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翻缝合术治疗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郑国伦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翻缝合术治疗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内翻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1.24±4.34)min长于对照组的(55.69±3.69)min, 术中出血量(20.59±2.41)ml、术后引流量(20.59±4.35)ml均少于对照组的(68.67±5.49)、(103.25±5.73)ml, 住院时间(2.85±0.61)d短于对照组的(7.43±0.8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5 d,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13.33%, 低于对照组的5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内翻缝合术用于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中效果明显, 创伤较小, 患者疼痛轻,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方法;临床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37

    腱鞘囊肿是发生在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 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结缔组织退变引起的病症[1]。腱鞘囊肿患者囊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 囊壁多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结缔组织, 且临床以单房性最为常见, 好发于腕部、足背部, 影响患者健康、生活[2]。坐骨结节囊肿好发于瘦小的年轻人、老年人群中, 对于较小的坐骨结节囊肿多数患者能自愈;对于较大的坐骨结节囊肿则需要进行手术[3]。目前, 临床上对于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 传统手术虽然能切除病灶组织, 但是手术创伤较大, 风险性较高, 导致患者远期预后较差[4]。内翻缝合术属于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具有手术创伤小, 能减轻患者疼痛,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5]。因此, 本研究以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内翻缝合术在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例, 女9例;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58.95±14.37)岁;病程2~41个月, 平均病程(24.19±8.31)个月;囊肿直径3~8 cm, 平均囊肿直径(5.31±1.56)cm;腱鞘囊肿12例, 坐骨结节囊肿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8例, 女7例;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59.11±14.43)岁;病程2~40个月, 平均病程(24.67±8.34)个月;囊肿直径3~9 cm, 平均囊肿直径(5.33±1.59)cm;腱鞘囊肿11例, 坐骨结节囊肿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诊断标准[6];②均符合手術治疗适应证, 且患者均可耐受;③意识清楚, 能与患者家属/意识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或病历资料不全者;②合并器质性疾病、其他恶性肿瘤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手术治疗。患者均行局部阻滞麻醉或椎管阻滞麻醉, 取平卧位、俯卧屈髋屈膝姿势, 常规消毒、铺巾, 待麻醉生效后完成囊肿轮廓标记, 并以中心顺皮纹作长为6 cm的横行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 钝性分离到囊肿表面, 对于囊肿相对较大者, 可适当扩大切口, 注意对外侧坐骨神经、内侧直肠结构的保护, 完成囊肿表面结缔组织分离, 止血后切除完整囊肿, 术后冲洗切口, 缝合手术切口。

    1. 3. 2 观察组 患者采用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内翻缝合术治疗。患者行局部阻滞麻醉或椎管阻滞麻醉, 待麻醉生效后常规消毒、铺巾, 在麻醉下切开皮肤, 分离、暴露囊壁, 尽可能将囊壁纵行切开, 清除囊液并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囊腔深部, 将囊壁内翻展开, 并将其缝合在皮肤组织下, 将接近皮肤切口附近皮下组织进行固定、缝合, 缝合过程中不宜过深, 避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后常规缝合皮肤, 完成手术。两组术后5 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VAS评分:采用VAS对两组手术前、术后1 d、2 d、3 d及5 d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量表总分10分, 分值越高, 疼痛越严重[6];③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皮肤色素减退、红肿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术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5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13.33%, 低于对照组的5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内翻缝合术在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内翻缝合术用于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内翻缝合术是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是在外翻基础上的改进, 能避免传统手术、外翻手术存在弊端, 手术增加了皮下组织与内滑膜壁的接触面, 能使得囊壁与软组织粘连, 有助于连接囊腔, 易为术后新分泌的囊液皮下组织吸收, 有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本研究中, 术后1、2、3、5 d,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内翻缝合术用于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中能减轻其疼痛, 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依从性。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对于腕部、腘窝等部位关节相同, 容易形成多囊、附囊等, 由于传统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而给予内翻缝合术干预则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2]。本研究中,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13.33%, 低于对照组的5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内翻缝合术用于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中安全性较高, 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综上所述, 将内翻缝合术用于腱鞘囊肿及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中效果明显, 手术创伤较小, 创伤较小, 患者疼痛轻,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 梁桂平, 卢贺, 顾一帆, 等. 误诊为多发骨腱鞘囊肿的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道. 实用骨科杂志, 2019, 25(5):98-100.

    [2] 朱迎春, 贾学文, 王哲洋, 等. 关节镜手术治疗坐骨结节囊肿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骨伤, 2018, 31(3):217-221.

    [3] 周翔, 李向荣, 秦军. Wideawake技术在腱鞘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7, 33(6):478-480.

    [4] 牛锋, 高慧, 朱新太, 等.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曲安奈德注射联合镰状针刀治疗腱鞘囊肿临床初探.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9, 27(2):56-57, 61.

    [5] 刘炜洁, 蔡琰, 戚超, 等. 关节镜下经后关节囊切开减压治疗冈盂切迹囊肿引起的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中华骨科杂志, 2018, 38(7):390-395.

    [6] 高岩, 马海东, 李绍光, 等. 关节融合术治疗复发性拇趾腱鞘囊肿的临床研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 32(12):1340-1341.

    [7] 桑鹏, 何卫忠, 刘毅, 等. 关节镜下囊肿减压切除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疗效分析. 实用骨科杂志, 2018, 24(12):86-89.

    [8] 姜泽. 封闭与手术方法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比较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40):37.

    [9] 徐其南. 翻缝法治疗腱鞘囊肿50例疗效观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22(6):752.

    [10] 陈松旺. “十字”缝合治疗腱鞘囊肿60例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5(18):12.

    [11] 徐英, 劉俊. 十字缝合法治疗腱鞘囊肿46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 3(7):1080.

    [12] 周波, 孙志红, 张彬, 等. 十字缝合法治疗腱鞘囊肿46例效果观察. 临床急诊杂志, 2013(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