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赵连文

    [摘要]时下,我们着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是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的,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最主要的理论点都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核心理念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崭新理念,有着丰富的理性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国方向和时代立场;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我们党顺应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当前,在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这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作了新的思考,对它的必然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它作了实践层面和学术层面的不同界定,对它的未来趋势作了总体展望,对它的时代立场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理论表征,对它的价值取向和检验尺度进行了实践归结等等。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从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成功运用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并使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扬的一个重大制度安排,它必将推动整个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也必将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深度中国化和大众化。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在理论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谐社会是人们共同认可并追求的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其实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和谐社会的相关问题,无论中国古代抑或西方早期,都不乏追求社会和谐的精神追求。虽然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追求的“大同”理想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缺乏维护整个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并且容易抑制个人创造性和竞争性,但是他们追求的从协调中达至和谐,强调整体性的美学期待仍然是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学习的。虽然西方那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设想带有明显的空想成分,但都是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中,不能说没有中国“大同理想”和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痕迹,只不过是以科学的形态所保留下来的理性诉求罢了。[1]事实上,我们党提出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表明了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效率优先的指导思想转化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更加强调社会整体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科学发展,这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标志和突出特点。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各个群体能够实现良性的互动,整个社会能够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社会能够实现安全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在社会主义总体框架下,既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又不缺乏深厚的精神财富的社会,这个社会的各成员之间,彼此关系融洽,互敬互爱,遵守共同的社会法纪秩序和道德规范,追求国家持续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同时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情展示五彩缤纷的个性魅力。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系统概念,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并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的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政治、经济、文化、区域代际之间的和谐等等)、外部环境的和谐等几个方面。即努力达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发展的社会,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正义是一种德行,是社会正气的内在特质;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因为秩序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备前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目标;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一个和谐社会不可能没有民主和法治,否则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因为民主与法治是保障社会成员表达自己意愿的主要保证,一旦没有了民主与法治,社会成员的利益愿望与表达要求就达不到有效的实现,反而就会诉诸于其他的方式,引起社会秩序混乱。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2]。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前提。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生产力、科技、教育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不够健全、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尚等。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重要的社会前提。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外部各种挑战和风险,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级,和平与发展代替革命与战争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政治多级化、经济一体化、科技高速化、文化多样化的国际趋势,从总体上看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只要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牢牢掌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就能够营造有利于我国的战略态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进程中,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因为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带来严峻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

    再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新世纪庄严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新世纪我们党肩负“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能否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取决于我们能否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党必须把发展作为自己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抓。发展指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落实的目标所在。我们党只有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才能赢得民心,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最后,促进社会和谐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扩充。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又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作了重要扩充:只有广大群众自觉共建而不是少数人空忙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只有全体成员共享而不是少数人独享发展成果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只有就业扩大而不是失业扩大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只有城乡统筹发展而不是城乡差距扩大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只有促进民主法制而不是促使公共权力极权化、市场化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只有促进社会成员尤其是一代青年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值观而不是促使他们树立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只有环境友好而不是恶化生态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三、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同步发展,经济的高速運转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经济上,全球产业继续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依然牢牢控制着科技创新高地,发展中国家皆在面临来自工业化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并在竞争中努力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发展中的经济体对工业化经济体的依存度将不断提高,经济独立性下降,从而经济发展风险加大。社会经济领域中竞争与发展,必将会带来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来自世界上多种主义的思想文化、政治观点充斥着每个角落,各种组织都在招揽着他们的信徒。科技的发展进一步促使人与人联系的日益密切,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处心积虑地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文化渗透;意识形态问题已是我们需要迫切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思想信念问题成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国民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建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对于我们建立坚实的思想基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上的,其理论涵概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问题的建设与发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原理,认为人是经济发展的指挥者和创造者;为他人服务,为人自身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提出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规律指导经济发展规律的办法。没有正确的人的发展规律指导,就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手段;没有系统的价值规律的指导将增加物质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要使之用于在人民心中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对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隐性作用。

    其次,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体现其理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以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帮助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应该“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将其融入人的社会化过程,运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运用学理化与通俗化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们的头脑中,以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的价值选择和判断,指导人们的行为取向,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分清是非、看到本质、明确方向,才能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使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实现,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在实践中检验并纠正,丰富并发展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鲜活的时代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源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促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不断的补充、完善。以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融入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取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为社会主义国家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理论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5]

    参考文献:

     [1]郭建宁.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前线, 2005,(02).

    [2]郑杭生.社会和谐——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主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3,(06) .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 人民日报,2005 - 06 - 27(1) .

    [5]邢媛.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N].人民日报,2005 - 6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