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视角下的留学个人陈述写作
吴丹
摘要:个人陈述因其能较为全面地展现申请者的综合素质,故而成为西方高校对申请者进行审核、评判时的重要依据之一[1]。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时存在一些误区。文中以申请赴英美等国留学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生以及英美等国高校的招生代表为研究对象,概括了目前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西方高校招生代表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基于西方文化视角指出了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写作建议。
关键词:个人陈述;西方文化视角;写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6-0149-06
个人陈述是申请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留学时所必须的关于自身漫谈的一篇文章,主要用于描述个人背景、申请目的、研究方向等信息。相比于留学文书中的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实习经历证明等其他材料,个人陈述能更加全面地展现申请者的综合素质。与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论现象不同,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留学文书中的个人陈述是西方高校对申请者进行审核、评判时的重要依据之一[1]。一份好的个人陈述能让申请者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让录取委员会印象深刻。从某种角度上讲,个人陈述决定了申请者的命运,是影响其能否被学校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政策的激励与指引下,加之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目的地国家对中国的留学政策更加开放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呈逐年攀升趋势,2000年出国留学人数仅为3.9万,2013年达到41.39万人,到2017年,留学人数已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目前,中国的留学市场已从过去的“理智性留学时代 ”进入了“大众化留学时代”。另外,教育部发布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2],英、美、澳、加等国是中国留学生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赴以上国家留学的人数占留学总人数的67%以上,由此可见,个人陈述写作也已从过去的小众问题发展成了现今的大众问题。
个人陈述写作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书面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个人陈述的质量是申请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Spitzberg[3]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如下界定: “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地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一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许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术语作过定义,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但是学者们所作的定义和所作的理论概括都承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4]。要做到有效、恰当地交往,就需要对交往对象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然而受国内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国内的学生在校期间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致使其在撰写个人陈述的过程中仍是基于母语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而英汉民族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导致个人陈述在留学申请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围绕个人陈述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裁的分析、语句的使用等方面[5-7],鲜有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研究个人陈述的写作问题。文中以申请赴英美等国留学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生及英美等国高校的招生代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收集申请者的个人陈述及与申请者的面谈,概括目前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对英美等国高校招生代表的访谈、问卷调查,总结了西方高校在审阅申请者的个人陈述过程中的侧重点,并基于西方文化视角指出了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写作建议。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广州一留学服务公司共收集了20份申请赴英美等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的个人陈述,20位申请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此外,通过与高校合作约谈了广州地区的几位留学申请者,面谈问题如表2所示。与国外高校招生官的交流通过面谈加问卷的形式完成,面谈问题如表3所示(问卷问题与面谈问题相同)。
二、 国内申请者个人陈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20份国内学生个人陈述的分析,以及与数位申请者的面谈,发现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时存在以下普遍性问题。
(一)开篇表意不够明确
在跨文化交际中,高低语境是影响交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英美等国则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8]。受传统文化影响,国内申请者撰写个人陈述时倾向于间接的交流与曲线的思维。往往开篇表意不够明确,表达起来比较含蓄,习惯于从较远的相关性入手,陈述观点时委婉曲折。这一点在收集的个人陈述中得到了印证,在20份个人陈述中,有4份以引用名人名言开头。从内容上来看,有的是勉励自己,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表明自己的目标。由于文化差异,国内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擅长运用名人名言,一是体现知识渊博,二是通过名人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习惯性地将名人名言放在了自己的个人陈述中并误以为这是点睛之笔。
(二)模板化严重
在介绍自身背景时套用模板,内容浅显。社会实践活动仅简单罗列,重数量而不重质量,未能深入挖掘社会实践活动带来的人生思考或意义,未能有效体现自身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只是简单地将其当作加分项罗列出来,过于形式主义。
(三)对个人陈述重视不够,计划或规划设置过于空泛
由于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国内申请者未能对个人陈述给予高度的重视,大部分申请者视其为一份普通的个人介绍,故常常使用同一份个人陈述去申请多所学校,没有认真、详细地研究所申请学校的要求。撰写的个人陈述缺乏针对性,甚至于在个人陈述中陈述的个人情况偏离目标学校的要求,缺乏对自己想要修读的专业内容、具体课程等的了解,在谈到未來的学习计划时大多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想法,大量的笔墨花费在称赞对方高校有先进的资源、先进的设备,能去到如此优秀的高校学习是自己的梦想等。
