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思考

    王迎新

    摘要: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发展要把握一元引领与多元发展、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要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学习借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已成为我国人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同时又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因此,中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普通大众的一种精神消费,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表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功能。

    (一)大众文化产品传播中的意识形态控制

    意识形态控制是现代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的重要方式,意识形态控制的关键就是采用哪种方式和渠道进行,大众文化对于大众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提供了最佳形式。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控制是在大众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进行,不会激起强烈的反应,大众文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易于大众接受。大众文化的发展与政治的关系密切,政治关注的是人的解放,价值追求本身就是政治的一个内在维度,而文化实际上是属人的文化,政治与文化的共同主体是普通人,因此政治本身也具有文化性的,政治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政治要起作用,必须依赖于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引导、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而政治是大众传媒重要的消息来源和报道内容,通过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推销和舆论的引导,可以将社会大众纳入政治体系所期望的轨道,成为政治控制的加速器。

    (二)大众文化商品消费中意识形态渗透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里,商家为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处心积虑制造消费意象,不仅提供商品,还要制造出商品所表达的符号价值,进而塑造消费者的商品意识形态、人生意识形态。渗透某种意识形态成了商人做生意累积资本不可或缺的手段。大众传媒像一张大网笼罩着整个社会,大众文化产品所蕴含对现实生活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把握社会发展的脉动。大众文化制作商通过对真实的大规模专业化视觉符号的制作,想象性满足大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和欲望,为大众提供一种与现实生活中决然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广告是大众文化消费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渠道,对大众消费意识形态的渗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成为推动消费的催化剂。

    (三)大众文化生活模式中的意识形态逃离

    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逃离是指大众通过沉溺于可创造新的大众文化生活模式,而主动逃离社会主流行意识形态的控制。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媒体所包围,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也多是来自媒介,大众媒介势力所及范围的信息世界,左右着大众的社会生活。大众作为具有自主意识的“能动性”的主体,由于自身先在的认知模式和文化心理的固有结构,使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作用的时候,很有可能用已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来抵制和解构文化权力的企图,尤其是当他们意识到文化权力控制的时候,会加倍运用自身的反省能力来逃离这种控制,维护既有价值观念,从而消解外在文化权力的压力。大众文化极少关注主导文化的宏大叙事,也不去思考终极价值和理想,而是注重市民的日常情趣,它们浅显通俗、不需要费脑筋也不需思考,大众让自己沉沦于娱乐带来的狂欢中,满足于娱乐带来的放松和愉悦,放弃了对于本真存在的思考,其实对于真实世界就是一种逃避。

    二、中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为了推动中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以现实为基点,着眼于未来发展,从宏观上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原则

    1.坚持一元引领与多元发展的引导原则。现阶段中国社会文化蕴涵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等多种形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会带来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融合。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元引领,多元发展的引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它凝聚着党和国家在民族价值追求上所持的社会核心理念,集中地反映出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理想追求。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文化都是包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的物质载体之间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而作为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载体就包括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坚持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里对大众的价值观念影响极大的文化形态,它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的重新组合的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中都不可能只有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也还需要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处于生态平衡过程中,这个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地发展的势头,人民才能真正地享有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幸福。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一种好的文化生态的安排。关注的是人性生态,关注的是文化生态,关注整个社会生态,重视具体的文化情境中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为大众文化提高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3]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就要树立一切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就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4]努力为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根据中国大众的群体特点,不断创新大众文化形式来创作满足大众需要的文化作品,要充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体的大众关注的现实生活中贴近大众的价值诉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同时发挥大众群体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大众文化发展为了大众、大众文化发展依靠大众、大众文化发展成果由大众共享,促进大众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二)发挥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自主发展和学习借鉴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广泛存在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主流意识形态借助大众文化商品把自身教化的内容融入到大众文化的娱乐活动中,增强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而且也使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中国大众文化发展必须要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为参照,坚持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原则,在大众文化发展的理论本土化和实践特色化上多做探索,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制度。不能忽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作为舶来品的特征。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研究也是从借鉴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开始的,学习借鉴对于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2.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党在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1]因此摆正大众文化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位置,尊重大众文化商业性特点,搞好市场运作。既要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关注大众文化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同时也要关注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对大众的教化是大众文化承担的社会责任。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促使它的文化价值的实现,必须要通过市场交换后形成的经济价值,这样就产生了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误解,所以经济效益成了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而社会效益就成为无关紧要的,实际上大众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的。

    3.处理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客观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部分。全球化的语境使大众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讲,大众文化作品必须要具有国际化的形式,才能走向国际化的舞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广泛及时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用来丰富本国的文化内容及创新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而从民族化的角度来说,大众文化更要保持民族的文化形式,适应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才能更好为本民族的大众群体接受和喜爱。中国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化的资源,大众文化中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持,大众文化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才是确立中国大众文化在国际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

    综上,中国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建设根植于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大众文化现有的发展规模和运作模式都处于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要想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摸索出适应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路径方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1-18.

    [2]2012年内地票房168亿.人民网.2013-1-3,http://

    finance.people.com.cn/BIG5/n/2013/0103/

    c70846-20073990.html.

    [3]崔建霞.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论内涵 与实践方向[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4]李小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 足点[N].人民日报,2004-11-2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