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徐书锋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在当前的环境下,外国文化的引入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前的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以吃洋快餐为时尚,若长久发展下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变得非常困难。

    一、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语文课是教师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主战场,教师在面对当前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时,应该落实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的理念,帮助学生在成长期间形成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语文课能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从而达到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在此期间,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通过在语文课中加入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更了解,把“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发扬在生活中,给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着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有大量的传统节日出现,文化内容也非常丰富。像人们熟知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都已经被列为法定假期,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庆祝节日,给人们传承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保持生命力。众所周知,在过春节时有吃年夜饭的传统,是为了让家庭相处更融洽;在过元宵节时会有吃元宵和猜灯谜等活动,体现了家庭团圆的传统文化;在过清明节时有祭祖扫墓的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忘本的孝道文化;在过端午节时有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体现了对屈原、伍子胥等人的怀念。在人们庆祝节日时,会传承节日的文化和习俗,但是从当前情况调查发现,许多学生都不知道传统节日中的习俗,也不知道节日中要表达的文化。因此,要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能得到有效的传承,高中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入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特别是教材中选用的有关传统节日的文章和诗词,要进行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内涵的理解。例如,在开展鲁迅《祝福》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把文章中和春节有关的部分摘取出来,进行重点讲解。春节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节日,在春节到来之时,每家都会进行挂灯笼,买年货,和家人一起对屋子进行打扫等活动,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通过对春节活动的描写体现鲁镇过年的气氛,给后文中祥林嫂的生活做出铺垫。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各地过春节的风俗,和自己所在地区习俗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更有兴趣,主动探索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三、举办和传统节日相关的语文综合活动

    高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日常的学习任务也特别重,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把语文知识融入到综合性活动中,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时的压力,缓解日常学习的紧张状态。通过综合性的活动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使得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的认识,提高学习语文课程的热情,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会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成为弘扬文化的传承者。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成绩上,缺少青少年应有的特点,通过综合性活动能让学生回归真我,给未来打下基础。当前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知道的不多,对于过节也没有兴致,有甚者以不过传统节日为荣,在对待西方节日时,学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通过思考便能发现,相比我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更新颖,能引起高中生的好奇心,也符合学生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造成了西方节日比传统节日更受欢迎的情况。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例如,在清明节放假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清明节中的传统文化,收集和清明节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把资料擴展到音乐绘画领域中,拓宽学生的视野,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清明节习俗进行记录,以随笔等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由小组长对组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参与到节日的习俗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进行活动时,学生的团队精神也会得到锻炼,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调动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激情,从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四、通过传统节日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

    语文教学应该是灵活的,特别是教学形式上,教师应该把课堂建立到学生的生活中,切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感情。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的机会开展相关活动,指导学生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准备两三分钟的演讲内容,向班级学生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和习俗,介绍相关人物的生平事迹。教师在进行活动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选择粽叶,与学生一起进行包粽子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添加《离骚》的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受节日的气氛,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在日常节日中,教师可以根据传统节的特点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三观,重拾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信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达到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目标。

    五、建立有传统节日特色的文化环境

    学习讲究气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打造和节日相关的环境,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的代入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之美。例如,教师可以在过节之前带领学生对教室进行布置,在墙上挂上节日相关的人物,诗词和国画等,成为班级的文化特色,在布置教室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黑板报的优势,把传统节日的文化进行科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加积累。同时,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和课文相关的人物资料进行引申,把传统文化的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讲解《水调歌头》时,为学生播放《花好月圆》这首歌,结合课件打造中秋的环境,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进行学习,提高对诗词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传统节日文化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从传统节日的学习中,学生能领会到节日文化的内涵,培养爱国情怀,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系“新时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时尚化研究”(课题立项编号:B-b/2020/02/136)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泰兴中学]

    在课程标准中融入学业质量标准,可以进一步明确育人方向和质量要求,阐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阶段及其具体特征,引领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促进不同学科在育人价值和目标上的整合,为实现育人模式和评价方式转型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它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核心素养如何落在学生身上,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