丑恶,道德水准自然会有所提升。

    我国早有古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人们也常说,理念是让人生走向远方的力量。当这种理念、思维、精神“思政”渗透到整个教学,浸润到每个课程时,那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l,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育的本质即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人文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基。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前沿阵地的高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必须从根本上抓起,从根基上夯实。

    注释:

    ①《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的共同语言》,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版。

    ③ 何九盈《论全球化时代的汉语意识》,《汉语三论》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先进篇第十一》:“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⑤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

    ⑥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按:“子夏文学著于四科,序《诗》,传《易》。又传《礼》,著在礼志。”“孔子卒后,子夏教于西河之上,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

    ⑦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⑧ 清·张潮《幽梦影》,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⑨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蔡汀等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⑩ 狄德罗《论戏剧诗》,张冠尧等译《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k 邓晓芒《哲学起步》,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l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OBE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编号:GJ2019B-5);兰州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