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识青年的学术素养

    张瑞军

    摘要: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仅明确自己的学术使命,也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作为知识青年的在校研究生应该具备起码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能力,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求真务实,做论文更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踏踏实实,精益求精。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素养;学术道德;学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1-0093-02

    德国近代学者费希特在其著《论学者的使命》中曾问及一问题:“学者的使命是什么?学者同整个人类及其他各个阶层的关系怎样?他们用什么手段才能稳妥地完成自己崇高的使命?”[1](P.5)何谓学者,皆如我等年过而立之年依然求教于大学讲堂,踽踽于校园书馆,当然离学者相去甚远,但作为一个从学将近卅载,腹中还算有几丝墨水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问题应当思索。知识青年应当具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学术使命(这里的知识青年主要是指在校研究生),而要践履这样的学术使命,又需具备怎样的学术素养呢?

    一、 知识青年的学术素养:道德为先,能力并重

    习近平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2]青年是改变国家命运的中流砥柱。知识青年是青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今天中国具有高学历的研究生群体。曾经,无论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之说,还是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志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青年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怀和对理想人格的终极追求。这种朝气和梦想与自我价值实现结合为一种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学术心态,从而显现了一种基本的学术素养。这就说明了学术素养不仅包括以知识和技术为载体的学术能力,也内蕴了以精神和价值为表现的学术道德。

    学为知,术主行。学术的这种道德和能力,本身就意味着坚决排斥在学术之外人为地预设任何非学术的目标。如果在学术的逻辑之中添置了功利的标准,不仅是对学者的否定,更是对学术的否定。近年来的学术环境堪忧,学术界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读书人功利心渐盛,学术文人异化为老百姓眼中“新三座大山”之一——“黑心学者”。学术研究“十年磨剑”式的求真、求实、求美、求善精神已经被求新、求奇、求快、求利的物欲所替代。[3](P.122)市场经济的浪潮使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高、应最有潜力、最具创新性群体的当代研究生,失去辨别力,缺乏意志力。或听从命运安排,随波逐流,沦为庸人;或眼里揉满泥沙,破口大骂,变成愤青。而在学术研究方面,更是浮躁盛行,追求虚华。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首先要有一定的学术道德品格,这是我们学术生命的根基。“基于学者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这一事实,人们可以逻辑地推出他们也是他们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监护人。”[4](P.135)所以研究生既要做学问的看护人,也要做道德的守护者。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和方向。这种立场和方向会影响一个人的学术能力,而这种学术能力不仅要包括做人操守的“铁肩道义”,也包括治学严谨的“妙手文章”。

    二、知识青年的学术道德:做人要独立,治学要严谨

    社会由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使命。费希特把知识分子既看作是社会的一员,又看作是“特殊社会阶层的成员”。这意味着,知识分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具有“双重性”,——作为社会普通成员的一般责任和特殊成员的特殊责任。与一般责任不同,特殊责任的践履方式也有更高的要求。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的区别最明显的是有学问,于是用学问的途径来报效社会,乃是其特殊使命的践履方式。这就需要知识分子不仅要具备“妙手著文章”的知识才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铁肩担道义”的道德素质。作为研究生,先要做人,进而治学,最终济世。在传承,生产,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言行和德性去影响世人,影响国家,影响社会,影响历史。人们常常怀念民国时期的人文气氛。因为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为徐百柯所著《民国风度》作序时对这样一段话共鸣强烈:“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如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5](P.3-4)辜鸿铭的“怪”,傅斯年的“猛”,胡适的“雅”,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陶行知“平民教育,知行合一”,都是民国时期知识人最佳的做人和治学摹写。反观今日,在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环境下,随着经济上,政治上的精英意识不断强化,人文精神上的精英意识却不断弱化。知识分子越来越被体制化,缺乏文化自律,和一种自我批判精神,丧失了做人的“独立”和“自由”,越来越将自己看作是一个社会普通成员,还原为一介平民,不需要承担作为“特殊社会阶层的成员”之特殊责任,进而不断降低甚至隐匿或模糊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反映在治学上就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导致学术腐败,虚假之风盛行。这种风气严重影响了在校研究生的做人准则和治学态度。

