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域文化对两汉文学的影响分析

    李娜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地域文化对两汉文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其受影响的因素因时间、区域及人的价值观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学创造者、地域环境和文学阅读者这三个层面。

    【关键词】两汉文学;地域特征;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237-01

    在两汉时期,地域文化不断进行分化、整合,直至最终形成全新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文学作品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动着这一变化的发展,这就使得两汉文学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通过对文学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其所包含的地域文化信息进行系统梳理、碰撞与交融,以使文学能够传播得更为深远。

    一、对两汉文学地域化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两汉的文学进行研究,探讨其与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扩大研究者的视野范围,令其可以从多层次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在当代的两汉文学研究中,已经探讨了文学的多个方面,然而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仍然较为稀缺,因此对其进行探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两汉文学进行补充和拓展。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文学作品进行考察,并对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探究其创作的过程,可以为历史文学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观点及看法[1]。

    二、地域文化对两汉文学的影响分析

    (一)文学创造者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人因处于不同的地域中,感受着不同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就会导致两汉文学创造者形成不同的文化情节,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就会抒发不同的自身情感。例如,在西汉时期,文学家扬雄在《蜀都赋》一文中,以一句“郁乎青葱,沃壄千里”来隐喻表达其对于国家兵强马壮、固守河山的城邦自豪感。另外,诗人韦孟也在《在邹诗》中通过“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来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其对于故土的留恋与赞美之情。

    而到了东汉末年,同样描写故土、城邦,然而那种赞美之情已经逐渐转化为一种惋惜与失意。例如,在《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一篇中,诗人将人生的失意与浓浓的乡思相结合,诗未言几句便已经令人深感作者之思,识字而感其境。同样,在王粲的《登楼赋》一文中,也表达了作者的万缕愁思,在“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的表述中,可以充分领会到作者浓郁的乡邦之思,如果没有文中浓郁的恋乡情节的表述,便也不会让整篇赋文如此感人至深,甚至于令人触景生情。

    此外,在文中我们亦可读到那种国家分裂、战乱四起的场景,作者空有一腔热血与豪情壮志,却郁结于心难以抒怀的悲悯之情。此外,“建安七子”中有人所作的《鲁都赋》和《齐都赋》也都讴歌了作者恋恋不舍的熟识故乡。

    (二)地域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地域环境包括了一片地域内的自然环境以及由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等共同组建的人文环境,其对于两汉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表述中,常常有人将地域环境作为文学的创作对象,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主旨和氛围进行烘托,使读者能够更为容易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以便于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与情感[2]。

    例如,司马相如在《上林赋》的创作中,通过“其南则隆冬生长,涌水跃波。”“其北则盛夏含冻裂地,涉冰揭河。”等句,来对上林苑的景色进行描绘,通过文中对上林苑南北環境运用罗列与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然环境中所存在的不同,引领读者对上林苑的宏大规模进行了解。

    (三)文学阅读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的实现,都是依托于文学阅读者来实现的。因为两汉的文学阅读者自身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谈论时也会受到地域文化知识和地域文化色彩的影响。通常来讲,文学作品中所表述的地域文化与两汉文学阅读者之间所具同质性越高,文学作品越能够被广大的读者所接受、理解与认同。

    例如,西汉时期的扬雄,在其早年间一直对司马相如深深崇拜,经常仿照司马相如的作品来写赋文,直至后来阅读到屈原的《离骚》,将其惊为天人,认为其文采胜于相如,便在今后的作品中模仿离骚的文体,并在赋文的写作中常常哀悼屈原。这也就是扬雄认为“屈原文过相如”的由来。其认为屈原的才能已经超越了当代大才子司马相如,引发了其对于文学作品认知的转变,司马相如的文学作品在这其中起到了一个对比的作用。此外,扬雄对不同文学的认同阶段也取决于其自身所经历的地域环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地域文化的认知程度发生了转变,导致了其同质性在不同的阶段与不同的人产生了最高的契合度。

    三、结语

    通过对影响两汉文学的文学创造者、地域环境和文学阅读者进行研究,探讨两汉的文学创作者对自身所处地域文化色彩的描绘及对地域情节的抒发。通过对两汉文学的研究,一方面推动了两汉文学相关主题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又提升了作品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促使两汉文学作品被人们广为接受与理解。

    参考文献:

    [1]宫伟伟.论地域文化对两汉文学的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35(02):36-40.

    [2]林木阳,陈燕玲.关于两汉文学瑰宝汉赋之研究——以《司马相如赋》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26(0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