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林业观对董必武林业观的继承与发展

    康雪文

    摘要:2016年4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首次论述林业发展与全面小康之辩证关系,林业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形成了习近平独特的林业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董必武关于林业发展有一系列认识,在董必武诞辰130年之际,文章主要分析了习近平在林业地位和发展林业路径两方面对董必武林业观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董必武;林业观;继承;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董必武特别重视林业发展,不顾身体年迈,为推动林业建设四处奔走。2016年4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首次把林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联系,赋予林业发展新的内涵与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董必武诞辰130周年之际,本文特就习近平的林业观对董必武的林业观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1在林业地位方面,习近平对董必武林业观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林业地位的问题,董必武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各种会议讲话、与有关省区林业负责人的通信及他为林业发展所撰写的诗文当中。董必武通过林业在国民经济主要部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突显林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木材是我国进行工业建设所必需的原材料,木材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木材在造纸业与化工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林业发展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经济林木的种植可以促进农民增收等。董必武提出:“我们现在是木材太少了。木材可以造纸,木材少,纸也少,造纸的纸浆还是可以出口的东西。化学纤维也少不了木材,胶合板都少不了木材,树木多了枯枝落叶还可当肥科”。

    在新形势下,关于林业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继承了董必武的思想,作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科学论断,‘冰库”强调的是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大自然水循环方面的重要作用;“钱库”体现的是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林业是地方农业、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基础,闽东靠林业致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粮库”体现的就是林业与农业的密切关系,继承了董必武“农林是一家”的思想,林业发展良好可以为农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习近平对林业重新进行定位,认为林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董必武林业观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形势下的战略目标,是当下我们的奋斗主题,把林业发展纳入全面小康内容之中,实际上是把林业提升到了战略地位,林业发展的好坏关系着全面小康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的小康,表现在生态上,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要实现全面小康,就要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大自然的总调节器的功能,发展林业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从林业中求生态,发展生态林业,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2在发展林业的路径方面,习近平对董必武林业观的继承与发展

    董必武在全国各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植树造林规划的设想以及为实现这一设想的措施和办法。首先,董必武从思想动员人手,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让群众正确认识与处理农业与林业的关系。其次,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制定合理的规章规范林业建设,使植树造林有制可依,权责明确。再次,董必武提倡集体造林,动员各行各业植树造林,从扩大植树主体和植树范围方面,搞群众运动式的植树造林运动。最后,董必武重视林业建设的科学性,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并做好植树造林的规划工作。省、地、县、公社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首脑应分管林业,设林业厅、林业局专管林业,把植树造林工作作为检查工作的内容。

    我国现在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这样的新形势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决定着林业发展要开辟新路径,开辟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新格局。在发展林业的具体措施上,习近平借鉴和继承了董必武的林业发展观。

    首先,习近平继承了董必武的思想宣传策略,并结合新的时代理念对宣传内容做了新发展。习近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中,阐述了“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此外,习近平的“两山”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到最终成熟,从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渐形成绿色生态理念。习近平强调要在人民群众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就是生产力”的宣传教育,改变人们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利益的观念和做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植树造林并做好护林工作。

    其次,习近平强调在林业工作中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借鉴发展了董必武林业措施中的责任制的经验。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党委领导负责制,明确各层级领导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林业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及其有关机构领导人员按照职责分别承担相应责任。我国局部地区毁林开荒问题依然很突出,工业化进程中不断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必须用这种问责制度,对那些不顾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盲目决策,追求眼前利润,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

    再次,习近平强调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号召全民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是对董必武搞群众运动式的植树造林运动的继承与发展。目前我国生态建设要求很迫切,但是我国过去生态欠债很大,而且现有的宜林地面积有限,造林地多分布在大西北和大西南的偏远山区,森林增长目标任务艰巨,要实现2020年的森林覆盖率目标很难。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每一个人都能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汲取生态福利,使全民绿化深入人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不仅号召每一名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工作中来,而且每一个公民都要切实承担起植树造林的义务,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要认植、认养、认管一片林,自觉成为绿化山川、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的参与者、践行者,让植树造林成为全民参与的共同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习近平主张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林业新发展。习近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领航,也是林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用创新理念驱动林业发展,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实施一批林业重大科研项目,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采用并推广林业发展新模式,促进林业不断产业化,重点发挥林业第三产业的生态优势,提高林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用协调发展理念引导林业发展,实施农林牧综合经营,引导林业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在发挥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时,也要注意保护和修复湿地和河湖生态系统,促进林业与其他生态工程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林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引导全国各地区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绿色意识,严守生态红线,促进林地、湿地等资源的节约集中使用,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绿色家园。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用共享理念凝聚现代林业建设的深厚伟力,使人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普惠性,坚持走“建设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的现代林业发展道路,改变我国林业发展不平衡,受益不均的状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广泛吸收国内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并完善林业对外贸易体系,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广泛开展互助合作,凝聚全球力量共同改善生态环境,创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