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图腾图案的艺术研究

    李冠中 李楠 王建才

    【摘 要】在我国云南,有一个被称为“猎虎的民族”的少数民族拉祜族,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拉祜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依靠口口相传,他们的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其图腾图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拉祜族中,人们对葫芦有较为深的情感,在崇拜、祭祀等方面,视葫芦为吉祥物;人们的服饰、摆件上,都能看到葫芦的影子。在审美需求方面,拉祜族的图形纹样设计也做得比较考究。本文在大量拉祜族图腾图案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其中所蕴含的审美、社会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拉祜族;图腾;图案;审美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7-0102-02

    拉祜族是云南15个独特民族之一,大多数位于云南省南部的普洱、渤海、西盟县。拉祜族是古代羌人的从属。虽然拉祜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其语言属于藏缅谚语分支,其文化经过世世代代人的口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拉祜”是拉祜族词汇。“拉”是老虎,“祜”是用火烧肉的意思。 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为“猎虎”。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一些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经济,而一些地方还有封建吐司制度的残留。云南西南部的拉祜族和西双版纳州的拉祜族由彝族封建领主统治,保留了原有的公社制度。

    拉祜族人对葫芦相当崇拜,关于葫芦的舞蹈也是拉祜族节日的必备,这种舞蹈也叫芦笙舞。澜沧一带至今还有传下的葫芦节。拉祜族至今都将葫芦视作是神圣之物,象征拉祜族始祖的由来,也象征着女性的美和家族兴旺、人民幸福。至今拉祜族人还将葫芦视作吉祥、神圣之物。人们将葫芦籽织在小孩的衣服上,而妇女们的围巾、帽饰上也有彩色线条织成的葫芦图形,这些图案在拉祜族看来有着驱魔的作用。在拉祜族,姑娘的胸部、臀部、腹部如果与葫芦的外形相似,意味着将来会多育子女。

    一、拉祜族图形图案的种类

    拉祜族的图形基本可以分为几何图形、动物纹、植物纹、自然图形、文字图案、迁徙活动类图形和祭祀类图形。在少数民族的图形设计中,几何形是运用最多的,利用线条的挤压、交叉、排列、长短等方法形成方形、菱形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广泛运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受机器以及技术的影响;运用抽象的方法通过变形将动物的整体或者局部进行纹样设计。狗牙形、老虎条纹等都是拉祜族所喜欢运用的图形;用树木花草来制作图案,早期的植物纹样大多是以人工刺绣的方式将布条卷成条缝缝制而成。拉祜族人视葫芦为吉祥与神圣之物,并且在平时生活中对葫芦有着大规模应用,便产生了对其的崇拜。天地山河、日月星辰都是拉祜族人在设计图案时的素材。拉祜族喜欢把一些吉利的文字和词语编织刺绣在背包上和荷包上 ,以此作为恋爱中男女间相互赠送的礼物。拉祜族的妇女在衣服袖口、肩部、衣领等部位镶有红、绿、黄、白等布条编织而成的几何图形,表现拉祜族历史的变迁。拉祜族由于地理位置封闭,使得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宗教题材的纹样也较为广泛流传。在佛堂中,顶部吊有用木材刻制的神鸟,摆放着祖先的牌位,以及祭祀用的剪纸,法器等。

    二、拉祜族图形的色彩审美

    拉祜族图形的色彩大多以黑、红、蓝、绿、青为主色,以黑色为主要基调。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直观的感觉因素,拉祜族的图腾、图案在色彩方面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是从生活中来,但是高于生活。使人们在实用与审美中得到统一,让人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产生为之奋斗的力量。

    (一)庄严的黑色

    黑色在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当位置。在拉祜族中,黑色是稳定、尊严、高贵、勇猛的象征。在拉祜族的服饰中,出现最多的就是这种庄严而稳定的黑色,无论男女老幼,服饰都以黑色为主色调。在领口缝制银泡,形状近似三角形等,连续排列,在其周边刺有红色线条,黑红白三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繁而有序的感觉,让人回味深长。

    (二)热烈鲜艳的红色

    拉祜族崇尚火。火让人联想到太阳、活力、健康、热情、希望等,火在拉祜族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拉祜族女性将这些元素运用到服饰中,艳丽多彩的纹饰,组成了拉祜族特有的色彩符号。

    三、拉祜族图形的形式审美组成

    拉祜族人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找到了独特的形式美法则,并加以运用,使这些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拉祜族图形的形式美使拉祜族图形视觉元素产生构成规律,同时也凝聚着拉祜族人对自然环境等因素深层的思考和认识。在形式美的构成法则上,将拉祜族的视觉元素进行解读与分析,在服饰纹样中的对称美是伴随拉祜族图形历史演变的一种,是整体协调的基本保证。色彩对比均匀的手法,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美感。没有变化的东西杂乱无章,因此在丰富的对比中要有较多的层次来平衡,给人一种清彻的感觉。层次递进的审美韵律从音乐中来,而在审美意象中,可以将韵律表现为一种空间关系与空间秩序,较强较快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直觉。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们用感官来感受美的对象,从主观与心理上感受拉祜族的图形韵律,经过统一的安排而显得庄严大气。拉祜族服饰视觉元素的韵律是由相同的元素、虚实、强弱间隔所构成富有节奏的形式,给人一种层次递进的审美韵味。无意识的自然形象,在这些没有固定组合但是无意识中产生了意象不到的审美效果,这些称之为无意识的自然形象。可能只是创造者无意之中的搭配,但带给人的是一种变化、跳动的美感。在拉祜族女性服饰中常有表现,这种无意识在宗教社会的庄严与肃穆中给人增添了几分活跃。各种形式美的法则在拉祜族的图腾、图案中都有涵盖。

    四、拉祜族图腾的文化内涵

    图腾是原始社会中宗教文化的沉淀,在变现族群的基础上,也是族群区分的重要体现,体现在社会中的各层方面。图腾就成了古代部落作为祖先氏族的旗号,图腾崇拜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原始社会是多神统治的社会,就由多个部落或部族组成,为了在气势上压倒别的部落,图腾就开始出现。自然崇拜也就开始慢慢发展。

    自然崇拜具有某一程度上的象征意义。比如,在拉祜族中“厄莎”是神,不仅是造物主也是保护神,存在于拉祜族的多个方面。这种崇拜在中国商代的青铜器中就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商代青铜器大多采用了单独适合的纹样,用饕餮或者双夔纹样组成的饕餮来装饰,商代的青铜器也是服务于宗教与祭祀的。商代由原始社会的多神而转化为一个神,这种神支配着人的力量,其对称的形式显得庄严而稳定,虽然其图案与工艺是极其精美的,但宗教意义大于其审美意义。

    五、结语

    拉祜族图形除了装饰还有更多的社会功能,这也是拉祜族人日常生活的基本,例如色彩越丰富说明此人的社会地位越高;年长的女性喜欢穿长袍,老年妇女则多穿黑色或者青蓝色服装,少有装饰。拉祜族人独特的审美以及对社会功能的需求,创造出了太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色彩元素、图腾符号与服饰。

    参考文献:

    [1]杨云燕.拉祜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乡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05):9-12.

    [2]蘆忠友.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澜沧民族文化与园林创作[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0:5.

    [3]刘闻捷.云南拉祜族图腾艺术文化底韵及艺术精神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3):96-99.

    [4]闫川.云南拉祜族图形的形式审美与文化内涵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

    [5]徐浩.拉祜族图案艺术表现与审美[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0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