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小学生小组学习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马静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提高小学生小组学习实效性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科学建制学习小组

    1.小组人数要合理

    学习小组的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展示,太少又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因此,小组人数在建制上应考虑不同学科与年级的特点。例如,数学是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的基础学科,数学思维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在分组时,一二年级学生常以同桌2人为一组,三年级以后可组建3至4人的学习小组。

    2.成员组成要符合学情

    以数学学科为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数学教师探索了两种不同的分组方式,并在实践中根据学情不断进行完善或调整。

    一是“组间异质,组内同质”。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将学生分层,并选择层次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若干组内同质的学习小组。由于组内成员各方面的能力相差不多,而组长只能有一名,因此在相同实力的学生之间会产生良性竞争,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同质性较高的小组内,学生也不易因为与同伴差距较大而丧失自信。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与汇报展示时,教师可以给不同小组分配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并提供相应指导。如将简单易答的问题分给基础较薄弱的小组;中等难度的问题由中等学习能力的小组回答;难度较高的问题则分给学习能力较高的小组。但这种模式也需要灵活掌握。比如,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能更擅长发散思维较强的问题,因此如果教师组织所有学生参与解答这类问题,则能够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种分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组内同质会使组间的异质性更明显,可能导致小组之间的竞争不公平,且组内不能形成有效的优势互补。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改进方法。

    二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学生的学业表现呈正态分布,“学优生”和“学困生”所占比例都较小,而成绩中游的学生人数最多。因此,可按“1个学优生、2个中等生加1个学困生”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这样,小组内可以实现“一带一、一帮一”的学习对子,既可使学困生得到帮助,也能使提供帮助的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笔者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业表现将其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层次,组长是A层,三个组员分别是B、C层(中等)和D层(学困生)。在小组学习中,组长通常能够较快掌握新知,并带动两个中等生学习,再由中等生帮助学困生。但这种分组也存在弊端:组内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小组的主角,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或包办小组学习任务;而学困生则容易产生依赖,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成为陪衬或附庸。为此,教师要通过小组交流汇报环节对这种情况“纠偏”。

    二、合理设置小组学习任务

    1.符合学段特点

    小组学习任务要难易得当,问题要有梯度和层次。如在教学冀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教师以运动会的情景引入,向学生展示了有9人跑步、3人跳绳、6人踢毽子等情景的图片,同时提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你能根据图片提出哪些有关‘9加几的问题?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说题讲理能力较薄弱的特点,用一个“9加几”的“框框”使学生思维更集中。而在中高年级,则要减少这种限制,使问题更具开放性,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2.问题简洁明确

    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而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简洁明确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所要探讨问题的方向,直指主题,有利于小组学习的高效展开。如在四年级“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教师要求小组讨论的问题是“观察每组中几个算式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既简洁明确又具有开放性。

    三、培养组长并转变教师角色

    1.组长的角色

    组长是小组学习的核心人物,在必要时可以担当“小老师”,负责组织小组学习。如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任务分工,其他三位学生分别负责计算、记录、汇报解题过程等任务。组长要调动本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根据组员的不同学习能力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组长能力的培养,并建立组长轮换制。

    2.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要进行巡视,观察和思考每个小组生成的问题,判断其中哪些可以在组内消化,哪些需要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讨论,哪些需要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并由此采取恰当的指导方式。

    四、用合作与竞争激发兴趣

    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毅力,以目的为根基,兴趣为源泉,毅力为保证。要让学生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作用,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后,还要促进其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小组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例如,笔者每天给班里的11个数学小组布置5至10个题目,它们可能是简单计算、有些难度的数学探索或需要结合实际解决的问题。数量不多,但类型丰富。每天小组之间开展竞赛,为避免组内作弊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求每个组的组长只能评判其他组的作业,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得到最高的11分,以此类推。而分数直接和食堂就餐的顺序、坐位的安排、值周班长的选任挂钩,因此每個学生都充满了“斗志”,以前教师追着学生判作业的情况变为学生追着教师判作业。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方法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转变。

    总之,提高小学生小组学习实效性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责任编辑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