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镇党委书记的使命与职责
乔 合
乡镇一级,作为我国政权组织结构中最基层的组织,领导工作直接面向群众,集宏观、微观于一体,既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机关,又是因地制宜、自主决策的指挥机关,工作辐射面广,具有直接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乡镇领导集体的“火车头”,在领导班子群体活动和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其思想作风、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能否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乡镇党委书记,只有深刻认识自身职责使命,才能管理好一乡一镇,造福一方人民。
一、审时度势谋发展。集思广义抓机遇
所谓“时”,即时代的发展潮流和主题;所谓“势”,即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方向、周边乡镇的发展态势和本地经济发展的趋势。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把握好“时”和“势”,必须准确理解上级精神,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本地情况,必须继承和创新过去的发展经验,找准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现在与未来、宏观与微观的最佳结合点,超前思维,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不错过、不放过加快本地发展的每一个先机。机遇者,或千载一时,或百年一回,难得而易失也。有时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抓住它,可以扶摇而鹏程万里:失去它,就可能一落千丈,望洋兴叹嗟何及!审时度势谋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目标指引方向。科学的思路和目标,是“凝聚剂”、“催生剂”和“加速器”,只有思路清、方向才明、步子才稳,坚决防止和克服“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瞎指挥。
二、重点突出分轻重、掌握全面慎决策
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乡镇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发展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抓不到点子上,甚至把劲使偏了,尽管忙忙碌碌,事业还是搞不上去。没有重点,就没有全局;没有重点,就无法打开局面。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事务中,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慧眼独具,要善于抓大事,抓中心环节,牵住“牛鼻子”,做到举重若轻,纲举目张,找准制约乡镇发展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做到“瞄准靶子再放箭,号准脉搏再下药”,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从而达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完美结合。
三、把握优势创特色,控掘潜力出“亮点”。
“亮点”就是特色,特色就是优势。乡镇党委书记既要讲“普通话”,更要唱“地方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必须善于把本地的优势、潜力与市场需求、变化对接,创造出不同于别人或强于别人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和特色产品。比如,地处城郊的乡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应主动接受城市辐射,发展城郊型特色经济:地处交通要道的乡镇,具有运输方便、信息灵通的优势,应大力发展路缘型特色经济;资源相对富集的乡镇,应善于用新的经济思想来认识资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来开发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特色经济:市场比较繁荣的乡镇,应组织和鼓励农民大胆进入市场,按照市场需求定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型特色经济。
四、以人为本重民生。科学发展促和谐
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凝聚一切发展力量。坚持以人为本,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又是凝聚一切发展力量的关键。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是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一个乡镇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具有很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将汇成巨大的发展力量。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努力成为民爱民信民敬的主心骨。要始终坚持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坚持用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持用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去团结群众,去凝聚群众,去感召群众,努力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从而在整个乡镇形成生动活泼的跨越式发展局面。一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人民是天,没有比人民更高的:人民是地,没有比人民更深厚的:人民是海,没有比人民更博大的。赢得民心,就要顺应民意,认真听取和采纳人民的呼声。哪些地方有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乡镇党委书记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都是人民的儿子,要了解群众的政治思想、经济水平和生活工作状况,了解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特别是要了解群众广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准确地掌握群众各方面的情况。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观愿望、承受能力和实际利益,多考虑群众冷暖,少琢磨个人得失;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群众满意不满意,少琢磨对自己有利或不利。凡是民心不向的事,一定不能办;凡是不得民心的事,更要坚决反对。我们的决策与群众意愿的一致性越多,群众对决策的信任度就越强:我们所干的事业与群众利益的关联度越密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我们要听得进不同意见,乃至刺耳的批评,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把人民的监督当成一种激励和鞭策,真正代表与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二要教育和团结广大群众。教育群众,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感化、教育、引导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使他们具有坚定的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献身精神,能够服从大局的需要;使他们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利益。教育群众,必须同关心和促进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人民群众最讲究实际。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对方针政策的理解,往往是以自身实际的感受为依据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得到了许多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我们做好群众的教育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事实表明,愈是注意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愈是做好群众工作,他们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就愈高,对党和政府就愈加拥护和支持。团结群众,是要通过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无穷智慧集中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上来。三要切实解决群众疾苦。“执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赢得民心,就要解民难,真心实意为人民排忧解困。乡镇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关心群众疾苦是乡镇党委义不容辞的职责。面对群众的疾苦,一定要有寝食难安之感、民贫我愧之情。解决群众疾苦,既要“雪中送炭”,急群众所急办实事,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困难;又要“救困扶贫”,切实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培育增收产业,改善基础条件,加快脱贫步伐,切实关心五保户、残疾人和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的生活;既要“锦上添花”,充分调动和保护好人民群众改变生存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理顺情绪”,切实解决好农村中的矛盾和纠纷,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公正处理,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公仆形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造福百姓重于一切,实现人民的愿望先于一切,切实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