(四)偏离西方思维方式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和谐统一的特性,表现为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西方的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之上,其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表现为分析的特性,将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并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思维是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行为,语言受到思维的支配。写作既是语言活动, 也是思维活动, 思维模式影响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等[7]。分析所收集的个人陈述发现,国内申请者的个人陈述在语言运用上过于中式思维,多采用自传的方式介绍自己,包括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用以告知录取委员会自己的成长环境、优秀品质等,介绍过于繁冗、用词炫耀,喜欢用难懂难拼写的词汇来显示自己的水平。实际上因为中西方词汇语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冲突,中国学生并不能完全把握好语义文化上的差异,词语的字面意义易造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
三、 西方文化视角下的个人陈述写作要点
借境外高校招生官来华招生及来华交流访问等机会,笔者先后与10位招生官进行了面谈,同时发放问卷30份,有效回收25份,该阶段共收集有效研究样本35份。通过对有效样本的分析、归纳,总结、提炼西方文化视角下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谋篇布局要直接
由于西方文化崇尚 “个人主义”,更加强调个人意见的表达,个人陈述的语篇展开方式应直截了当,观点清晰,主题明确,开头应点名主题,再直线式展开,层层深入,同时注意行文的逻辑化、系统化。因为中西方句子的逻辑重心位置存在差异,西方人直截了当,一般将重点放在开门见山的位置,而中国人喜欢先铺垫然后再突出重点,具体来说就是“英前汉后”,在了解此差异后,开篇就要突出重点,整篇个人陈述的目的要一目了然,不要过分累赘、过于修饰。开篇的关键应该是“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如何吸引了你”,以此鲜明的主题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二)创新能力要凸显
如何在数千数万份个人陈述中迅速抓住招生者的眼球,使自己脱颖而出,获得录取,这就要讲究个性化。西方国家更崇尚创新精神,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人不断推动新的技术进步、发明创造新的科技成果,他们认为创新才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根本动力,故而创新能力成为西方文化视角下评判个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英美等国高校在硕士录取中,除了看重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更加看重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9-11]。因此,在撰写个人陈述的过程中不要罗列经历,不要包罗万象,不要模板套路,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突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从与招生官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希望看到学生的知识面广但也并不偏好某种经历,因此不需要把自己读过的每本书、每项社会实践都罗列出来,那将被视为冗长的无用清单,重点应放在那些能够凸显自身个性、体现自身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社会实践上。如果没有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那么严重,可以与专业、生活联系起来,叙述一段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历,阐述清楚在其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又如何坚持不懈地找到了答案,这一经历使你有什么收获。
(三)行文语气要平等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重谦恭,当然这在本土文化中无可厚非,同时谦恭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但在西方文化中则不同。根据Hofstede[12]的解析,英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35,美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40,中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80。国家的权力距离指数越小表明权力距离越小,在权力距离指数小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相应较小。在西方国家“权利意识”深入人心,他们对权力分配的平等现象更加看重。因此,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考虑到权力距离的不同,中国学生应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心态,做到少用浮夸的表达,不需要花费过多篇幅恭維对方高校设备有多么先进,教授多么有能力等,以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会与冲突。在个人陈述中,应做到不卑不亢,少恭维奉承,尽量体现申请者与招录方的平等性。
(四) 专业情况要通晓
所谓专业情况要通晓是指个人陈述中涉及对所申请的专业进行描述、剖析时,一定要体现出申请者对所申请专业了解程度的深入性、完整性。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中通常会介绍各招生专业的基本情况、招生要求等,在申请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所申请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所申请专业目前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然后在个人陈述中对专业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下一阶段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学习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同时要根据招生要求,尽量展现自己以往经历中与招生要求契合度高的相关内容,以提高自己与专业的匹配度。
(五)语言表达要准确
各录取委员会在对个人陈述进行审阅、评判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双方缺乏了解,能较为全面展示自己的就是一份个人陈述,因此个人陈述的行文显得尤为重要,如行文逻辑、遣词造句、基本语法、词汇运用、单词拼写等。在撰写个人陈述时必须正确运用英语,但也不必刻意去表现自己的英语知识面。在最终呈现的个人陈述中,不允许出现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浮夸词汇或是客观事实性错误,要保证清晰易懂。招生官视写作水平、事实性错误等为申请者的致命弱点,因此要确保英语使用的准确性。此外,英语段落中的衔接过渡词在句子间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
是正确反映英美人思维所必不可少的语言纽带。衔接是语篇内标记不同句子交际关系的连接,是使语篇内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桥梁。英汉语言的语篇衔接方式存在一定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衔接过渡词将整篇文章连接起来凸显逻辑性,所以在个人陈述的写作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民族特有的思维框架和方式,需要充分了解其他语言的民族思维框架和方式,并做到思维方式的灵活转换。为使留学文书中的个人陈述充分发挥效用,一要了解留学目的地的文化,厘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二要了解所申请学校的要求、申请专业的要求、即将要完成的学位课程设置等;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作出行之有效的规划,不能泛泛而谈;四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习惯用西方视角去思考问题,完成叙述。
参考文献:
[1]禹海涛,燕晓. 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与启示——以同济大学和普渡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5):5-7.
