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的教学策略研究

    周寰寅

    【摘 ? ?要】深度学习方式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对内容整体的认知,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地将新知识和学习方法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联系已掌握的知识并迁移到新情境中。本文尝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促使儿童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小学科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081-02

    目前,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还是基于课堂,因此,探究深度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助于学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高阶思维。

    一、深度学习的特点

    (一)注重知识迁移

    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就是着重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内化迁移能力是一种学习思考能力,居于认知水平与能力的较高层次之上,具体到课堂学习中,表现为学生首先要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进而通过批判思考、质疑关键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学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连接习得的各类知识,实现整体构建,并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在不同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与积极性高

    深度学习的另一特点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高涨。不仅是学生个体的行为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也都融入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此一来,更易调动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跟进,表现为外在行为的积极投入,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重视整合构建

    在深度学习中对知识的整合和系统构建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内容时,应该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会理解知识背后的深刻含义和前后逻辑,并学会用质疑、辨析的思维去深入思考新内容。学生只有搞清楚并深刻理解了知识点,并提出自己对其中一方面或者整体的独特见解,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建构。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必要的联结

    教师要创设情境,联结“对”与“错”,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挑战学生的认知角度,形成新的认识方法。例如,一年级上册《水是什么样的》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活动: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里。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同样多的水倒入这几个瓶子,水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的想法有很多,这时,教师出示几种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学生说说瓶子有什么不同。将染成红色的水依次倒入瓶子中,组织学生观察并画图,说出水此时的形状,和之前的想法进行对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这个概念。

    (二)外显学习中的思维

    深度学习强调以高阶思维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那么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实践、讨论、质疑和反思,分析、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内隐的思维显性化,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做的。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明亮与黑暗》这一课时,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时,有学生实验单上光斑的颜色有浅有深,与其他学生的实验单不一样,这是课堂上的生成点,教师进行追问:为什么这么画?用意是什么?这时候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放大,促使其他学生对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有更好的理解,生成别样的精彩。

    (三)結构化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是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载体。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重难点恰当地选择材料的种类、确定组合以及次序,将主材料辅材料有机结合,提高探究活动的深度,在材料的隐藏和呈现中,把握实验探究的梯度。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分类》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呈现的学习材料重组,由奇怪的海洋生物入手,创设送奇怪的海洋生物回家的情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很快就能得出分类的概念: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然后再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类,巩固前面习得的概念。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奇怪的海洋生物虽然是虚拟的,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

    (四)可视化实验过程

    实验是科学课的主旋律,做好实验的文章有助于深度学习。教师要能够主动地将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建构科学概念。在数据的呈现上要“化零为整”,既要符合学生的年段特征,又要能实现概念的内化和建构。比如,学习苏教版《吸热和散热》这一课时,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时,常规操作就是记录加热时和散热时每一分钟的温度。虽然将数据放在一起进行,但学生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再处理,不利于得出结论。如果分别建立两条“跑道”,学生将数据贴在“跑道”的相应位置,这样非常直观,也有利于有联系地观察和比较数据,实现概念的建构。

    三、结语

    在日常教学中不能总局限于科学知识上,科学教师应借助每一堂课,努力把学生引向深度学习,关注对知识的批判性理解、高阶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参与度以及知识的构建整合与迁移运用,使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得以涵养,期待我们的科学课能真正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主题科学促进小学生科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样态研究(项目编号:D/2020/02/9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飞.例谈小学科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19(12).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