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的“术”与“道”
戚晓玮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词,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这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共同课题。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认为,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因为学生形成语文运用能力,培养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要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而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一主阵地。
可是,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却悲哀地发现:当前的阅读教学却越来越功利化。老子曾说过,“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如果说阅读教学的“道”是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那么“术”就是阅读教学中的模式化的技巧传授、题海式的机械训练和千篇一律的套路表达。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师过于注重“术”的训练,忽视了“道”的培养。这样长期重“术”轻“道”的教学行为,势必会如老子所说的那样“止于术”,我们的阅读教学将会越来越僵化。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也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下面,笔者就以自己的课堂为例,针对阅读教学中力避重“术”轻“道”的问题,就文学作品类文章,来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重涵泳体验,促鉴赏之“道”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名家名篇,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的跌宕起伏等,借助某种客观的自然意象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讲授这样的文章时,可以启发学生沉潜到作品深处,对作品进行涵咏体验,在用眼观其文的同时,还要用口诵之感受其音韵美,更要用心悟其意境美,从而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回想七年级上《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因为笔者对史铁生的文章以及人生历程很感兴趣,所以那是笔者第一次尝试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味的咬文嚼字:讲修辞、讲句式、记笔记。而是在反复诵读,涵咏体验中,和学生一起进入史铁生内在的、独白式的,充满愧疚与思念的情怀中。在那节课课前,笔者先用舒缓的语调向学生介绍了史铁生以及他母亲的生平,然后让学生用诵读的方式来读课文,第一遍、第二遍……渐渐地,学生真的在这样的诵读中找到了感觉,甚至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种“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的境界。之后大家在小组讨论中总结出每一段的节奏、感情、语气、语调。这样,通过对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朗读节奏沉稳,舒缓、强疾的变化,对作品进行涵咏体验,融入文中作者那种曾经对生活深深的绝望、对母亲强烈的愧疚自责与思念、以及否极泰来的那种豁达与乐观。其实,在这堂课上完后,笔者有些担心,担心学生们在考试时不会答题,可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月考时,恰好考到了这个语段,学生们的答案虽然不是标准答案,却基本上都能写出关键点。甚至,那段时间,很多学生开始对史铁生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班里兴起了一股“史铁生热”,用学生们自己的话说,“读史铁生的文章,学到的不仅是写作之道还有生活之道。”由此可见,对文学作品的涵泳体验,可以产生知识的交流,情感的融合,以及鉴赏的感悟。如韩素静在《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中所说,“不必苦心经营轻松,不必刻意制造感动,甚至可以拒绝多媒体声光电的冲击,只要让他们静静地阅读,默默地沉思,就能摸索到通往知识殿堂的路。”
二、重文本细读,促感悟之“道”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文本的阅读、分析重视不够。教师出于应试的需要,往往会将课文化解为几个知识条框,罗列几个答题要点,文本细读的魅力就被功利的阅读所掩盖。文本细读重在以文本为本,从文本出发,鼓励学生直面文本,敢于提问,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的细节仔细分析,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偏偏是这样”,那么这些语句将是进入文本,了解作者的钥匙。同时,对那些艺术性高,感染力强的课文,对文学性与思想性强的课文,要作为重点文章,大力挖掘其价值,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经典篇目《老王》这一课,文字简约清淡,质朴无华。但这样的文章看似浅文易读易懂,但要感受到经典的魅力,需要浅文深度,细读文本,深入思考。本文的突破口是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理解“愧怍”,不能离开那个特定的年代,要了解那段历史再去弄清老王“不幸”的深层原因,以及“我”所谓的“幸运”真正内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除了穿插一些那个年代的背景介绍,还刻意带着学生一起去分析那质朴的文字下涌动的深情,那留白的文字中省略的细节。让学生真正的感悟到,杨绛的“愧怍”其实是对社会责任缺失的一种自我反省,是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制度的深切关怀和反思。这样的细读文本的课堂,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如一名学生在读到“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时,笔者就提出疑问,“为什么后者是更深的不幸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学生“文本细读”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老王的不幸还有大家对他的恶言诽谤的不幸,这个“不幸”,比起身体的疾病是更深的不幸。文本细读,需要把文本自身的价值放在首位,让学生从文本的内部肌理、语言特色、思想感情等方面細致入微的进行纯文本分析,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
三、重品味感受,促素养之“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这样说,“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说,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养。
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很多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总是先把课文肢解为几个常考的考点。比如文中的“四次流泪”分别是什么,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是使用哪些动词,让学生生硬的背下来,甚至这几个动词的作用也要用标准化的答题格式写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就是上文所说的那种重答题之“术”,轻素养之“道”。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应试很有效果,但却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经验和审美体验,也背离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笔者在和学生一起赏读文章的那句“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班上有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提出,朱自清父亲的这封信是矛盾的。比如,“父亲写道身体平安为何又膀子疼痛厉害?”“明明只是举箸提笔不便为何又说大去之期不远?”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深度挖掘文本,甚至是寻找文本的“人文性”的契机。在下一节课上,笔者先肯定了那位学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并补充了那些年里朱氏父子的相处之事,让学生明白,朱自清父亲迂回曲折的表达其实是一种求和,而当时已经为人父的朱自清自然能读懂父亲信中的“低头”,还有那点想努力保全的自尊。可见,朱自清当时的“晶莹的泪光”中包含的不仅是回想当年父亲的种种好处,还有体会到已近迟暮之年的父亲那种身心极度衰疲的悲凉之感。这样的解读,除了有对课文本身“父子情深”的理解,更有对生命意义的观照。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应该是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发展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核心素养”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的理念也越来越被重视。而过于功利化的只追求标准答案、套路模式的“术”的阅读教学,势必会越来越背离语文教学的学科本质和规律。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个人修养之“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之“道”;致力于寻求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经验之“道”;才能让阅读教学历之弥久,行之弥远,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活力。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