[2]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Spitzberg B.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 Samovar L A ,Porter R 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9th ed.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2000:375-387.
[4]岳豪.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6(3):90-93.
[5]许洁.中西方英文个人陈述的对比研究———从体裁分析看文化差异[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16(5):56-60.
[6]许洁.礼貌原则在个人陈述中应用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91-93.
[7]刘宽平,周业芳.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EFL 写作的影响[J].外语学刊,2004(5):107-111.
[8]张瑞.高低語境文化交际模式对比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2):1284-1287.
[9]李林瑾,周云,曾雅丽思,等.中国、美国和欧洲高校土木工程教学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41-47.
[10]包扬娟,黄雨,曾伟,等.基于博士生视角的中美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1):56-60.
[11]李国强,许炎彬.法国与中国工程师教育之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28-31.
[12] Hofstede 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3th ed.New York:McGraw-Hill,2010.
摘要:个人陈述因其能较为全面地展现申请者的综合素质,故而成为西方高校对申请者进行审核、评判时的重要依据之一[1]。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时存在一些误区。文中以申请赴英美等国留学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生以及英美等国高校的招生代表为研究对象,概括了目前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西方高校招生代表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基于西方文化视角指出了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写作建议。
关键词:个人陈述;西方文化视角;写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6-0149-06
个人陈述是申请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留学时所必须的关于自身漫谈的一篇文章,主要用于描述个人背景、申请目的、研究方向等信息。相比于留学文书中的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实习经历证明等其他材料,个人陈述能更加全面地展现申请者的综合素质。与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论现象不同,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留学文书中的个人陈述是西方高校对申请者进行审核、评判时的重要依据之一[1]。一份好的个人陈述能让申请者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让录取委员会印象深刻。从某种角度上讲,个人陈述决定了申请者的命运,是影响其能否被学校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政策的激励与指引下,加之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目的地国家对中国的留学政策更加开放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呈逐年攀升趋势,2000年出国留学人数仅为3.9万,2013年达到41.39万人,到2017年,留学人数已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目前,中国的留学市场已从过去的“理智性留学时代 ”进入了“大众化留学时代”。另外,教育部发布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2],英、美、澳、加等国是中国留学生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赴以上国家留学的人数占留学总人数的67%以上,由此可见,个人陈述写作也已从过去的小众问题发展成了现今的大众问题。
个人陈述写作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书面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个人陈述的质量是申请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Spitzberg[3]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如下界定: “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地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一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许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术语作过定义,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但是学者们所作的定义和所作的理论概括都承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4]。要做到有效、恰当地交往,就需要对交往对象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然而受国内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国内的学生在校期间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致使其在撰写个人陈述的过程中仍是基于母语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而英汉民族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导致个人陈述在留学申请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围绕个人陈述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裁的分析、语句的使用等方面[5-7],鲜有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研究个人陈述的写作问题。文中以申请赴英美等国留学的国内高校本科毕业生及英美等国高校的招生代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收集申请者的个人陈述及与申请者的面谈,概括目前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对英美等国高校招生代表的访谈、问卷调查,总结了西方高校在审阅申请者的个人陈述过程中的侧重点,并基于西方文化视角指出了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写作建议。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广州一留学服务公司共收集了20份申请赴英美等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的个人陈述,20位申请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此外,通过与高校合作约谈了广州地区的几位留学申请者,面谈问题如表2所示。与国外高校招生官的交流通过面谈加问卷的形式完成,面谈问题如表3所示(问卷问题与面谈问题相同)。
