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教学实践
【摘要】中职英语新课标提出英语的工具性作用,强调英语知识的实用性,而当前英语教育存在重讲轻练和学非所用等问题。产出导向法提倡学服务于用,目前多用于大学教学中。通过将产出导向法与主流口语教学法进行比较,总结其优越性,以探讨其对中职口语教学的适用性。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中职英语新课标为实践标准,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新模式,并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中职生;英语口语
【作者简介】谢颖,福建建筑学校。
一、引言
《中职英语新课标》强调,英语课程应当发挥工具性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场语言沟通、文化理解、文化差异感知和自主学习四大核心素养。然而,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存在教学目标重阅读轻听说、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和教学方法重讲轻练等问题。而以“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和“关键能力”为教学理念的产出导向法(POA)恰好与新课标所要求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相契合,将其运用于课堂,能解决英语实践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二、产出导向法(POA)理论
POA打破传统的先输入后输出教学模式,是以输出为驱动,输入为手段、输出为目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教学法。在驱动阶段,教师设计实用性交际任务,学生完成输出任务。在完成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不足,而任务难度在其最近发展区,就对知识产生强烈的饥饿感,形成学习驱动。在促成阶段,教师将这个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根据每个子任务所指向的教学目标,教师精心挑选教学材料,让学生选择性学习,并完成知识输入。通过学生对每一个子任务的输出构建,最终促成总任务的输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POA与主流教学法的比较
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是当前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中采用的主流教学法。通过将POA和主流教学法进行比较,总结其优越性,进一步探讨其对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的适用性。
1. ?3P教学法与POA比较。3P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法的代表,它以Present(展示)——Practice(操练)——Production(成果)为主要流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授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对知识点不断进行操练,最后进行交际产出。
在教学理念上,3P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體地方。课堂大多数时间里,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活动者,而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的过多输入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下降和学习倦怠的产生。而将学习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POA强调在不边缘化教师作用的同时,将学生知识的习得作为课堂关注的首要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脚手架作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课堂参与度达到最优,最终获得知识的习得。因此,POA能够有效改善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的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在教学内容上,3P教学法围绕教材展开,教师通常重视讲授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却缺少对语言的社会能力和战略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的语言知识无法较为顺畅地转化为语言运用技能,最后变成了惰性知识。而POA中,学服务于用,教学材料的选取注重交际实用性,课文只是作为学生完成产出任务的学习材料之一。学生在预设的语言情境下,将语言形式和意义进行配对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POA是更有助于学生职场语言沟通的培养。
2.任务型教学法(TBLT)与POA比较。TBLT是交际教学法的代表,教师在任务前创设情境,学生在任务中以同组讨论等方式规划任务并进行成果汇报,教师在学生任务后进行点评并归纳重点知识。
在教学流程上,TBLT和POA都以输入和输出作为主要流程,但是输入和输出的顺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TBLT采用传统的任务前教师输入、任务中后阶段学生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情况下就进行知识的输入,容易导致学习者被动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而POA以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交际任务输出为先导,在交际输出遇到困难时,由于任务的实用性且只需稍加学习即可完成,使学习者产生强烈的交际愿望。交际的强烈愿望,是提高学习者二语环境下语言能力的先决条件。那么,学习者的外部动机就会转化为学习内驱力,主动寻求知识的输入。因此,POA可适用于工具性动机强的学习者。
对于教师而言,TBLT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只在任务前为学生做输入准备,在任务中和后阶段,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较少参与。因而,该教学法下教师作为知识提供者的角色被弱化了,仅扮演着促学者和课堂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也相应减少。而POA注重师生共建课堂,教师参与课堂全过程进行必要的输入和指导,推动学生的知识输出,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别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学习的主体。因此,TBLT更适合于学习基础好和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而POA却可适用于学习基础薄弱且自我监控能力弱的学习者。
3. 产出导向法对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的适用性。通过前面的比较,我们发现了POA较其他教学法的优越性,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其对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的适用性。
