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措施分析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主要是通过对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来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与文字处理能力的,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是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这也是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目前,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不高,写作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学校的课程规划也缺乏合理性,这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写作教学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弊端。因此,对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措施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这对学生的就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1-0086-02
1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
1.1 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中职院校学生在学校中主要的学习目的就是系统化地学习专业知识,在职业化的课程中提升自身的就业技能,更加从容的面对就业竞争,提高就业概率。而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程度,是学生日后工作与生活当中最基本的语言内容。而提升写作能力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性,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与人沟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位的需求,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1.2 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存在种类繁多的行业,而几乎在各个行业当中都需要各种书面文件类资料,有些资料甚至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比如企业的企划案、通知文案、报告文件、行政公文等,行业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或者晋升的时候也需要撰写相关论文和课题报告。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就职的时候可能从事各个行业的工作,为了提升学生的就职机会,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也要利用请柬、邮件等来维护亲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在文章撰写的过程当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因此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符合社會对人才的要求。
2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授课方式比较老旧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很多院校都是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使得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体现,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通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写作教学的实践,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写作的机会比较少,无法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最后,目前中职院校对学生写作能力检验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考试。这种考核模式注重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因此从整体上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不良的影响。这些老旧的授课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同时还限制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下,他们只是机械式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并不会主动去思考。
2.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专项训练
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基础与能力就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对知识的积累程度不高,很多学生对语言写作的认知程度不高,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不感兴趣。与此同时,目前在中职院校中,写作教学的专项训练课时数比较少,在一些学校甚至缺乏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采取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而专项训练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文章作为对象,通过对学生的专业训练来提高写作能力。如果缺乏专项训练的话,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无法根据不同的题材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2.3 授课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属于热门类的专业,在很多中职院校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授课教师对于写作类课程的授课时间比较少,在向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只是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通过专业化的训练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创新教学方式。这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发挥,容易出现逻辑思维的缺失。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神,实用性不强。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没有结合社会的发展元素,这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学生也无法完成实事素材的积累。
3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措施
3.1 创新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写作教学当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老旧的授课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写作题材当中,比如公文与学术论文的写作,具有比较强的规范性,仅仅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做到真正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引入经典范文,在范文当中渗透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写作理论形成感性的认识,也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自身的文章写作中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写作变得更加规范。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从而获得写作的灵感。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郊游活动、参观学校附近的名胜古迹,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同时获得写作的素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经历,使他们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2 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创建写作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完成写作训练,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教师在引入写作主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电影片段、图片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了解写作的主题,融入写作的氛围当中去。在选择主题的时候,教师也要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将实事新闻作为主题,引导学生观看新闻之后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有利于对他们写作兴趣的激发。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写作比赛,使学生自选题目和文体进行创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作品当中的思想内涵,找出作品的闪光点,使学生的态度能够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3.3 完善课程设置,建立长效的写作机制
中职院校在传统写作课程教学中,通常只开设了一门写作课程,该课程的时间为一个学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要不断完善写作课程的设置,增加写作基础课程的课时数,实现写作教学在各个年级的连续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在第一个学期,学校就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基础写作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写作理论知识,学会如何获取写作材料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思维。这一阶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课程奠定基础。从第二个学期开始,学校可以开设专项的写作训练课程。比如在第二个学期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向学生传授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与基本的常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格式与文体要求,提高文字功底。在第三个学期,可以开设新聞写作课程。在写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将新闻的基础知识和写作理论传授给学生,同时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新闻报道,加强写作实践。在第四个学期,可以开设文学写作课程,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体裁,提高鉴赏能力。经过前三个学期的积累,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可以接触小说、散文和戏剧等新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写作课程当中,学生的写作个性可以得到发挥,审美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4 结语
总的来说,在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符合市场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目前,在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还存在教师授课方式老旧、学生兴趣不高以及学校授课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也要完善课程设置、建立长效写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菊梅.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以《特征和顺序——说明文写作》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03):77-79.
[2]张海芸.“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写作教学实践探究——以中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8):15-19.
[3]朱红群.有的放矢探融通 因材施教求神通——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定[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7,31(05):81-85.
(编辑:杨梅)
作者简介:刘丹(1986—),女,云南曲靖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