二、 国内申请者个人陈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20份国内学生个人陈述的分析,以及与数位申请者的面谈,发现国内申请者在撰写个人陈述时存在以下普遍性问题。
(一)开篇表意不够明确
在跨文化交际中,高低语境是影响交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英美等国则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8]。受传统文化影响,国内申请者撰写个人陈述时倾向于间接的交流与曲线的思维。往往开篇表意不够明确,表达起来比较含蓄,习惯于从较远的相关性入手,陈述观点时委婉曲折。这一点在收集的个人陈述中得到了印证,在20份个人陈述中,有4份以引用名人名言开头。从内容上来看,有的是勉励自己,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表明自己的目标。由于文化差异,国内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擅长运用名人名言,一是体现知识渊博,二是通过名人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习惯性地将名人名言放在了自己的个人陈述中并误以为这是点睛之笔。
(二)模板化严重
在介绍自身背景时套用模板,内容浅显。社会实践活动仅简单罗列,重数量而不重质量,未能深入挖掘社会实践活动带来的人生思考或意义,未能有效体现自身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只是简单地将其当作加分项罗列出来,过于形式主义。
(三)对个人陈述重视不够,计划或规划设置过于空泛
由于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国内申请者未能对个人陈述给予高度的重视,大部分申请者视其为一份普通的个人介绍,故常常使用同一份个人陈述去申请多所学校,没有认真、详细地研究所申请学校的要求。撰写的个人陈述缺乏针对性,甚至于在个人陈述中陈述的个人情况偏离目标学校的要求,缺乏对自己想要修读的专业内容、具体课程等的了解,在谈到未來的学习计划时大多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想法,大量的笔墨花费在称赞对方高校有先进的资源、先进的设备,能去到如此优秀的高校学习是自己的梦想等。
(四)偏离西方思维方式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和谐统一的特性,表现为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西方的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之上,其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表现为分析的特性,将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并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思维是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行为,语言受到思维的支配。写作既是语言活动, 也是思维活动, 思维模式影响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等[7]。分析所收集的个人陈述发现,国内申请者的个人陈述在语言运用上过于中式思维,多采用自传的方式介绍自己,包括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用以告知录取委员会自己的成长环境、优秀品质等,介绍过于繁冗、用词炫耀,喜欢用难懂难拼写的词汇来显示自己的水平。实际上因为中西方词汇语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冲突,中国学生并不能完全把握好语义文化上的差异,词语的字面意义易造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
三、 西方文化视角下的个人陈述写作要点
借境外高校招生官来华招生及来华交流访问等机会,笔者先后与10位招生官进行了面谈,同时发放问卷30份,有效回收25份,该阶段共收集有效研究样本35份。通过对有效样本的分析、归纳,总结、提炼西方文化视角下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谋篇布局要直接
由于西方文化崇尚 “个人主义”,更加强调个人意见的表达,个人陈述的语篇展开方式应直截了当,观点清晰,主题明确,开头应点名主题,再直线式展开,层层深入,同时注意行文的逻辑化、系统化。因为中西方句子的逻辑重心位置存在差异,西方人直截了当,一般将重点放在开门见山的位置,而中国人喜欢先铺垫然后再突出重点,具体来说就是“英前汉后”,在了解此差异后,开篇就要突出重点,整篇个人陈述的目的要一目了然,不要过分累赘、过于修饰。开篇的关键应该是“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如何吸引了你”,以此鲜明的主题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二)创新能力要凸显
如何在数千数万份个人陈述中迅速抓住招生者的眼球,使自己脱颖而出,获得录取,这就要讲究个性化。西方国家更崇尚创新精神,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人不断推动新的技术进步、发明创造新的科技成果,他们认为创新才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根本动力,故而创新能力成为西方文化视角下评判个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英美等国高校在硕士录取中,除了看重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更加看重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9-11]。因此,在撰写个人陈述的过程中不要罗列经历,不要包罗万象,不要模板套路,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突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从与招生官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希望看到学生的知识面广但也并不偏好某种经历,因此不需要把自己读过的每本书、每项社会实践都罗列出来,那将被视为冗长的无用清单,重点应放在那些能够凸显自身个性、体现自身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社会实践上。如果没有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那么严重,可以与专业、生活联系起来,叙述一段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历,阐述清楚在其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又如何坚持不懈地找到了答案,这一经历使你有什么收获。