研究发现,中职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主要为工具性动机,即学习的积极性是需要目的来刺激的。POA最大的特色在于是以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情境作为驱动。教师在课前就为学生呈现他们在未来职场上可能遇见的场景任务,而这些任务的解决就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只需要他们稍加学习就能解决,这样的驱动能内化中职生的工具性动机,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
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自我监控能力不强和无法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的问题。这意味着,以往把课堂交给学生或者只注重教师对学生最终成果评价的教学法是需要完善的。POA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协同共建课堂、合作评价成果,教师的指导和监督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监控和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职场语言沟通能力作为中职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指标,要求英语教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对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职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语法知识欠缺的问题。同时,考虑到我们是生活在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没有必要的语言形式輸入就直奔语言运用的输出是不可能的。POA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的落实,通过语言形式教学,补足中职生基础短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教学实践
通过与当前英语课堂中的主流教学法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了POA在理论上对于中职英语课堂的适用性,并对其在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践。以中职英语第一册Unit8 "It's a holiday season "为例,以难度逐渐递增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从词到句,再从句到段,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循序渐进。对于每一阶段的知识输入都进行及时产出,保证学为所用。
1.驱动环节。教师播放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开头部分,创设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情境: 假设你在街头遇见了这名BBC记者,她邀请你为她介绍中国的春节,你该如何介绍?学生尝试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可以搭档完成对话。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发现以往的知识不足以完成任务,由于该任务具有实用性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工具性动机内化,形成学习驱动。
2. 促成环节。教师向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能够在英语职场用口语与他人就节日主题进行交流。为了完成这个总的学习目标,教师将总任务分解成以下三个小任务。
任务一:掌握与春节相关英语表达,落实知识目标。
以BBC纪录片《中国春节》为输入性材料。教师向学生明确该任务下需掌握与春节相关的习俗表达,并结合视频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提取出视频中与春节相关的词汇表达,完成输入和加工。之后,教师以词汇抢答的游戏形式对学生的输出进行考查,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拓展。
任务二:了解西方节日文化,掌握相关英语表达,形成跨文化意识,落实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以介绍西方节日起源的视频和课件材料作为输入性材料。教师向学生明确此项任务下需要掌握西方节日的时间、饮食和活动的英语表达后,展示西方节日相关图片。学生对图片内容较为感兴趣,但是无法完整用英语口语表达,对知识产生渴望,形成学习驱动。教师及时讲授,学生对视频字幕和课件文本进行选择性学习,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之后,全班分组,一个小组用所学的英语表达描述某个节日,其他组以抢答形式猜出该节日并对该节日补充描述完成口语输出,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任务三:掌握句型表达,完成总任务的对话输出,落实能力目标。
以谈论春节的对话为输入性材料。根据教师提前设置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学习,定位答案,并由此归纳出三组谈论节日的句型。结合任务一二中所输入的节日相关词汇,句型操练输出。之后,教师以九宫格游戏形式,将所学节日放在九宫格内,并配以不同分值的加分和扣分,学生在将粘粘球扔中某一个节日后,用所学句型就该节日和搭档进行对话的巩固性输出。课后,用所学复述节日,完成高层次的输出。
3.评价环节。在完成每一项的子任务中,师生合作完成即时评价。对于课后布置的口语作业,学生在操练过程中进行自我校正,教师批改后总结出共性问题,并展示优秀作品,以完成延时评价。
五、结语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POA适用于中职英语口语课堂,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及时的输入、学生即时的输出保障了每个子任务的完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教师的系统参与、学生的主体角色,加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由于POA在中职生的使用上还处在摸索阶段,我们也发现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首先,驱动阶段任务的设置以及促成阶段输入性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不宜过难,避免学生受挫而产生焦虑情绪;其次,输入性材料和输出方式上都应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知识等客观支持外,也应注意在评价中为学生提供鼓励和肯定等主观支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张文娟.“产出导向法”应用于英语教学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2]李昱芳.任务型教学法和3P教学法在高中口语教学中的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19.
[3]Long, 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 Malden, MA: Willey- Blackwell, 2015.
[4]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550.
[5]尹欢.中职生英语动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6]朱政.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及元认知策略使用的调查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