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李丽梅
摘 要:积极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实践发现,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学习,无法实现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实践与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从日常管理的细微之处引导和启发学生见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真章。本文以辅导员视角,结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探析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44-002
自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阵地,也将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作为了主要的培养目标。大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主动践行并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是青年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
一、辅导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利条件
1.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职责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指导和实施。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辅导员首要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中的内容之一[1]。從这一要求中看出,辅导员不仅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还要把教育融入日常,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辅导员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工作时间的全时性,工作地点的多样性和工作内容的多维性决定了辅导员不仅仅是日常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教师群体,同时也是学生大学期间最了解他们的教师群体。因此,学生普遍对辅导员的信任度较高,并把辅导员视为大学期间值得托付的“知心朋友”。这种身份认可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扫除了心理上的障碍,是辅导员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础。
3.辅导员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导师
与思政理论课程相比较,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日常性,而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规划紧密相连。学生校园生活不适应需要辅导员的引导,家庭突发变故需要辅导员的开导,心情闷闷不乐需要向辅导员倾诉,奖助贷补勤需要辅导员协助申请,宿舍内务差需要辅导员手把手教,课堂纪律不好需要辅导员悉心教育等等。以上日常事务不管是开导、引导还是教育批评,最后都需要落脚在对学生思想及价值的引领上,因此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无痕地融入其中,学生接受度高,价值引领效果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的途径
1.结合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参与度与主动性
学生活动是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组织者和参与者以学生为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中的活动组织者由教育的对象变成了实施教育的主体,调动起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觉理解并积极实践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以学生视角开展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做到在教育形式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从而让主题教育收获实效。
以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宿舍美化大赛为例,活动过程组织有序,参与面几乎涵盖了全学院的同学,在检查宿舍美化成果时也发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比较直接,以大字报的形式直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张贴在宿舍最显眼的位置;有的融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将宿舍美化与环境创设结合起来;有的把其它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融入其中等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及践行程度,为后续教育活动开展指明方向。
2.结合谈心谈话等日常事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功能
在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往往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相关。同学之间缺乏关爱与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关,部分同学缺乏对社会事务的关心与只注重课堂学习的习惯有关,个人缺乏挑战及独立精神与以往应试学习的思维有关等等。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日常小事逐一解决。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结合谈心谈话等日常事务,不仅可以避免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与生活脱节,而且还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结合课程思政,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2]。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将教育内容科学有序地融入到课程教育的环节当中。充分利用学科教育的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建设、专业教育和专业发展当中,以无处不在的氛围影响学生,浸润学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存在感和实在感。
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在课堂上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容一方面是教育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践行并培育下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准备。
4.结合主题班会,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力与践行度
主题班会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让教育主题得以升华、意义得以集中体现的重要过程。上文中列举的几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旨在以日常细微之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好比是在学生的思想上种下一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为确保这颗种子能够破土成长,(下转第172页)
(上接第144页)必须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内化于心”的思考,从生活实际回到理论,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将其“外化于行”的能力和自觉性。
以开展“理想信念”主题班会为例。谈到“理想信念”,学生总有高不可攀难以企及的误会,总觉得理想信念是自己不该谈的东西。但结合学生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分析这些美好向往中个人努力、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等因素,让学生体会到个人追求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关联,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以自己对价值观的认同度来影响周围的人。
三、总结与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虽然只有12个词24个字,但它涵盖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尤其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本可以在实践中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但一方面因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学生固有认知中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条化理解,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个人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无法得以全面发挥,而这一情况可以通过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的引导和教育得到较大改善。例如在开导人际关系矛盾时传递友善的观念,办理奖助申请时教导受助者诚信与感恩的观念,在宿舍走访中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并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等。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持久性工程。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学习,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争取最大限度的资源提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基金项目:2019年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QNXM-20190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9-21
[2]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903/t20190318_373973.html
[3]程錦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宿州学院学报,2019,34(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