(三)行文语气要平等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重谦恭,当然这在本土文化中无可厚非,同时谦恭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但在西方文化中则不同。根据Hofstede[12]的解析,英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35,美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40,中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80。国家的权力距离指数越小表明权力距离越小,在权力距离指数小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相应较小。在西方国家“权利意识”深入人心,他们对权力分配的平等现象更加看重。因此,个人陈述写作过程中,考虑到权力距离的不同,中国学生应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心态,做到少用浮夸的表达,不需要花费过多篇幅恭維对方高校设备有多么先进,教授多么有能力等,以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会与冲突。在个人陈述中,应做到不卑不亢,少恭维奉承,尽量体现申请者与招录方的平等性。
(四) 专业情况要通晓
所谓专业情况要通晓是指个人陈述中涉及对所申请的专业进行描述、剖析时,一定要体现出申请者对所申请专业了解程度的深入性、完整性。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中通常会介绍各招生专业的基本情况、招生要求等,在申请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所申请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所申请专业目前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然后在个人陈述中对专业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下一阶段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学习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同时要根据招生要求,尽量展现自己以往经历中与招生要求契合度高的相关内容,以提高自己与专业的匹配度。
(五)语言表达要准确
各录取委员会在对个人陈述进行审阅、评判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双方缺乏了解,能较为全面展示自己的就是一份个人陈述,因此个人陈述的行文显得尤为重要,如行文逻辑、遣词造句、基本语法、词汇运用、单词拼写等。在撰写个人陈述时必须正确运用英语,但也不必刻意去表现自己的英语知识面。在最终呈现的个人陈述中,不允许出现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浮夸词汇或是客观事实性错误,要保证清晰易懂。招生官视写作水平、事实性错误等为申请者的致命弱点,因此要确保英语使用的准确性。此外,英语段落中的衔接过渡词在句子间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
是正确反映英美人思维所必不可少的语言纽带。衔接是语篇内标记不同句子交际关系的连接,是使语篇内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桥梁。英汉语言的语篇衔接方式存在一定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衔接过渡词将整篇文章连接起来凸显逻辑性,所以在个人陈述的写作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民族特有的思维框架和方式,需要充分了解其他语言的民族思维框架和方式,并做到思维方式的灵活转换。为使留学文书中的个人陈述充分发挥效用,一要了解留学目的地的文化,厘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二要了解所申请学校的要求、申请专业的要求、即将要完成的学位课程设置等;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作出行之有效的规划,不能泛泛而谈;四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习惯用西方视角去思考问题,完成叙述。
参考文献:
[1]禹海涛,燕晓. 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与启示——以同济大学和普渡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5):5-7.
[2]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Spitzberg B.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 Samovar L A ,Porter R 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9th ed.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2000:375-387.
[4]岳豪.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6(3):90-93.
[5]许洁.中西方英文个人陈述的对比研究———从体裁分析看文化差异[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16(5):56-60.
[6]许洁.礼貌原则在个人陈述中应用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91-93.
[7]刘宽平,周业芳.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EFL 写作的影响[J].外语学刊,2004(5):107-111.
[8]张瑞.高低語境文化交际模式对比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2):1284-1287.
[9]李林瑾,周云,曾雅丽思,等.中国、美国和欧洲高校土木工程教学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41-47.
[10]包扬娟,黄雨,曾伟,等.基于博士生视角的中美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1):56-60.
[11]李国强,许炎彬.法国与中国工程师教育之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28-31.
[12] Hofstede 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3th ed.New York:McGraw-Hill,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