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思考及实践研究

    陈云超 李咏民

    【摘要】从文化理论着手,讲述文化的功能,突出文化及文化建设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意义,即文化化人,化风气,促进人向更高级的文明迈进,人脑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没有核心价值观,人就会魂无定所,行无所依。今天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道理”。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文化建设;发展;精神文明

    一、文化及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

    1、文化

    文化即人化,就是人们对文也就是自然的加工改造的结果抑或成果。马克思讲过,帝国总是要衰败的,没有永恒的帝国,但有永恒的文化。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牵系着时代跃动的脉搏。古代中国,秦朝之所以一匡天下,汉唐之所以雄风盖世,就是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回顾世界近代史可以看到,正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才使得欧洲人告别愚昧和专制,获得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才有今天西方国家的发达。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人心里搞建设,入脑的问题,解决人脑中的观的问题。“观”是什么?对事物的看法,分为心观和眼观。用什么来引导“观”呢?文化。有人了有文化,反过来,有文化的知识和经验还要作用于人,对人产生效果,让多数人受其用,就要进行文化建设了,持续不断地建设下去,化解人脑中的“旧观”,滋生“新观”。化“杂乱不一为统一有序”的核心价值观,化人为现代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更甚。当今中国西部要进步,要同步小康,不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经济即使搞得再成功,也会在另一方面变质。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发展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对经济、政治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内在规律,也充分说明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尤其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文化,反映了社会思想和人民的精神世界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所发生的必然变化,体现和代表了时代发展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能够引领人们思想精神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吗,推动社会变革,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从而推动文明的跨越和提升,这是为人类发展史所证明的规律。

    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就在那个时代,我国产生了代表不同立场的儒、法、道、墨等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鼎盛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纵横的局面加速推动了社会变革,许多重要文化理念成为革故鼎新的精神利器,并且奠定了几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道秩序构建的思想基础。

    2、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一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同时也认为,社会意识、社会精神生活,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也起着一定的反作用。先进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接受,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改造自己,“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3、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意义与任务。二是重要特征。三是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现在,我们的国家、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并准备向(更高阶段的社会文明)过渡,我们迫切需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

    一方面,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用伟人毛泽东的话说:“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作指导,就不可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就不可能解决生产建设中提出的新问题和进行有效管理,也就谈不上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谈不上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极大的物质准备。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不但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也要受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的影响。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形势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力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极大热情和创造精神,用几代人的努力建设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考验。因此,努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我们的国家、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是非常必要的。

    三、民族地区当前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实践思考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①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②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如今还应该包括: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 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这块“小康短板”,怎样才能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要有精神产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应该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应该不拘于一格、不行于一态,不定于一尊。能够对社会现实作反思性省察和理想化观照,在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的同时,给人以思想上的指引,增进人们对现实生活甘苦体验的深度、提升个体命运抉择的智慧、审视自我灵魂的高度,进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要迅速发展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图书馆博物馆事业。1983年8月全国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研究落实了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和具体措施。列宁说:“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一部统一的伟大的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社会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提升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能力;协调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挖掘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有农村特色的先进文化;今天的民族地区尤其需要从事各种风格、流派、形式、体裁、题材以及创作手法上的探索和创新,多层次、多侧面地生动反映现实生活,满足人民多方面的欣赏要求,还有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

    昔日西域边陲小镇库尔勒,在新时代条件下文化建设形成了创造“城在园中”的物质文化、孕育“创建品牌”的精神文化、构建“三制并举”的制度文化、发展“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繁荣“科技引领”的现代文化等这五种模式,对繁荣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创造“城在园中”的物质文化

    用生态建设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大幅提升城市品位,实施“三山三带三组团,六轴六廊六绿心,三核九极六载体”的城市发展布局形成“城在园中”的现代生态花园城市新格局。

    (2)孕育“创建品牌”的精神文化

    重视“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无形资产对于提升百姓自豪感和区域中心城市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3)构建“三制并举”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由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库尔勒形成了学习研究制度、工作果实展示制度、组织生活制度。这三项制度达到的效果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4)发展“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期,库尔勒地区的孔雀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集兵、军、油、路、地为一体的多民族多元文化。

    (5)繁荣“科技引领”的现代文化

    大力发展具有“融合、产业、特色、现代”特征的区域文化,丰富文化载体,加强公益性、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应对当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缺少的现象,国内国外网上往下出现一些否定中华文化、歪曲中国历史的言论和作品的现象,对传统文化典籍极度漠视和肆意诋毁的现象,还有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低俗文化不断涌入农村、封建迷信活动、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等问题,送文化下乡只是杯水车薪,要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的对策思考。

    第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成政府角色转变。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是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计划经济时代使企事业单位对政府形成了依赖,突然失去这个拐棍,把他们丢入市场这个大潮中,未免有不适应,有阵痛。这些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关键是政府在其中要起引导和扶持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政策、法律、财政等方面提供保障。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在政策层面、法律层面,设立法律法规,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在财政方面予以支持,这些都要制定出细则具体实施。

    第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服务社会化发展。文化普惠众生,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上升,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具体的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等等,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第四,加强对外交流开放,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以开放心态对待国外优秀文化。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5.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5.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第647页.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云超,1980年5月,男,汉族,祖籍:河南信阳,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文化.

    第二作者:李咏民,1976年8月,男,汉族,祖籍:河南汤阴,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新疆少数民族宗教、宗教理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