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刘勇+崔明智

    摘要: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在养牛业生产中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母牛;繁殖力;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72-02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牛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在养牛生产上意义重大。影响母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有:品种、年龄、营养、发情、配种、精液品质、饲养管理、疾病、人为因素等等。笔者就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繁殖母牛的选优淘劣

    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力,要精选母牛,应选择体格健壮,性情温顺,体大匀称,背腰平直、后躯及骨盆腔对称宽大,胸部宽深,腹圆大不垂、四肢端正,两后肢间距离宽,乳房大圆、乳头排列整齐且粗长,哺育性能好,发情症状明显,第一情期受胎率高、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短、流产率低、分娩率高等繁殖成绩良好的优质母牛。淘汰体型小、母性差、有恶习、性情粗暴、神经过度敏感,发情症状不明显,连续返情3次以上,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成绩差的劣质母牛。选种年龄要求最好在3~10岁。通过改良和选优淘劣,逐步建立繁殖性能优良的母牛群。有条件的可选择良种公牛冻精冷配所产杂一代、杂二代和杂三代母牛作种用。

    2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母牛良好的种用体况

    牛的不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有关。因此,在饲养上必须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牛的营养不足,表现为瘦弱、性成熟晚、性周期障碍或不正常、性机能减弱、胚胎发育受阻甚至流产。而营养过度或运动不足造成母牛过肥,同样会影响卵泡的发育,并阻碍胚胎进入子宫,影响子宫的扩张机能,引起难产和产后酮病的发生。因此,在母牛的饲养上,保持其中、上等体况,是维持其良好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总之,不同地区应根据各自的特点,按饲养标准配制日粮,满足其营养需要,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

    3 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

    母牛的发情鉴定是确定准确的输配时间,提高受胎率,减少输配次数,节省精液,使发情母牛不致失配的重要技术措施。配种前,要了解掌握母牛排卵时间;黄母牛发情期一般持续12~22 h,排卵时间一般是在发情结束后10~15 h,卵子的寿命为6~10 h,故牛在发情期内适宜的配种时间应在排卵前的6~7 h。在生产实践中当母牛发情出现下列征兆时即可输精:①母牛由神态不安转向安定,即发情表现开始减弱;②外阴部肿胀开始消失出现皱褶,子宫颈稍有收缩,黏膜由潮红变为粉红或带有紫青色; ③黏液量由多到少,且成乳白色或淡黄色黏稠糊状;④直肠检查,卵泡体积不再增大,皮变薄有弹力,泡液波动明显,有一触即破之感。或者是母牛上午发情,应在当晚20:00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上午8:00左右进行第2次配种,如是在下午发情,就选择第2天上午8:00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下午16:00左右再补配1次。

    4 严把输配技术关,确保受胎率

    母牛的受胎率除受母牛自身因素影响外,主要受精液的质量、发情鉴定准确性、输精部位的影响。因此在输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4.1 对输精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细管输精枪柄洗净后焰灭菌后待用,防止因器械消毒不严造成母牛生殖系统感染引起不孕。

    4.2 正确解冻精液

    现在普遍使用细管冻精。具体操作是在杯内盛38±2℃的热水,深度能淹没细管,用镊子取细管冻精投入热水中摇荡15 s取出,擦去水渍,用细管剪沿封口线剪断,剪口要平整,装入输精枪待用。

    4.3 检查精液活力

    解冻好的精液取一小滴置于清洁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38 ℃左右环境中置显微镜观察其活力,每次观察3~5个视野,2~3个层面,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总数的30%(即活力0.3)以上,方可输精。

    4.4 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

    左手戴上薄膜手套,伸入直肠,掏出宿粪,寻找子宫颈,并握住子宫颈的外口端,使子宫颈外口与小指形成的环口持平,用伸入直肠的手臂压开阴门裂,右手持输精枪呈40°角由下向上越过尿道口后,将输精枪持平插入,借助握子宫颈外口处的手与持输精枪的手协同配合,使输精枪缓缓越过子宫颈内的皱褶(一般为2~3个),将输精枪插入子宫颈深部或插入子宫1 ㎝左右,然后注入精液。在实践中通过不同输精部位的对比试验结果得出,在子宫颈深部和子宫1 ㎝处输精受胎率最高,可达85%以上。

