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译读法来赏析古诗词
陈月仙
古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通过有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诗词,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译读法对于学生理解诗词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翻译诗词的字句,一个字一个字落实,然后可以很好地剥开诗词的神秘面纱。
一、译读诗词,理解句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很多学生经常说不能读懂诗词的意思,无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经常是云里雾里,就好像徜徉在云山之中,以至于花了很多时间去解读,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因为他们读诗读得比较少,不懂得诗词特有的语言形式;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解诗词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方面,掌握得很少,不能够从内在、外在多方面理解诗词。
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逐渐将诗词的内容搞清楚,并基本了解诗人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写了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事情,诗人主要想表达什么情感。如我们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到隐者的形象是怎样的,又可以调动自己的情绪,展开想象,一幅惟妙惟肖的画面就呈现在眼前了,通过译读来促进学生的想象,岂不是十分有效的尝试吗!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可以很好地积累一些重要字词,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以后学生的自我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学生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还能够很好地梳理自己以往的阅读经验,丰富自己的阅读体会,让自己可以很快地爱上诗词。
二、译读诗词,丰富意象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诗词往往是由情和景两个要素组成,景往往是为了抒情而服务的,景不仅仅是自然的呈现,有时还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渲染氛围,暗示情节的发展,为人物情感的抒发起到相得益彰的重要作用。如果可以读懂诗词中的意象,对于学生而言,离对整首诗词的解读也就不远了。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因为文化的凝结而意义固化,所以通过类文读法,也就是一类诗词的解读,只要能够读懂几首诗,以后遇到类似的诗词,就可以很快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了。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其中最重要的意象就是明月。作者描写床前的月光,铺洒在卧室里,诗人无法入眠。“地上霜”该如何理解呢?一方面可能因为天气比较冷,给作者带来的直接体验,也可能是一种心理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看到了明月,而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他们同样在明月之下,让作者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往往通过诸多意象组成的卷轴呈现出来。诗词中的很多物象,因为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所以,在解读的时候,需要通过翻译进而真切地认识到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含义,进而将意象背后所涵盖的情感反映出来。
所以,通过古诗词的译读,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意象的内涵,进而可以提升学生解读诗词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艺术修养。
三、译读诗词,学会鉴赏创作手法
诗词的创作离不开艺术手法的运用,丰富而巧妙的艺术手法,让诗词的表达拥有了强大的翅膀。
《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积极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围绕语言和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科学论著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相互协作,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诗词的创作手法,是解读诗词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媒介。
我们要鼓励学生认真译读文本后,通过研究讨论,进而梳理诗词中所使用的重要手法,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又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寻找关键要素的能力。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学生在解读这首词时,会发现词的含量十分大,这与作者在词中用典的手法有着重要的关联。用典可以很好地将文字的含量发挥到极致,是一种十分经济而又考验诗人的重要手法。如果运用不好就会变得拖泥带水,显得十分冗杂,而辛弃疾则是巧妙地通过文字的组合,将一幅幅画面不断而有序地呈现出来。所以,通过对艺术手法的掌握,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重要情感了。
总之,通过翻译这种简单而笨拙的解读诗词的手法,可以更好地剥离诗词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赏析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解读诗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