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在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宏伟 田敏

    

    

    摘? 要 针对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秉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电工电子类实践教学的特点,将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引入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环节以及教学数据分析四个方面论述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 雨课堂;翻转课堂;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教学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7-0037-03

    1 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电工学”等实践环节,其内容有一定的共通性和连续性;实践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学生通过完成系统的综合实验,培养工程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曾说道:“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教学方法和辅助工具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的改革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提出将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引入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实施翻转课堂,构建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 现状分析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被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包括知识传授(Transition)和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两个阶段,而翻转课堂把这种传统的思路翻转过来,即先学后教。电工电子类课程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课时短等特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将雨课堂与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进行多方位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雨课堂是大型在线教育MOOC平台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是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成果,旨在让师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互动,让教学更便捷,全面提升师生的课堂教学体验。雨课堂将微信、PowerPoint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数据挖掘等)融入教学场景,使教学过程变得数据化、可视化。雨课堂实施至今,受到广大师生和众多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利器。

    王铁成等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手机搭建掌上课堂,将其应该用在项目教学中的课前准备、课中项目实施、课后互动与拓展,探究掌上课堂在传递技能知识、教学信息、授课资料,以及改善并提升专业课程等方面的教学效果[1]。李鹏等结合雨课堂和护理教学,构建了全程式、混合式精准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期末四个阶段,研究得出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陈欢将雨课堂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借助其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使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更为客观、科学、公正,有效改善了学生的总体定位[3]。陈煜等依托雨课堂创建混合教学平臺,进行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验证了该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4]。

    3 基于雨课堂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策略

    根据电工电子类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构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课前准备? 电工电子类课程往往具有知识面广、逻辑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而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导致学生在课上很难把握重点内容,更不利于主动学习。将雨课堂引入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布小视频或者PPT,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课前导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言简意赅地讲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提前了解这节课程所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在课前进行简单的预习测验、问卷调查或者问题讨论,测验结果的反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课前的摸底测试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明确自己学习重难点,进而合理分配课堂学习时间。教师与学生双方及时调整与优化,为双方在课堂上密切配合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 将雨课堂引入电工电子类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将知识的讲授作为教学重点,而是突出学生的主题活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提问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由地进行讨论与学习。教师可以在PPT上添加语音讲解,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听语音讲解;如果还不懂,可以在PPT上标注“不懂”,遇到课堂重点或者难点内容可以将PPT加入收藏,省去传统课堂抄笔记的工序。课后,教师端会收到“课后小结”,其中统计了学生的“不懂”问题以及收藏页面,有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情况的把握。

    雨课堂支持线上签到,教师分享签到二维码进行即时签到,获得学生考勤数据,节约课堂时间。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发送弹幕至互动大屏幕,弹幕可以发送学生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也可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的红包功能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打赏,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也能够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环节? 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发布学生的优秀作品,方便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利用雨课堂进行作业或者课后测试题的推送,有助于学生及时对新授内容进行巩固;教师在课前、课中推送的学习内容会永久保存在学生手机上,方便学生反复观看与复习;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端会留下教师的授课记录,教师会收到“课后小结”推送,里面统计了学生课堂的具体情况,如学生在哪个地方标记了“不懂”、在哪一页PPT停留时间较长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教学数据分析? 雨课堂可以全景式地记录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全部数据,实现全周期的数据采集与统计。如通过采集课前学生的预习数据,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讨论、反馈以及答题情况;通过课堂签到,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后,教师可以收到学生的课堂问题统计等。雨课堂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避免了教师评价的主观性缺陷,结果更科学、客观,说服力强,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干预;对学生来说,直观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优势,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增强学习自信。

    4 结语

    本文在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跟过去相比,学生对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明显活跃,在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型思维方面也都有了显著进步。基于雨课堂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既适应了国家新工科人才培养方略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也符合现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点,是一个值得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铁成,张冉.掌上课堂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58-60.

    [2]李鹏,李镇麟,易淑明,等.基于雨课堂的全程式、混合式精准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J].循证护理,2019(7):631-636.

    [3]陈欢.基于雨课堂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过程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6):29-32.

    [4]陈煜,胡洁,朱一鑫,等.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有机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1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