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态学视野下的广西民间戏剧
刘庆
【摘 要】文艺生态学作为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可从多角度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广西民间戏剧作为文化融合的典型,通过文艺生态学分析其产生与发展,可以从中认识其基本的生存状态以及保持状态以保护广西民间戏剧并让其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为之后的戏剧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文艺生态学;广西;民间戏剧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2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体系下,慢节奏中的文化表现形式在现代工业社会快节奏的文化需求下变得有所不相适应。特别是在文化受众的感受上,传统的文化形式已经很难刺激其感官存在。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此基本文艺生态的存在,传统的文艺形式仍旧有自身独特的受众群体,在此群体中仍旧能够有效地进行文艺基本功能的运用。广西民间戏剧作为重要的民间文化组织形式,其对文化生态的依赖较为严重,本文以此为突破口,通过文艺生态学的观点,对广西民间戏剧进行分析。
一、概念概述
(一)文艺生态学概述
在现代生态学自身发展以及现实中存在的社会危机的刺激下,将生态学中的观点引入到现实社会情境中,用生态学的观点审视经济、文化、社会问题,自然而然文化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应运而生。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对人类社会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认识,对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存在物的生存进行理解与认识。从事物存在的生态性来分析其中需求与供给的有效集合。并以此种集合为主要角度,对其生活的自然与社会状态进行审美意识的考察。在考察发展中实现对物体的有效认识与整体生态地位中的有效建构。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培养文艺应有的生态功能,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
(二)广西民间戏曲类型概述
在广西地区,在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多民族形式下,不同民族的不同自然观念与艺术审美造就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有的环境下,对于广西民间戏曲而言,其带有深厚的文化因素,对于戏曲而言,其很大程度上与汉族文化圈层扩散有关。就广西地区桂剧的艺术特色而言,其以本地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但究其语言还是源于官话体系;在艺术手法上注重生活情态的表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因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創作、改编、新编桂剧《梁红玉》《打金枝》《断桥》等,而成为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
二、在文艺生态下现有的的广西民间戏剧的状态观察
(一)生态的一份子
在现有的环境下,作为广西整体文化氛围中的一员,广西地方戏曲的产生与广西独有的文化环境以及相应的艺术传播有广泛的关系。在广西当地尤其是北部以及中部城市,其基本上属于汉文化圈层之内,但是在整体大圈层中其又属于汉文化影响的薄弱地带。这就在文化生态形成中,对于周边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吸收成为其形成的重要条件与关键因素,并且与汉文化的中心区域有一定的时间差异。在形成广西地方戏曲的过程中,这样的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故而就广西本地戏曲而言,其本身就是广西文艺生态的一份子,是承担广西地区文艺审美的关键因素,并且还是中国社会文艺生态的一份子,其中蕴含的文艺审美因素,也是中华文化公共性的构成部分。
(二)生态地位的下降
在文艺生态中,艺术形式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地方戏曲而言,其文艺生态的地位在逐步下降。在现有的文艺生态中,广西地区生态受到域外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与其他地区文艺生态的同步性也在加强。再加上电影、电视等现代娱乐方式的进入,传统文艺生态中以戏曲为代表的文艺生态无法实现自身有效的社会发展应对。一般社会群体地域戏曲的评定也处于疏离状态,这就导致整体审美意识的逆反,对于广西地方戏曲而言,可见其本身生态地位的下降。
(三)生态意义的消化
作为艺术形式的体现,戏曲原本在于社会意识的宣传与社会娱乐。生态地位的下降伴随的就是生态意义的消减。且不说其他社会娱乐方式的侵入,单说存在体系性问题,其本身与社会体系不适应,且自身在现有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原本的历史文化积累,对于现有的生态体系中的调节作用因为受众的减少在削弱。这就意味着本身生态体系正在被动地进行调整。
三、对广西特有文艺生态下民间戏曲保护的动态分析
在现有的保护体系中需要注意的有两方面。首先在于情境化保护,其次在于活态传承。情境化保护的典型就是在艺术活动中尽力地还原历史情境,如建设传统戏院等。同时也要关注现实中新科技成果,科技与传统相互结合形成新的有效情境,提升保护水平。活态传承的关键也在于情境构建,不过此针对的是表演者,其自身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保存文艺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创新活动。
四、小结
本文以广西民间戏曲为突破口,通过对文艺生态学角度的思考,认为现有的民间戏曲是生态的一分子,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地位下降,然而作为历史文化遗迹,存在有其道理,需要情境化保护与动态传承。
参考文献:
[1]陈丽琴. 文艺生态学视野下的壮族民间戏剧[J]. 南方文坛,2009(s1):56-60.
[2]高素云. 文艺生态学视野下民间文艺研究[J]. 大众文艺, 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