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融入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研究

    苟重龙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以美育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旨在塑造完美人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目前,在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以美育人面临着审美教育缺失、美德教育缺失等问题,需要将美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纪律管理中、“三十六个训练项目”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格境界,促进以美育人目标的实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以美育人承担着为高职院校学生素养教育和人格塑造服务的任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美育人能够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在审美活动中作出正确的、客观的审美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内在美达到德育目标,进而实现学校学生管理的目的。

    一、以美育人与学生管理综述

    以美育人是中华之美精神,是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美为标准,是指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其具有创造美的能力,有能力进行美的感受鉴赏、表现,具有美的素养、情操、理想和品格。新时代中,以美育人是社会主义的美育价值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美育与学生管理两者之间具有极大的联系和作用。

    一方面,美育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注重人性、感情和精神,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可以促进对学生的柔性化、人性化管理。而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是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开发人的内在潜能。美育可以促进对学生的柔性化、人性化管理。从人性表现来看,任何人都向往自由的境界。因此,在规章制度中,为了给人们提供创造自由的空间,我们会尽量采取“柔性管理”,来表达尊重与民主、沟通与对话、和谐与舒畅,这是美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在学生管理中,以美育人依据美的规律,运用美的方式,选择美的载体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感受、理解、创造等的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强健学生体魄,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追求美的生活,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达到以美促德、启真、储善、健体、促劳等目的。并且通过美育还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自我管理。并且美育容易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其冲破了狭隘功利主义,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心理结构“内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另一方面,学生管理是开展美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育具有更高素质人才,而学生管理是与教学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其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想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美、仪表美、语言美,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美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如:在学生宿舍管理,通过对学生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监督、引导、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陶冶美的心灵。学生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结构、有形式的特殊环境,其陶冶、熏陶的功能是潜移默化的,如:美好的文化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都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耳濡目染、如沐春风、日益陶冶自己的性情,逐渐体验出人生的意蕴,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的身心得以愉悦、清查得以陶冶、视野更加开阔。

    二、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以美育人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新疆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审美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学生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效果并不佳。本文以新疆高职院校为例,对学生管理过程中以美育人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审美教育的缺乏

    审美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借助艺术手段和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教育。目前,随着网络信息知识经济的高度发展,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娱乐导向、通俗艺术传播走向“普泛化”、现实就业压力一日剧增、现代审美文化“世俗化”等因素的影响,使高职院校审美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学生管理中,学生的对审美教育表现“淡漠化”,审美意向取向世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审美教育的缺失正导致学生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美盲。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让学生在审美价值观上陷入迷茫、應接不暇。处于高职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记忆力和理解力已经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但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引导,他们盲目追随。接受一些平庸化的东西,对一些深刻崇尚的东西却不屑一顾,背离美的现象被很多学生视为标新立异、展示“个性”,导致审美价值观陷入误区,如:语言粗俗、性格古怪等;二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使学生对美的鉴别能力大打折扣,高职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还没有完全形成,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美与丑、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流行艺术等,很容易迷失自我;三求学就业等各方压力的增大使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受到阻碍。目前,很多学生审美感受能力比较弱,将所有精力和热情都放到了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为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在他们心中“自我想象”、“自我判断”领域越来越小,往往会陷入某种误区不能自拔,看问题、做事情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缺少朝气蓬勃、诗意盎然的精神风貌。在这些情况下,转型期的教育方式又导致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逐渐消失,很多学生用对抗与逃避的方式来面对现实情况。

