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调查与思考

    杨荣军

    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是推进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为发挥高校周边科技资源要素集中地优势,促进资源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成都市强化校院地协同创新,依托高校院所优质学科和专业,推动企校(院)政共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2012年底,成都市科技局、成华区政府和电子科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利用电子科技大学的知识、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优势,打造环电子科技大学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

    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的比较优势

    ——产学研结合的科研资源优势。区域内科研资源丰富,区内聚集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电力设计院、电子十一院等40余所国内知名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电子科技大学共有两院院士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博士生导师300余人,教授343人。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学科领域集中了5位院士,拥有电子薄膜与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等17个专业研究所。

    ——中心城区的商务优势。知识经济圈核心区位于一环和二环之间,交通发达,人居环境优越,这是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处于建设路商圈,紧邻建设路商业街,商业服务产业发达,2015年建设路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目前,该区域建成和在建存量商业商务楼宇体量巨大,仅2014年建设路商圈就引进总部企业8个、外商企业18个,注册企业达4245个,众多企业入驻,将进一步夯实知识经济圈发展的基础。

    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建设中的问题

    ——环境竞争力不强。在政策促进体系、融资支持等方面,“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还没有形成差异化的环境竞争力。在优惠政策方面,成都高新区陆续出台了创业优惠相关政策,如对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等。在融资支持方面,成都高新区建立了涵盖“内源融资、政府扶持、风险投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等工作的“梯形融资模式”,已先后成立了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都盈泰投资管理公司等6家创投公司,同时吸引了20余家外来投资机构落户园区。与之相比,成华区在政策配套、衔接、融资支持等方面,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独特的环境竞争优势。

    ——资源整合程度不够,平台载体不足和楼宇空置率高的现象共存。一方面,随着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电子科大人才集聚的需求,电子科大孵化器目前入驻率为100%,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另一方面,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内众多新楼宇还存在招商不理想、空置率高的现象。以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内的几栋代表性商务楼宇为例,截止到2014年,华润大厦入驻率刚超50%,协信中心有青岛海信等40余家企业入驻、入驻率约40%,四川广播影视文化广场A栋写字楼入驻率70%。

    ——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不够明显,《成华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虽已过会并出台,但由于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的《关于促进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发展科技政策》等措施办法还出台较晚,到2015年初,包括市、区两级的项目资金尚未使用,对于知识经济圈的各类补贴还未落实。而按照计划,2013—2015年即为知识经济圈建设的起步期,政策配套理应尽早出台。

    加快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发展建议

    ——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加强知识经济圈发展顶层设计,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制订完善相关财税支持、产业配套、资源配置等扶持政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修改完善《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规划》,制订和落实对知识经济圈内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运营机构的专项扶持政策,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资助政策、房租补贴政策、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采取成华区与电子科技大学校地共建共管,以成华区为主的建设模式,实行“政府补贴+公益服务收益”的社会公司运作模式。建议尽快成立成华区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公开招标运营公司,成华区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分别以资金、技术入股中标公司,对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核心区进行市场化运作。运营公司负责具体配合落实知识经济圈推进办前期安排的各项工作,负责知识经济圈运营管理、企业服务、招商引资、平台搭建、配套项目投资建设、广告创新业务投资运营等工作。

    ——加强载体整合,拓展承载能力。一是加快新楼宇载体建设。积极促进电子科大科技园和中电锦江有限公司的紧密对接,着力规划建设占地80亩的知识经济圈新楼宇载体。二是整合利用周边楼宇载体。在知识经济圈核心区和扩展区,租赁或新建办公楼宇作为主要承接楼宇,建设创业苗圃和孵化器,并匹配专项资金和高水平专业运营机构,进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试点。三是引导成长企业落地。加强政策引导,在周边楼宇和龙潭总部经济城选择优质载体,承接经过孵化培育而发展壮大的企业落地。

    ——强化财政投入引导,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一是建立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确保已经议定的每年对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项目建设的财政投入到位。尽快设立创业贷款担保基金,由成华区、市科技局、融资担保公司各出资1000万元,按1︰1︰1比例组成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共计3000万元,银行将放大10倍提供3个亿的授信额度。二是加强对科技孵化器的扶持。要变事后奖励为事前扶持,将财政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孵化器建设,由孵化器为入驻企业提供物业、创业辅导、成果应用、融资支持等专业化服务。重点建设和扶持一批创新型的科技专业孵化器,加强科技型孵化器的服务能力建设,包括:购买第三方科技促进服务、专业导师辅导服务、公共的产品化产业化设计服务、中试服务。引导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投公司等入驻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