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手机媒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

    兰虹,丁海丽,齐敏

    摘要:手机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为一体,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多对多的互动传播。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教育效果、拓展了教育途径、丰富了教育内容,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辨别能力、自制能力、道德能力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力手机媒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转型、教育方式的转型、教育内容的转型,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增强教育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手机;思想政治教育;转型

    2014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1 696万户,年末达到122 911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40 161万户。此外,全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5.0亿人。可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通讯与上网工具。大学生是当前使用手机用户的庞大群体,几乎人手一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微信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手机功能与手机软件的不断开发以及4G网络的出现,借力手机媒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一、手机媒体的特征

    “手机媒体是指基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依托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以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以人机之间、人人之间的互动传播方式和海量信息( 文本、音频、视频等) 的多向传播为主的一种现代新兴多媒体。”[1]作为第五大媒体,手机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信息更具随时随地性

    手机媒体依托3G/4G无线网络和数字技术等手段,使用户能随时随地地使用手机媒体上网获取信息。青出于蓝胜于蓝,手机媒体继承了互联网媒体的即时、快捷的优势,同时又突破了互联网对电脑与宽带、光纤的依赖,由于手机小巧轻便、无线使用,用户可机不离身的随身携带,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打开手机,通过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系统来阅读新闻,了解刚刚发生的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从而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

    (二)改变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实现多对多的互动传播

    广播、电视、报纸,这些传统媒体垄断了信息传播源头,受众只是被动接受经过严格把控的信息受体。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格局,为人们发表言论、反馈信息提供了途径和场所。3G/4G及无线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媒体的受众具备了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接受信息,而且信息接受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受众可以自主选择信息。另一方面,他们还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增强了传播的互动性,而且在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之间没有第三者的介入,其过程十分迅速,双方地位平等。

    (三)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为一体,增强信息有效性

    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手机功能从单纯的语音通讯拓展为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功能。形成了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视频(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小说、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形式。这种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组合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信息,给受众带来逼真而生动的感觉,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可视性,从而增强了信息的有效性。

    二、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手机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为一体,具有图文并茂、声情融汇、快速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因此,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通过手机媒体可以让教育内容的呈现更加生动活泼,甚至可以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启发大学生的深入思考,激起大学生沉睡的求知欲,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一种更为广阔的感知空间中实现自我反思与思想升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党建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这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作用已经最大化,并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因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必要进行信息化革命,手机媒体便是新增的途径之一。利用手机媒体的私密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但会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迎合度,还会增强针对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将手机网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相结合,例如利用手机QQ、微博、微信等开展党建工作,利用手机网络完成思政教学任务,开展“拇指文化”建设等等,创新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使其具备了现代化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手机媒体不但开拓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还发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局面。

    (三)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往往是就事论事,或强化某一方面的教育,其结果要么亡羊补牢,要么让学生反感。3G/4G和无线网络使得手机媒体具有信息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这决定了手机媒体能够承载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原本狭窄、封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多样化、生活化、大众化,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断、丰富鲜活的教育资源。

    三、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辨别能力的挑战

    随着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媒体用户的增加,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不但可以取代电脑,而且各手机软件的开发,让手机媒体具有比电脑更为方便、快捷、多样的功能。因此,手机媒体的信息量超越了传统媒体。由于缺少监管以及道德、法律的约束,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了大学生的头脑。手机诈骗、黄色短信、色情网站以及各种缺少职业道德的娱乐八卦让淡化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给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提出挑战。为了避免负面信息给大学生造成心理、身体以及财物上的损害,必须要增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自制能力的挑战

    手机媒体的方便、快捷、实用,让很多学生患上了“手机综合症”,形成了对手机的强烈依赖,一旦人机分离便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时间,手机上网、收发信息、游戏娱乐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项目。部分学生因迷恋手机交往,而降低了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兴趣与能力;还有学生因沉溺于手机游戏而忽略了学习,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自制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规范课堂上的手机应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机媒体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热点与难点。

    (三)道德能力的挑战

    所谓道德能力,是指大学生对道德有正确的认知、明辨善恶是非、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能力。网络上的虚拟性、超时空性使得信息出现异化、污染与迷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干扰,降低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尤其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所利用,瓦解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此外,QQ、博客、微信、评论的隐匿性,加上当前互联网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言论无责任的泛滥也让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自律偏离了正常轨道。人肉搜索、网络恶搞、随意转发等现实也正促进着我国网络道德体系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四、借助手机媒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

    (一)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转型

    1.社会价值导向向个体价值倾斜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帮助个体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它最终的落脚点是让个体行为呈现出一致性,以符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社会价值导向,忽略个体价值。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体价值、个人追求、个人成功的意义。单纯社会价值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难起引起学生的共鸣,教育效果不佳。在手机媒体广泛应用的时代,学生的个性表达、个性张扬、个性特征表现得愈加充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顺势利导,向个体价值倾斜,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结合,在肯定个体价值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