    5 推广上门输配技术,提高受胎率

    母牛在路途中易,因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疲劳、车辆、人员过往惊吓、雷声、鞭炮声等噪音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生理机能紊乱,影响受胎率。实践证明,上门输配可提高受胎率3~5个百分点。上门输配的技术关键是掌握好精液的解冻温度和保管运输。适宜解冻温度在12~20 ℃,可保存5 h左右。运输是将解冻后的细管精液用纱布或药棉包裹,防止震荡,装在保温箱内,可保存4~5 h输配有效。

    6 缩短空怀时间,提高繁殖率

    根据牛的生殖生理特点,最理想的是1年能产1胎,母牛产后子宫恢复一般需要30~40 d。所以,产后40 d是母牛繁殖至关重要的时期,应集中加强管理。如在母牛分娩后进行药物处理,促进子宫复原和卵巢生殖机能恢复,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创造适宜的环境等。如果发现母牛产后经过50 d仍不发情,应及时对母牛的健康、营养状况、卵巢和子宫进行检查和治疗,预防空怀和不孕。还可采用药物等方法进行催情,提高母牛的受配率。

    7 实行早期妊娠诊断,防止失配空怀

    对已确诊妊娠的母牛,应切实加强保胎。对已确诊妊娠但仍发情(假发情)的母牛,应防止误配造成的流产;对未孕母牛需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不失时机地进行补配。通过妊娠诊断还能及早发现和防治母牛生殖器官疾病。

    8 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提高产犊率

    母牛妊娠两个月内,胚胎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逐渐完成着床过程,胎儿由依靠子宫内膜分泌的子宫乳作营养,过渡到靠胎盘吸收母体的营养。这个时期如果怀孕母牛的饲养水平过低,子宫乳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胚胎的发育,造成胚胎死亡;在妊娠后期的母牛,由于胎儿急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大量增加,如此期不注意加强饲养,极易造成母牛流产、早产。若饲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母牛产弱犊、死胎或发生难产。在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满足尤为重要,要防止喂腐烂变质、酸度过大、霜冻、有毒等饲料和冰冷饮水;怀孕母牛管理要合理,运动要适当,严防惊吓、滑跌、鞭打、顶架等,对有流产经历的更要加强保护措施,必要时可服用安胎药或注射黄体酮等药物保胎。

    9 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成活率

    加强妊娠母牛尤其是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犊牛的初生重和成活率。初生犊牛没有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犊牛才具有免疫力,所以出生后吃初乳的时间应越早越好。为降低犊牛的死亡率,培养健康犊牛,就必须让初生犊牛在产后2 h内吃上初乳并尽量多吃。犊牛出生7~10 d后即可训练采食精饲料和优质粗饲料,促进犊牛肠胃发育和机能健全,为提前断奶做好准备。避免犊牛卧在冷湿地面,采食不洁食物,防止拉稀等疾病的发生,提高犊牛成活率。

    10 积极防治牛的不孕症

    对于先天性和生理性的不孕,如母牛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位置不正、阴道狭窄、两性畸形、异性孪生母犊、种间杂交后代不育、幼稚病(即功能性不孕)等,应注意选择和淘汰。异性双胎中90%以上的母犊先天不孕,应及早淘汰。此外,老龄母牛的繁殖力减退,也应及时淘汰更新。对患传染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或滴虫病的牛,应严格执行传染病的防疫和检疫规定,按规定及时处理。对疑因传染病引起的难孕牛或流产牛,应尽快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蔓延。对于子宫或卵巢炎症等一类非传染性疾病,应根据发病原因,从管理、激素治疗等方面着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11 管理人员素质是提高繁殖力的关键

    管理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母牛繁殖力的影响显著。技术水平高的管理员,由于经验丰富,能熟练掌握各阶段母牛的饲养管理、发情鉴定、适时输配、疾病防治等管理工作,能极大限度地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及产犊成活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