    (二)美德教育的缺失

    美德是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的行为表现,是中华民族群体生活的精神支柱。但目前,在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美德教育处于一种缺失状态。一方面,高职阶段中,学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学生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网络媒体不实报道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导致学生对于践行传统美德意识弱化。再加上,美德教育并没有融入学生管理中,学生美德意识淡化,学校比较重视是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且一些高职院校依然沉浸在被动的教学管理环境之中,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美德传承的实践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得不到提升,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同时,部分院校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将管理与美德教育并进;另一方面,新疆高职学生是祖国未来栋梁,而高职美德行为展现的是学生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是否满足了新时代应有的精神风貌,是体现一个学生是否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美德的一个量化指标。但目前,从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反应看来,美德教育应表现出的持续性实践行为并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对弘扬传统美德很少付出实质性的行为,大多表现在口号上。并且部分学生群体漠视、规避美德实践,认为只要不做有损社会和群体的事,即使没有付诸行动,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坏,不会受到任何制裁,对美德这种灌输似的教育形式具有抵触心理,美德行为缺位;另外,在新疆高职院校校园中,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高职学生处在校园和社会接轨的重要时期和极端,随着他们思想意识不断的成熟,个体最大效用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应秉承优良传统。但目前,部分新疆高职院校认为传统美德传承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传统美德实行表现力和呈现结果弱化,传统美德的弘扬失去了连续性,在高职院校到社会传承纽带上出现了阻碍,校园难以形成良好的美德践行氛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风气,美德传承弱化,严重损害了美德发扬的代代传承。

    三、以美育人融入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途径

    (一)将美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

    学生日常管理包括宿舍布置、着装、卫生等日常管理,还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餐饮、保洁、校园活动等保障服务工作,这些都跟美育有关。新疆高职院校将美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能够使学生感受美,从情感和心灵上,对学生直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激励作用。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宿舍布置、着装、卫生等管理的精致化,通过创设卫生、文明、整洁的日常管理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美、看到美。如:在宿舍生活管理中,通过展开学生宿舍内务整理活动,并聘请专业人士对学生整理内务进行培训,以此进一步规范宿舍内务管理的要求,宿舍变得干净、整齐,提升学生宿舍内务自理能力。这样不但使学生养成严谨、规范的作用,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宿舍的整洁、优雅美。再如:在着装方面,学生管理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着装美学知识,要求学生穿戴必须整洁、大方、得体,体现出统一美和个性美,让学生明白穿着干净得体是对他人的尊重;要求学生在校园操场活动中,男生不得光背打球、袒胸露怀,女性不得穿超短裙,紧身短裤,让学生感受到着装中的美,从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的世界。另一方面,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体现学校的精神面貌、物质条件,也是学生日常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新疆高职院校应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沉浸在一种舒适、静溢、优雅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育人的效果。并且高职院校还应认真办好校园艺术节活动,组织好课外艺术活动小组,利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育人目标。如:按照计划、制度,组织每个班级实行劳动实践周活动,通过举办校园运动会、文艺会等,增强学生对学校、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提升他们创造美、发现美和爱护美的能力,以美的准则来布置、打扮周围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修养。另外,还应将美育融入到学生日常保障服务中,经常组织宿管、餐饮、保洁、安保等,认真学习政治文件、学校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增强他们对美的认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强烈的是非美丑观念,自觉地去恶存善、远丑近美。

    (二)增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首先,应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审美教育日常化,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感受美丑、分辨美丑的能力,努力形成学生审美教育的日常化。并且,为了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目的,还应重视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在审美活动中,通过播放音乐、鉴赏书画等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充分体现蕴含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同时在审美教育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情感共鸣,还应以健康的心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为基础,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其次,美无处不在,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科学家通过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精心地构思,来创造美。创造美是整个审美活动的较高层次,在审美教育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通过音乐、诵读、读书、郊游、美术欣赏等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艺术领域中发现美、感受美,全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在审美教育中,还应引导他们通过对美的创造和加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其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达到较高水准。同时,学生审美素质的根本提升还需要积极参加审美实践活动,拓宽渠道,不断增强学生审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多种业务爱好,使其具备必要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向多才多艺方向发展。如:通过组织写诗、创作书画、音乐、看电影等实践活动,可将丰富多彩美的信息迅速传输到学生脑中,使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更加敏锐、强烈。高职院校通过影展、画展、赏析等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并发掘日常管理中的审美资源,借助学生社团和各种文艺活动,通过发展兴趣小组、营造良好的审美气氛,有目的地、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校内外的审美实践活动,提升他们对美的创造力。另外,审美教育是学校学科专业中创造美境界的共同追求,是各个学科专业、部门、教学环节的共同责任。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融入以美育人,就要主动向学校教育领域主动渗透审美教育,各个学科、环节乃至教育全过程都要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审美教育氛围,贯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始终,使学生能够在美好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使美的感受和体验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三)将审美教育融入学生纪律管理中

