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居家劳动教育的思考

    徐峥

    [摘? ?要]劳动教育是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停课不停学”,本质上是“停课不停育”。在这一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应以劳动素养培育为内核,以家庭为主阵地,以学生为实施对象,延续学校劳动教育的常态功能,克服特殊时期的局限性,建立居家劳动教育支持系统,采取有效的实施和评价方法,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劳动素养;劳动意识;创新实践

    “停课不停学”特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的特殊时期,以互联网为信息传输通道,以各大信息互通平台为依托开展的不同形式的在线学习。“停课不停学”的实质应是“停课不停育”,是如何在非正常情况下实施教育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居家劳动教育也应该被纳入“停课不停学”的范畴,并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居家劳动教育的内核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教育引导学生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具备专业劳动技能、掌握扎实劳动知识、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劳动创新、懂得尊重崇尚劳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的新时代劳动者。中小学劳动教育应以契合时代需求的劳动素养培育作为劳动教育的内核。

    劳动素养的本意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初中生劳动素养,应参照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予以重新定义,即应包含三个层面,并呈“金字塔”式的逐级递升关系。具体来说,“塔基”为劳动能力层面,包括与劳动有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塔身”为劳动意识层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劳动意识包括要尊重劳动,要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等。在学生身上,应表现为主动、诚实、热爱、创造性地劳动;“塔尖”为劳动品格层面,包括会劳动、能探究、懂担当、知感恩的劳动品格。无论是常态劳动教育还是“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非常态劳动教育,均应以劳动素养的培育为内核,并展现以上三个层面,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浅层到深层的基本脉络,逐步落实劳动素养的培育。

    二、居家劳动教育的“变”与“不变”

    学校、家庭、社会是开展初中劳动教育的三个阵地,这三个阵地既是劳动教育资源的来源地,也是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平台[1]。三者既有具体时间、空间上的明显界限,又是相互交织、难以割裂的一个整体。“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居家劳动教育应成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空间与时间关系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1.居家劳动教育的“变”

    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学校的线下教育暂停,学生的活动空间受限,因此居家劳动教育也应作出调整。一是空间改变。常态劳动教育的物理空间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而停课期间,要在有限的家庭和社会活动空间里,以有限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二是互动机制改变。居家防疫期间,学校与学生之间原本高频度的面对面的互动机制受限,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互联网实施阶段性的远距离互动,这会使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都大打折扣,为此,居家劳动教育需要调整互动的方法与实施的节奏。

    2.居家劳动教育的“不变”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状态似乎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开展。但实际上,居家劳动教育仍然保持了三个方面的“不变”。一是劳动教育的实施者、实施对象、内容覆盖面不变,依然可适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二是三个阵地间的内在联系不变。学校仍然要发挥纽带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激发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动机,继续发挥三个育人阵地的联动作用。三是劳动教育评价的主体不变。学校、家庭、社会仍然是评价主体,可针对不同维度,有侧重地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

    三、居家劳动教育的实施要点

    疫情期间,初中劳动教育应以劳动素养培育为内核,把握新形式下劳动教育的变与不变,有效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育人机制,打破三个阵地之间的隔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于现实,开创劳动教育的新局面。

    1.居家劳动教育的支持系统

    一是基于制度保障居家劳动教育的实施。学校要在劳动教育的策动、推进、反思、改进及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就要将居家劳动教育的实施保障纳入管理。如在学校常态劳动教育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特殊时期的劳动教育运行机制,设立居家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组织整合并开发劳动教育资源,从制度层面保障居家劳动教育的实施。

    二是基于素养立意设计居家劳动教育框架。居家劳动教育应坚持指向劳动素养培育,从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劳动品格方面整体规划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的现实条件与需求,以恰当的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逐步落实。

    三是基于“互联网+”发动居家劳动教育联动机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促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阵地的有效互联,可借助语音、图像的静态和动态联动,采取线上家长会、线上班会、线上学习小组、线上评价小组等形式推动居家劳动教育的实施。

    2.居家劳动教育的三种形式

    一是看得见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的实施。劳动能力即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是劳动素养的“塔基”,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家庭中培养劳动能力应以开展家务劳动为基础,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主要包括整理物品、清洁衣物、烹饪食物等。培养基本生活技能的劳动能力训练,具有谁都可以做、谁都可以学、谁都可以教的特點,尤其适用于非常时期的家庭劳动教育。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高频度的互动联系,形成互学、互教的互动机制,从而促进亲子关系更好地发展。

    二是想得到的劳动——学科劳动教育的实施。特殊时期的“停课”,停的只是当前阶段学校的线下教育,而学生已完成的学校教育和当前的线上教育仍然会发挥重要影响。初中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线上学习也使这类知识在不断富集。此时,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的学科劳动教育便可以成为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佳渠道。学科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和社会大事,在劳动中运用学科知识提高劳动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如何科学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是疫情期间的热议话题,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份防疫健康菜谱,并试着制作出来;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自制酒酿,并利用酒酿再制作出其他饮食;提出项目式学习的方案,发明或制作简易防疫工具等。

    三是看不见也想不到的劳动——个性化劳动教育的实施。有预设的劳动教育是必要的,但过多的预设也会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个性化劳动教育。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储备、兴趣爱好、发展预期等自主选择劳动形式。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劳动教育方案”申请表,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设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劳动成果的呈现方式和评价方式,从而打破已有的教师、家长单向评价学生的机制等。学校和家庭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及时的指导,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在“所见有所思、所想有所做”的過程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3.居家劳动教育的评价方法

    一是依据教育内容分类,实施重点评价。居家劳动教育可分为技能类劳动、学科类劳动、个性化劳动三类,评价的侧重点因内容而异。如技能类劳动侧重技能掌握娴熟程度的测评,可以采取现场实操、录制视频等方式观察;学科类劳动应侧重探究过程的参与度、科学性等,兼顾测评劳动教育的物化成果;个性化劳动的评价则应侧重劳动过程和结果的创新性、实用性,以及学生个人所赋予这一劳动的独特意义或价值等。

    二是实现评价主体互动,实施多元评价。“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依然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类评价主体的作用。如技能类劳动,应以家庭评价为主,由家庭制定评价细则与评价办法;学科类劳动应以学校评价为主,由任课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制定教育方案及评价细则;个性化劳动教育则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由学生自主申报、设计并评价。同时,鼓励多元评价方式,如家校互评、自评和家评相结合等。

    三是整合时间和空间资源,实施周期性评价。“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家庭成为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亲子关系的作用更为凸显。因此需要重新整合劳动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以不同周期来实施评价。如,1-2小时内可以完成的劳动教育内容,应采用短周期评价,倡导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以家长评价和亲子互评的方式实施;1-2周可以完成的劳动教育内容,应采用中周期评价,依据学校与学生共同商定的方案实施评价;需要数周乃至数月完成的劳动教育内容,可以采取长周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某一阶段内以校评、家评、自评为主,而进行终结性评价时则可以引入社会评价,即将社会价值纳入评价标准中。

    综上所述,“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居家劳动教育是特殊时期所采取的一种教育形式,同时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坚持以培育新时代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充分利用家庭主阵地,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互通互联,以科学可行的视角来设计、支持、实施、评价劳动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年学报,2019(1):6-11.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