    从学之路,绕不开躬行自省,艰苦沉淀。市场化大潮中,知识分子身份的边缘化,不是我们研究生淹没于俗世功利之中,丧失躬行自省,随波逐流的理由和借口。外在学术环境的恶化不能意味着我们研究生思想方式和精神品格的恶化。费希特说,学者的责任在于用道德的方式影响社会。当代知识青年,特别是在校研究生也应该用自己的所学所思关注他人,报效祖国,影响社会。

    三、知识青年的学术能力:研究要求真,论文要求精

    道德是以自我反省来实现自我行为控制的。学术能力不仅包括道德上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也包括系统专门知识在技术上的实践素养。也就是说,学术的内涵不仅仅包含高深学问的探究、人类未知的探索和知识创新等研究探索活动,也包括知识和技术的转化、开发和应用。换言之,知识的转化、开发和应用能力,也是学术能力的范畴。如今学术环境的堪忧,学术道德日益沦丧是很重要的原因,也离不开学人这种知识转化、开发和应用能力的不尽人意。季羡林先生在《我的学术总结》一文中说:“学术涵盖面极大,文、理、工、农、医,都是学术。人类社会不能无学术,无学术,则人类社会就不能前进,人类福利就不能提高,每个人都是想日子越过越好的。学术的作用就在于能帮助人达到这个目的。大家常说,学术是老老实实的东西,不能搀半点假。通过个人努力或集体努力,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得出的结果必须是实事求是的。”[6]所以学问研究要求真,真即诚,诚心做学问。司马光说:“只是一个诚字,更扑不破。诚是天道,思诚是人道。”他的学生刘安世照此去做,七年之后,达到“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的精神境界。[7](P.77-78)可见,求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功夫。正如研究生做论文,是见证能力的一件事,更是显功夫的一件事。

    学术论文是学术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论文的目的是以文抒论,论从文出,在于真理的追寻及规律的探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论文不能就论而论,也不能是对已有知识或信息的简单梳理或总结,而应是作者踏实的科研活动,是反映作者真实想法的载体形式。毋庸讳言,近年来我国学术论文的产出可谓汗牛充栋,但精品难寻,其中不乏低劣之作,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呼唤英雄的年代正是缺乏英雄的年代。这也正是人们为什么怀念民国人文气象的原因所在了。在那样一个大师辈出,不乏精品是时代,学术论著作为纯粹意义上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和追求,真正显示了什么是理论创见和理论价值。研究生做论文就要这种理论创见和理论价值,就要追求一个“精”字。“成了精的论文”听起来不置可否,却不无道理。要想成精,必须长时间的修炼:一篇文章要想达到“精”的境界,必须“十载冷板凳,一心圣贤书”的浸淫,否则怎谈“精品”。那何为“精品”。袁行霈的论述直指要义:“所谓精品,可能一理论见长,光腾万丈,笔扫千军;也可能以资料取胜,经纬百家,洞烛幽微。”[8](P.21)明确了“精”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如何“精”了。研究生要想做一篇好文章,除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之外,也离不开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维,即整理资料,判断推理,分析加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凡事种种,说起来易做起来难,坚持更难。但只有坚持才能“洞明”,才能“练达”,才能造就精品。

    今天,距费希特对学者使命的追问已过二百多年了,时空变幻,历史经历着现代化的洗礼,这种洗礼在促使人们思想进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学术上的异化和知识界的物化。面对现代化的冲击,知识青年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学术使命:以不被异化的理论的方式关照现实,用没有物化的道德的方式影响社会。

    参考文献:

    [1][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www.gz.xinhuanet.com, 2013-05-05.

    [3]郭玉珍,李久贤.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现状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3).

    [4]转引自杨滢.从我国高校的学术失范来谈学术与利益的关系[J].企业技术开发,2010,(5).

    [5]徐百柯.民国风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6]张国春.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术繁荣———近期学术界关于学风问题讨论综述[HB/OL].www.acriticism.

    com,2002-08-18.

    [7]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袁行霈.力戒浮躁恶习,再树学者风范[J].中国高等教育,2001,(1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