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喧哗现象管理之我见

    陈静

    ◆摘? 要:心理课堂上最让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喧哗,它影响着课堂秩序与效率。针对喧哗的两种形式干扰型与破坏型,本文提出了四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特殊性;干扰型;破坏型;处理方法

    常言道,没有课堂纪律,哪来的课堂效率。然而在心理课堂上会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比如学生突然提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或者小声的聊天甚至是大声的喧哗,这样不仅影响了师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极大的打击老师的影响力以及上课的积极性,是一个不得不令人重视的问题。

    一、心理课堂的特殊性

    心理课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学形式上都比较不一样,因此课堂纪律也成为了心理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1.心理课的上课频率低可能导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连贯养成;2.心理课没有课本、作业、考试,学生态度上不认真;3.心理课一般以活动体验为主,让学生误以为是放松的,忽视了课堂的纪律性。

    二、喧哗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根据心理课堂喧哗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A、干扰型①爱提问,但是不分场合形式。他们交流意愿较强,对课堂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出发点较好,但这一类同学却往往喜欢在课堂上提出许多无关的话题,天马行空,所以在一不注意就会影响老师原本的教学计划。②爱出风头,喜欢插嘴。这类学生性格开朗外向,在课堂上会想尽办法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热衷于展现自己的幽默感,虽然活跃了班级气氛,但无形中也打乱了课堂的学习节奏。

    B、破坏型

    ①自律性差,无法管住自己且深谙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疲我扰。说话的声音可能不大,但是叽叽喳喳,还可能带动起其它同学形成一个噪声源,持续时间长,并且因为人数较多老师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这不仅会影响到班级里其他同学的学习,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打击也是较大的。

    ②间歇性注意力转移,这一类同学他们的注意力极易分散,一遇到某个新鲜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会立刻将注意力转移过去,甚至情不自禁的小声讨论,使得老师不得不经常性的提醒,从而影响课堂效率。

    ③刻意挑衅有恃无恐,这部分同学最大的特点是音量大,动作夸张。这是一种对课堂纪律完全无视甚至是蓄意挑战的行为,是所有类型中破坏性最大的一种。其一,它挑战了课堂纪律,不但破坏了教学进程和课程质量同时也对其他同学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干扰,其二,它对教师造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老师若是点到即止或者不加约束,他们就变本加厉,老师若是态度强硬,又会容易引起激烈矛盾。如果教师无法很好的应对这种挑战,会对教师的形象与信心造成消极影响,容易令该老师产生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不但使得他无法继续课堂教学而且会在今后面对这个班级时很有压力,不利于教学更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其三,站在学生角度,挑头滋事的学生肯定会对其他同学产生糟糕的示范效应,而对于当事者而言,一旦他习惯了这种不将规则放在眼里,我行我素的处事方式甚至以此为荣沾沾自喜。

    三、处理方法

    1.不能简单的将爱说话和一个人的品性能力捆绑,搞一刀切。爱说话是好事还是坏事?它首先应该被理解为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孩子爱说话说明他表达欲望强烈,交流能力强。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片面的将爱说话和一个人的品性能力简单的捆绑在一起,关键并不在于说不说话,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让孩子不说话,而是让孩子学会根据场合合理的说话,一个人爱说话是好事,老师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这一点,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最后得不偿失。让一个人不说话不难,但是让一个已经习惯了不说话的人再张口说话,那可就是难比登天了。

    2.在对于六种“爱说话”问题的要区别处理。针对干扰型,老师可以以一种温和理性的方式来引导这些同学。老师也可以轻松用一个小笑话或者小话题将班级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回来,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班级,避免在同学之间制造矛盾。

    而针对破坏型,老师就不能掉以轻心了。老师首先应该迅速进行干预,尽快的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之内,当然老师制止这些行为时要温和而坚定。擒贼先擒王,争取刺头分子的支持和配合,改变一个是一个。课后及时对某些行为较为过分的同学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导。有些是试探老师底线,我们要坚守原则让他知难而退,有些是求关注,我们要打亲情牌,不断鼓励他的进步……总之采取各种措施各个击破。

    3.寻根究底,力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以上的这六个情况无论其程度轻重,总归都是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应该是从学生的心理上找原因,比如缺乏关注,没有目标,没有自信,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往往都是來自学生的家庭,因此老师除了要同学生做好深入的沟通交流之外,家校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解铃还须系铃人。

    4.提高心理课堂质量。客观而言,很多时候课堂纪律与课堂质量之间是存在正关联的,课堂质量好,老师操纵课堂的水平高,学生的关注度和配合的程度也会提高,课堂纪律自然也就能够提升。现在学生的成长情况比较早熟,所以心理课的设计要更加充实与丰富,才能吸引他们的积极参与。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心理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备课当中去,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课堂纪律必然也能得到很好的维护。上课前要全面了解各个班级学生的身心状况,要备详案,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课堂上要不吝啬精神鼓励,教师对学生的眼神、话语、动作都可能促使学生自我管理。当然也可以根据一个学期以来上课纪律和参与情况,适当给予物质鼓励。

    综上所述,虽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日渐丰富,但是学生上课的专注度,对于学习的兴趣,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只有通过精神层面的方法才能加以有效的解决,如何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作为一线心理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侯燕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应对中学心理课堂突发事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1).

    [2]曾建洪.课堂,请多一些应有的“场”力? 读《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J].今日教育,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