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综合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是现代素质教育所重视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坚持落实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则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如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等等。因此,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小学生缺乏语文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对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思路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101-02
【本文著录格式】胡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综合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10):101-1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并不少,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母语学科,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准确地掌握语文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恰当的指引。核心素养培育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教学,还要给出具体的教学方向和目标。在核心素养教育观的背景下,小学語文教师要在理论的研究中得出实践的指导策略,再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研究的正确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磨合之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核心素养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小学生核心素养缺失的表现,立足实际教学情况,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缺失的表现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等,通过实际的教育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当下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缺失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语言能力出现问题,通常会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呈现出较大的问题,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能准确地捕捉文本的含义,无法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思考文章的思想感情,或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懂得什么是作文的立意,常常“写跑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也就是基础不牢,那么“上层建筑”也就必然不稳。
第二,思维能力出现问题,小学语文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逻辑思维,也可称之为“语感能力”。无论哪一种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积累语感的阶段,所谓逻辑思维,即在语法构成及内容协调方面,需要学习者领悟语言的精髓,才能对该门语言的精髓加以了解,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基础较为薄弱,一些学生常常无法快速形成抽象的语言思维,所以这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表述能力不强。
第三,审美能力出现问题,语文科目中包括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仅是从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更需要积累人文素养。如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懂得古文化之美,体会其中的语言韵味,倘若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足,那么学生就会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缺少对美的创造能力,那么在写作时也就不能运用“美”的语言。
第四,缺乏文化传承的意识,在现代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尽管已经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差距较大,所以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面临一定的困难,然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养成良好的民族自信。许多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热爱,反而更热衷于外来的文化,未能做到二者兼顾,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有违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二、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与实际应用
(一)建设校本课程,营造良好氛围
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问题,教育者应当先从环境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学习氛围,那么学生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打造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内容,将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相结合,既可以凸显知识教育的优势,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小学语文课程中可以加入诵读经典的环节,让学生在每节课之初诵读三分钟《论语》或是《弟子规》等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之后再引申到本节课的语文知识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与延续,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将校本课程涵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如在《开国大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诵读《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学生根据《论语》中的这句话来谈一谈“家与国”,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家国思想”进行讨论以后,教师通过将“爱国情怀”合理地融入本篇课文,告诉学生“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并让学生分段朗读《开国大典》这篇文章,使学生亲切地感受到祖国建设的历程。
(二)提升教师修养,引导核心素养
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教育者要想通过课堂教学工作来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课堂中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给学生以学习方向的指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明确。如在《七律·长征》的学习中,毛泽东主席在这首诗中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辛苦,“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磅礴走泥丸”,红军的脚印横跨了诸多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相抗争,其中的民族精神可歌可泣。教师在本首诗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了毛泽东主席的另一首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与本首诗相比,《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更加气魄雄浑,但《七律·长征》的情感更加丰富。正是由于教师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列举其他案例的方式,扩充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加深厚。
(三)创新教学方式,体现素养精义
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模式的桎梏中,学生的思维也受到限制,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打破守旧的牢笼,解放学生的思维,尝试以新的模式来应对后续的教学工作。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与教育领域相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我国各所学校中得到了普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听真看”中获得“真感受”,更胜于教师的“千言万语”。如在《三月桃花水》的教学中,本篇课文的文字十分优美,教师在教学中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本篇课文的语言之美,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布置了一场“视听盛宴”。教师让学生闭上双眼,并打开多媒体PPT课件,在课件中缓缓播放着一段来自自然界的聲音,春天的桃花悉悉落下,轻轻拍打着水面,山间的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拍打着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凛冽,此时教师用轻柔的声音缓缓诵读本篇课文,这篇如同散文诗一样的文章,教师用这种教学方法展现出文章字句的优美。学生在聆听时表情十分放松,紧闭着双眼聆听文章的字句,脑海中充满想象,仿佛置身于山间小亭,身临其境地观看着大自然的奇景。教师朗读完毕后,让学生慢慢睁开双眼,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从课堂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叹本篇课文字句的优美,在聆听时就已经陶醉其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获得了更真实的感受,透过文字了解到作者的情感,仿佛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涵盖面较广,关于核心素养的部分细细研究会发现,其内容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是上述文字所表述的四个大方向,再深层次的研究会得出具体的语文学习能力,如文字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等,而文字理解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又对应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二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所以说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小学语文教师更加细化的探究其精义。
参考文献
[1]韩西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
[2]王文龙.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才智,2019(34).
[3]陈雪菲.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0(4).
[4]成晓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革新,2020(4).
[5]廖娥卿.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
[6]李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华夏教师,2020(21).
作者简介:胡霞,女,1992年生,湖北荆州人,本科,初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