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报纸舆论监督的有效性研究

    俸如春 查海霞

    摘要:报纸作为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虽然其本身的制约性不足,但是所产生的影响范围也是相对较大的。所以在社会发展中就要借助报纸舆论的监督作用,在展现百姓心声的基础上来发挥出报纸舆论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报纸舆论;监督;有效性

    (一)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从报纸媒体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现阶段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受到了报纸媒体生存状态以及记者自身职业素养高低的影响。且舆论监督其实就是新闻媒介机构在我国现阶段的新闻管理体制中,主要是从高度统一原则上发展起来的,且在发展中虽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影响这一管理体制的发展。所以对于报纸媒体来讲,就要发挥出自身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下,媒体行业开始采取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并逐渐成为了自负盈亏的单位,但是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媒体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虽然在发展中已经明确了新闻发展方针是建立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基础上的,但是在具体过程中却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更多的是民众的关注点是什么,报纸就报道什么,甚至一些报纸使用了较大的版面来发布娱乐八卦等内容,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销售量。其次,受到经济效益的影响,一些报纸采取了大篇幅的广告版面来获取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受众群体所关心的内容来说,却并没有进行深入报道,甚至表现出报道片面性等问题,最终也就影响到了报道的深入性。

    (二)法律支持力度不足

    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与法律支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人认为没有法律的帮助,舆论监督如同火车没有轨道,这样也就影响到了正常的发展。可以说现阶段我国的舆论监督就存在着这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根本,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阶段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虽然已经涉及到了新闻活动内容,但是从具体上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甚至一些部门并没有针对新闻工作者权利、义务等进行明确划分,这样也就影响到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定位与方向挑战

    作为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不仅要主动宣传传统的政策与纪律等,同时也要主动面对新时代下的挑战。第一,在获取线索中是馅饼还是陷阱。从现阶段报纸媒体发展来说,批判性与与投诉性内容不断增加,所以报纸想要开展批评报道也是极为容易的,在获取线索上也是相对较多的,但是对于这些线索来讲,却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虽然一些网民发挥出了自身的监督作用,但是却存在着表面化的现象,难以深入挖掘其中的重点,甚至是道听途说的。第二,在面对热点时是失声还是失控。对于报纸来说,在面对问题时如果选择视而不见,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原则,同时也会造成问题进一步发酵,从而转变成为影响全国舆论的事件,给政府与党的工作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就要做好控制工作,避免出现被蒙蔽等问题,严禁出现事实真相混乱等。第三,在面对价值导向时是主动迎合还是独立发展。今天,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网络传播作为影响相对较大的群体性传播,不受时间、年龄与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只要观点相近就会产生出心理趋同现象。但是在这一模式中很容易发生情绪化等问题,甚至一些偏激与片面的观点占据了主要地位,严重的还会造成舆论暴力问题的出现。第四,在面对舆情引导时是一声发展还是多声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发展下,受到把关力度不足与技术操作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受众能够自由发表舆论,微博、微信等平台也为多声发展提供了空间。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舆论引导难度不断增加,所以想要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就要掌握好技巧,以此来发挥出报纸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领导者思想认识不足

    中国的发展历史是极为漫长的,且在计划经济体制发展中,一些领导者存在着思想僵化等问题,甚至还对舆论监督的功能表现出了错误的认识,加之一些事件被披露以后,会对一些人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面对负面新闻时采取了隐瞒等行为,尤其是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大多以应付了事为主,甚至还采取了打压等方式来干扰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如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中,就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阻挠,记者在实地调查后所完成的稿件难以在当地进行刊登,只能借助异地监督的方式来进行监督。也正是受到这一监督模式的影响,使得这一新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升了事情的解决速度。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政府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存在着逃避等心理,在面对舆论监督时,主要以影响大局等作为借口,在抵触采访的基础上来实现抵制舆论监督的目标。

    (一)发挥出报纸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

    对于我国的报纸媒体来说,承担着舆论监督的重任,只有发挥出政府公共管理的效能,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报纸舆论监督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选题上主要是针对社会热点来进行报道的,从形式上来说主要是借助调查性或是言论性报道的方式。所以说想要进一步发挥出报纸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就要从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出发,做好全面改革与创新工作。

    第一,要做好跨地区舆论监督。在开展跨地区舆论监督中就要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在减少人情风俗等干扰的基础上来保证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同时也可以从增加报道影响力出发,在提升社会舆论压力的基础上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二,做好跟踪报道。在社会发展中大案与要案很容易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会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如三鹿奶粉事件通过报纸媒体的持续跟踪报道,不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国务院也紧急启动一级响应机制,成立处置小组,在各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针对三鹿事件进行了处理。可以说这一案例也是比较典型的报纸媒体曝光、政府处理的輿论监督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了报纸媒体的重要性。第三,为弱势群体发言。在社会发展中为弱势群体发言一直是报纸的理念之一,受到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社会分化问题不断加剧,生活困难与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出现了边缘化现象,且对于这一类型人群来说,其不仅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表现出了生活难与住房难等,而报纸媒体则一直比较关注这一群体,通过呼吁各方力量来帮助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一直是重要的问题,且受到教育经费与户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民工子女的正常学习受到了影响。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党与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发挥出了公共管理的作用。

    (二)完善新闻管理制度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新闻媒介在政治权利体系上表现出了高度一致性等特点,且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新闻媒体已经转变了过去的生存状态。所以在今天的发展中就要从党纪与国情发展出发,在提升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来发挥出党的领导作用。在我国舆论监督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结合现阶段国情发展情况,在完善媒体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来实现发展目标。只有给新闻媒体一定的发展空间,才能让媒体在发展中不受干扰因素的影响,实现全面的报道。同时还要将重点放在民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在做好跟踪报道的基础上来得到民众的认可,展现出舆论的监督能力,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其次,要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促使其参与到舆论监督中去。只有主动接受舆论监督,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才能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所以在发展中就要发挥出舆论监督职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完善法律制度

    想要发挥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作用,就要从完善法律措施出发,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新闻立法是需要明确舆论监督公共权力的。虽然我国在一些部门法中涉及到了媒体舆论监督方面的内容,但是与舆论监督相关的法律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便是发生了一些事件也难以借助法律的支持来解决问题。从记者的角度上来说,在新闻采访中很容易遭遇不公平对待等问题,所以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明确划分采访的界限,保护相关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完善法律制度,才能确保记者在工作中能够进行深入挖掘,才能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来发挥出公共管理的效能。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受到新闻管理体制的影响,表现出了独立性不足等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报道过于浅显,难以实现深入报道目标。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可以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政策,要求政府公开具体信息,明确接受采访,从而真正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且舆论监督工作有效性的发挥,可以说是维护社会正常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发展中就要从报纸发展优势出发,在提升报纸舆论监督有效性的基础上来做好报道工作,确保报道的深入性与真实性,从而满足社会大众的要求,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