    2.政治价值导向向社会价值倾斜

    2013年,中国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3 460.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5%,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还没有适时改变,依然以政治价值为导向,以期为国家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政治精英。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中的各种新旧矛盾问题聚集频发,政治价值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要求。此外,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门槛逐渐降低、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毕业去向广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由政治价值导向逐步向社会价值导向倾斜,增强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心理教育等等,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合格公民。

    3.现成思维导向向生成思维倾斜

    根据思维所追问对象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思维方式:现成思维与生成思维。现成思维,是把哲学追问的对象看成是逻辑上已经完成的“现成”对象,一切都是已完成的,它意味着其“是其所是”,即可以问它是什么。生成思维,是把哲学追问的对象看成是“非现成的”,即逻辑上不可能、不可以完成的的存在都是未完成的。未完成性意味着永远处于生成、变化之中。不能再问它是什么,只能问它“如何”、“怎样”。[2]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现成思维方式,它把教育活动看成是现成的机械运动,根据明确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即定型人才。因此,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按照统一模式批量生产人才产品,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工具,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从现成思维转换到生成思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生命、与社会、与历史一同发展变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生存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人以及人的道德看作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过程,而不是预定的工具人。这样的教育,才会以人为本,把整个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最终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型

    1.填鸭式教育向互动式教育转型

    填鸭式教育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育者将知识单向的灌输给受教育者,不但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权,还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互动式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生命与生命的沟通与交流,让传统的受教育者撇开被动的枷锁,成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两个积极性,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常是在封闭的空间里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名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因此,只有将填鸭式教育向互动式教育转型,才能把学生的被动教育变为参与式学习,增强主动性,增强吸引力。手机媒体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多对多的传播方式给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互动式教育提供了便捷。短信沟通、网上论坛、在线答疑等方法实现了信息的交互传递,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型。

    2.显性教育向隐性显性结合教育转型

    显性教育是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的教育,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日趋多样化,单纯的显性教育已难以完成教育任务,必须结合隐性教育的互补优势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外的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3]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提供方向、内容、目标,而隐性教育可以帮助显性教育实现渗透式教育,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在手机普及的高校,利用手机抢占网络阵地、抢夺学生的目光,通过手机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又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3.“补牢”式教育向预防式教育转型

    随着各种通讯、交流工具的发展,国内外的各种社会思潮充斥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智不成熟却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校园中经常发生的偷窃、打架、自杀等等恶性事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越来越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启发人、教育人的工作,免不了要从既成的问题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以警示学生避免重蹈覆辙。这种“补牢”式的教育方法渐渐成为一种习惯,要么总是盯着过去的问题不放,要么对突发事件采取补救措施。被动的施教让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了救火队员,疲于应付,无法达成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只有实现“补牢”式教育向预防式教育转型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预防式教育是从思想源头上消除恶劣行为滋生的土壤,实现从思想上净化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到未雨绸缪,探索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规律,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评估,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方式,应对腐朽思想的侵蚀。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型

    1.“一元”内容向“多元”内容扩展

    手机媒体突破了电脑对网络的限制,拓宽了互联网终端,增强了网络使用频率,多对多的传播特征,使得大学生每天都要接受大量复杂信息,包括主流与非主流价值观、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潮、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等。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冲击着传统的“一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一元”向“多元”扩展。一方面,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思想,才能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在“一元”主导下,实现“多元”内容并存。[4]当今社会本就是多元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诉求,才能巩固“一元”的主导地位,引导“多元”思想的健康发展,抵御对抗性的社会思潮,形成和谐共生的文化局面。

    2.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相结合

    国家的发展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博弈,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拒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更愿意接受资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这无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即非主流意识交汇的前沿阵地——高校,是以主流意识教育,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这使得非主流意识在大学生中无序传播,为资产阶段自由化思想提供了温床。因此,在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同样盛行的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二者结合,在注重主流意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对非主流意识的分析与探讨,实现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引导。这样既体现了对思想差异的尊重,也实现了对学生思想的教化。

    3.理论内容向个体化内容延伸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加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但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当前,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的渗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突出,个性发展增强,价值观念多元。偏重理论内容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需求,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负面影响。因此,理论内容教育必须要向个体化内容延伸,让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到微观,由面落实到点,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手机媒体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多维度传播方式为个体化内容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媒介。利用手机网络的隐匿性还可以很好的保护学生的隐性、维护学生自尊心,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总之,不但要利用手机媒体营造理论知识教育的氛围,还要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优势增加个体内容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家银,段莉.手机媒体的后现代性透视[J].东南传 播,2006,(7).

    [2]张怀民,卢岚.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屈琦.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维度[J].陕西 教育·高教,2012,(7).

    [4]张九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革——基于网络思维 特征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