    将审美教育融入到学生纪律管理中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不但有利于良好纪律的养成,通过提升人格境界、陶养趣味格调,还能提升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首先,在学生管理中,一些趣味格调低下的人举止粗野、玩世不恭、过渡纵容,甚至孵化出一种浅薄、粗陋、弛懈的文化风尚。并且部分学生对消遣性、自娱性、宣泄性的“眼睛冰激淋、心灵沙发椅”甚至暴力、绝情的低层次视听物品白看不厌,如:个别院校举办的文艺活动中盲目模仿的港台味、媚外味浓郁,高雅艺术却凤毛麟角,不仅导致学生精神世界世俗化、功利化、平庸化,还导致审美素质退化、能力弱化。因此,在高职学生管理中,通过提升人格境界、趣味格调的熏陶,来提升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強他们遵纪守法的主动性。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趣味格调,应以军事训练、军事化管理为抓手,以军营整齐、正气、干练、昂扬的作风培养学生的人格美,不断提升学生的感官能力,提升学生学生对美的直觉、敏感、辨别例、审察力以及专业化程度培养,注重对学生内心理性力量的培养和塑造,提升学生内在认知力、理解力、判断例等理性力量的培养,使学生的审美态度、要求、爱好、趣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使学生的趣味格调表现出一种健全、合理、向上的趋势。并且将审美教育融入到学生纪律管理中,应善于发现和大力弘扬当代军事训练、军事化管理中具有超前性、未来性、生命力和生长性的因素,如:军人的参与竞争意识、开放的心态、社会责任感与道义感等,同这些体现美学的人文精神,去启迪学生的心灵、照亮学生的思想,陶冶、引导和感召学生的趣味格调。其次,应通过提升人格境界,提升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将审美教育融入到学生纪律管理中,在军事训练、军事化管理中,通过引导、启发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纪律观,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法纪观,是在遵守美育的自由性特点基础上,在使学生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以良好的法纪形象,来实现最高的人生价值,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

    (四)以“三十六个训练项目”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格境界

    人格是人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人格境界是指人要具备尊严、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并非是天生的,而是教育与实践的产物。而 “三十六个训练项目”包括文明观赏、热爱运动、热爱学院、民族团结、爱护公物等三十六项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格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运用“三十六个训练项目”,通过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不但能够有效促进他们不为物欲左右、追求人格的完美,还能有效促进他们自觉厌恶趋恶,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格境界。如: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学院和系里的义务劳动,通过让学生自行安排时间打扫自己的班级系内公共卫生区、学生宿舍卫生、植树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中的美,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来看,人们更善于发现自己周围世界的美,更富于智慧和敏锐感,是在生产劳动中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也就是说,审美是通过劳动实践过程体验来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确认、实现的情感愉悦手段,因此,通过这类项目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活开拓的强烈欲望和顽强拼搏的坚韧精神,增强学生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以美育人的目的重在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引导学生养成和谐美好的情感,过一种值得过的理想生活,运用“三十六个训练项目”,通过军事训练、文明就餐与就寝、文明观赏、自觉学习、崇尚科学、注重礼仪等活动,可以提升其生活与审美的高雅情趣,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地丰富其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和身体健壮,提升他们整体个人境界。另外,整体人格境界最高层次是超功利的,在遇到困难时,惟有超功利的人格境界才能面对各种挫折,才不会悲观自卑,精神世界也会变得乐观、愉快、健康。因此,通过“三十六个训练项目”,增强学生自求卓越、自主创新、诚实守信、崇尚科学等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各种生活压力和种种束缚状态下去谋生创业,使身心疲惫的应付化为一种身心愉悦的和谐创造,从而使学生修身养性、超越功利、净化灵魂,获得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人格境界,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格境界。(作者单位: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

    课题项目: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课题《以美育人融入新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编号BJ[2019]WLBKJS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