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
张忠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354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文史哲不分家,要想把语文课学好,就必须对中国古代史有全面的了解,对辩证思维有灵活的掌握,只有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语文问题,才会使语文教学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一、规律是客观的,人类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自然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对梁惠王的质疑作出了如下假设: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段中就体现了哲学中“规律”这一基本观点,由此我们老师再在孟子观点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作进一步的联想,让学生们想一想,现实生活中,违背规律的例子有哪些,例如填海造田,伐林造田,修建水坝,修筑隧道,过度砍伐,过度开采等等,我们该如何去顺应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通过这样的引导,既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也起到德育育人及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二、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外因起引导促进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
1、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段重要的内容论述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在这一段中,力和物都属于外在的原因,它们都是为内因发挥作用起到了辅助和条件的作用,而最终一个人能否成功,决定因素还在于内因“志 ”是否能发挥作用,只有志发挥作用了,一个人的理想和愿望,才得以实现,联系现实想想,我们的学生,大多都具备了力和物的外在因素,而却没有明确的“志”(志向、理想、目标),最终是一事无成,因此老师以学生的现身说法,让他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从思想上领悟志的重要性,从而确立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在“力”和“物”都具备的条件下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志”,对于那些还不完全具备“力”和“物”的学生,例如家境困难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在这节课的讲解中渗透“志”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明确,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也要实现自己的“志”这样,这节课又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人生目标的人,人生就有追求,哪怕外在的条件很艰苦,依然坚信“无限风光在险峰”。
2、社会现实与心态的关系。还可以联系文学史那些在仕途上遭贬的文人墨客,当他们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而能表现出一种豁达、超凡的胸襟,如李白、苏轼等,内因对他们而言,就是心态,好心态才不致使他们在仕途不得意时保持一份宁静和淡泊,从他们身上可以让学生悟出在现实生活中,在纷杂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乃至致命的打击,但我们只要有一种坚强的精神,不认输的心态,一切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人生旅途中的小插曲,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总有云开雾散之时,总有风雨过后的彩虹,可见,内因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至关重要,我们只要抓住了内因,外因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3、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在《鸿门宴》中我们分析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时,我给学生总结了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实质就是内外因的关系,性格是人的内因,命运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际,因此我们评价项羽为失败的英雄,是因为他的大丈夫仁义的性格,决定了他在乌江自刎的结局,他虽然在这场作战中失败了,但我们却公认他为英雄,英雄源于他的性格,源于他的仗义,源于他的侠骨。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在教学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用好这种关系,会让我们的人生和生活都有别样的风采。
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例如荀子的《劝学》中就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量的积累是多么重要,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有“金石可镂。”的质的飞跃。的确如此,面对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最应该利用好量变与质变的辩证观,为学习所用,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由此联想开来去想,人的品性的修炼过程,何尝不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因此,我们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积累善行,成为行无过矣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它告诫我们积累的重要性。
四、“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世上万物都有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我们人类亦如此。因此我们在谈到人物形象分析时,引导学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去,一分为二地去正确而客观地评价他们,让他们的优点充分展现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他们身上的不足和历史、阶级的局限性,这样,这个人物形象才更丰满,更有血有肉。在对事件的评价时,我也引导学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这样,问题的分析和对事件的处理才会客观而公正,才会更接近事件的本来面目。辩证的思维,指导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决定美好的人生。
语文课堂的教学就应该是一种思维的教学,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学,因此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让我们的学生都能用一种哲学的思维、理性的思维去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会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辩证思维的培养,让辩证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出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