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能大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朱小会

    应用型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如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能满足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融合不够,“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全国技能大赛为契机,“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和排除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本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

    一、引言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系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两个本科专业,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全国新零售买手创业实战、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大赛。大赛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如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包括参展计划书、展位海报设计与商品陈列、新产品发布会、谈判与磋商四个部分,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商务谈判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有商品参展陈设、展位海报设计及新产品发表会等参展商品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而商品展位设计、表演等知识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均没有涉及。因此,迫切需要经贸类实践课程教师从注重单一的专业操作能力培养转向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素质。

    二、应用型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简介

    《国际商务谈判综合训练》课程,通过国际商务谈判实训,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谈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把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准备、开局和签约的各个阶段的运作,熟悉国际商务谈判的策略、技巧和语言表达,并且能够在谈判活动中熟练运用。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谈判背景调查:商务谈判前背景调查的内容及手段;谈判组织准备:人员的配备及分工的方法;谈判计划的制订:制定商务谈判计划的基本方法;谈判过程:商务谈判各阶段的谈判方法、技巧和策略,包括开局、报价、议价、让步、结束各阶段;语言表达:国际商务谈判各阶段常用表达。《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程,通过在校内实训室利用实训软件速卖通模拟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操作,让学生在理解跨境电商的内涵和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熟悉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掌握跨境电商基本操作,并能利用电商平台完成进出口业务基本流程,初步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网上运输与配送安排、网上支付、客户服务和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店铺开设、物流模板设置、店铺运营、交易管理等。《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训练》课程,借助外贸教学软件和模拟案例,使学生对整个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重要单证进行操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当今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状况,熟悉从贸易磋商、合同签定,直到国际贸易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种单证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单证流转过程,从而模拟贸易环境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经贸工作奠定基础。

    三、应用型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能满足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

    经贸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长期固化,内容陈旧,均以仿真模拟实验与案例教学为主。如报送、报检程序简化,跨境电商线上交易成为主流,仿真模拟实践教学内容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带领学生去实践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观摩较少,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创新意识缺失。

    (二)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融合不够

    全国技能大赛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对接。实践课程教学主要是单一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创新意识不足,因此,教师应熟悉各种竞赛规则与内容,主动融入全国技能大赛的元素,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创新能力。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全国技能大赛,无论是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的撰写,还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操作能力,对指导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需要“全能型”的教师。来自企业兼职的实践教学老师又因理论素养不高及教学能力问题也难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实践类课程考核主要以实习笔记、总结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過程性考核略显不足,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基于全国技能大赛的应用型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解决对策如下:

    (一)多管齐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经贸类专业课程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赿高,在修订专业人才方案时,着力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相互融合,增加相应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需求;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共同编写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并纳入绩效考核目标。教师充分利用仿真模拟实验、学生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创新意识,有意识地融入全国技能竞赛内容。

    (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学院加大技能大赛团队与指导获奖教师的奖励力度,并与教师职称评审及奖励绩效挂钩;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满足实践教学与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三是将全国技能大赛内容纳入教研活动计划,每年对全国技能大赛进行诊断,提出相应的参赛方案。

    (三)改革实践类课程考核方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不间断的过程,课程考核应该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过程考核相结合,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加大过程性考核比例。课程考核内容应包括学生课堂参与、课堂出勤、实习笔记、总结报告、答辩等环节,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考评主体不限于任课教师,如在答辩环节可邀请课程组老师观摩并担任评委,评委老师成绩占一定比例。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练就真本领,培养创新意识。

    (四)探索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贸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建议建立一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如《国际市场营销》属于理论课程,而实际上改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公司搬进课堂、将竞争搬进课堂、将业务搬进课堂、将客户搬进课堂等“模拟公司真实运作”,非常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上课时如能实行小班教学,申请智慧教室,效果将事半功倍。探索建立一批理实一体化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增强自信心、专业认知及就业砝码。

    五、结语

    以全国技能大赛为契机,“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和排除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本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是非常适合于本科经贸类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对激发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学生分析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锻炼学生分析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也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定能改善本科经贸类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促使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就业砝码,可谓一举多得。(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法政与经贸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重庆科技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全国技能大赛的应用型高校经贸类实践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