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评介与启示
高飞 屈丽蕊
摘 要: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体制具有“多元化的体育教师职前培育机构、严格的公立学校体育教师考聘制度、定期的体育教师教育机构评估制度”等特点。韩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渐趋实现从“以体育运动技能为核心”向“以体育教学课程为核心”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体育教学能力、机智性教学反应能力以及理解并诠释国家体育课程的能力。对中国的体育教师教育有如下启示: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育教师的身份与权益;严格考聘制度,突出体育教师职业的专门性;规范评估制度,调控体育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平衡学科与教学法课程,培养优秀体育师资;加强读写能力考核,提升教师沟通交流能力及交往技能。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职前教育;体育教师;韩国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120-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要保证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性改革要求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远观同为儒家文化浸润的东方文明国度——韩国,其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斐然、颇具特色。因此,探究韩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尤其是体育教师职前考聘制度以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等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体制
1.1 多元化的体育教师职前培育机构
在韩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是稳定、高薪、任职时间较长、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3]。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2007年曾经调查过15 000名中小学生,结果发现“教师位列‘将来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之首”[4]。一方面,近年来韩国每年约有3 500~4 00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教师选拔考试(NTST,the National Teacher Selection Test)”,但是能够过关者不足300人[5]。即便如此,10年来申请该项考试的人数却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即使“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MEST)”一再缩减国家课程中的体育教育课时数,但是报考体育系以及具有教师资格培训项目研究院的考生数量依然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一直推行“严格的体育教师准入和培训制度”[6],即一边压缩体育教师编制,一边提升新任体育师资质量。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途径,一是直接考取4年制教育学院,满足该学院各种学业要求并获得任教资格;二是考取那些特定的与“运动休闲相关的系部”,学满4年并获得任教资格;三是体育之外任何学科本科毕业之后另行考取教育学研究院。而体育研究生一般需修学2.5~3年。可供韩国青年选择的体育教师职前培育机构比较多元。据相关资料显示,韩国有85个体育研究院和21所体育本科院校有权开展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训工作。
按照韩国MEST的要求,体育本科院校每年可以招收30~60名本科生,体育研究院每年则可以招收15~20名学生;任何具有任教资格的体育生都可以申请就职于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如此一来,体育生数量渐趋供过于求,致使近10年来每年均会有大量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体育研究生和本科生无法就业。因此,每年韩国公立学校体育教师的入职考试和应聘竞争(韩国私立学校新任体育教师的考录另有严格要求,本文不作论述)便愈演愈烈,从而推动严格而公平的学校体育教师考聘制度日益完善与规范。
1.2 公立学校体育教师严格的考聘制度
在韩国,任何人若想在公立学校任教,就必须通过“全国教师选拔考试(NTST)”。该项考试始于1991年,体育教师招录考试往往历时2月有余(每年12月开始,次年2月份结束),分3次进行。前两次考试为全国统一的理论考试;第3次考试为教学实践能力测试。第1次考试主要考量应试者的教育学理论和体育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学为所有考生统考科目,分值为20分;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包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其中学科基础理论占30%~35%、专业基础理论占65%~70%,分值为80分。一般而言,每次考试择优遴选2倍的招生人数参加第2次考试。第2次考试以书面的方式测评应试者体育教学能力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专业综合(1)和专业综合(2),其中学科基础理论占35%~55%、专业基础理论占45%~65%,分值各为50分[7]。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应试者的逻辑思考与书面表达能力便成为设置体育课程时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次考试择优筛选1.5倍的招生人数参加第3次考试。
第3次考试由各市道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测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会详细列明每个动作的组成部分和具体分值,如跳高采用背越式或者俯卧式(具体跳跃姿势于考试当日决定)测评,男子跳跃高度为140 cm,女子跳跃高度为110 cm,5人1组,每人跳2次,选取较好成绩记评分;垫上运动需要考生先做后滚翻1次,再做后手翻1次,接着前滚翻1次,前手翻1次成坐姿,然后后滚成肩肘倒立,停3 s,做前滚站立,接着做侧向(相对考官)侧手翻和正面(相对考官)侧手翻各1次,走2~3步调整呼吸后,助跑做前空翻1次;游泳以自由泳、仰泳、蛙泳或蝶泳等泳姿(具体泳姿于考试当日决定)进行测试,4人1组,游50 m。需要指出的是,此阶段尤其注重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综合考评应试者的体育专业技术水平、单元备课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藉此也可以间接测评应聘者是否有能力依据《全国体育标准》设计出多种教学策略和体育活动类型等。从对应试者实际教学能力的日渐重视与强调,发现大学体育教育切实加强“体育学科知识与体育教学知识之关系”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外,为了评估应试者的专业素养与品质,此阶段考试往往还需对这些考生进行面试。面试时,主要测评应聘者对国家体育课程的理解与诠释能力,体育教学的创造性以及机智应对能力等。
由此可见,韩国体育教师选拔考试不仅测试要求高、测评维度多、程序管理严、持续时间长、应对难度大,而且竞争激烈[8]。
1.3 体育教师教育机构定期的评估制度
1998年伊始,韩国政府责成教育评估委员会每隔5年对全国体育教师培育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评估重要标准为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关联程度、体育教学法课程是否基于职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等[9]。该评估标准对体育课程设置的定向和调控作用有目共睹。同时,全面评估结果直接决定体育教师培育机构下一轮招生名额之增减,促使韩国各体育教师培育机构不仅极其关注总体评估结果,而且也比较注重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例如积极主动地按照评估标准修订并严格落实体育教师培育计划和培训内容,其中尤其注重体育专业基础等理论课程与体育教学法等实践课程的设置。
2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
2.1 课程的转型与分类
当下,韩国NTST更加重视考量考生的创造性体育教学能力、机智性教学反应能力以及理解并诠释国家体育课程的能力,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单纯考查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如此一来,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相应开始从“以体育运动技能为核心”向“以体育教学课程为核心”转变。与此同时,韩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学院和大学的体育课程由诸如普通教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专业基础理论、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体育运动技能等体育教育学课程和体育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组成,而且这些课程又可细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并明确规定每门课程必需修满的课时和学分。一般而言,韩国大学要求体育类大学生4年内修满约140学分。
为了实现课程转型,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学者陆续翻译出版了诸如《体育教育课程》[10]、《体育教育教学策略》[11]及《体育教育教学法》[12]等体育教育学类书籍。10余年前,韩国大学体育系开始开设体育教育学和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随后,《竞技运动教育学》[13]、《体育教育与责任》[14]以及《理解运动会:理论、研究与实践》[15]等体育教育理论或体育教学模式陆续走进韩国大学体育课堂。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上述专业化、领先的体育教育理论和体育教学模式,全部是以英文原版著作的形式直接从美国引入韩国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韩国体育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籍此明显提升,但同时他们对美国体育学者的依附性也渐趋增强。
20世纪末,韩国MEST颁布的评价标准越发注重学生体育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因此各体育院校纷纷响应,不仅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而且增加了这些课程的课时和学分比重。体育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由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法、体育教学技能、体育课程开发、体育教育实习、逻辑与写作等组成。韩国国家体育课程规定了中学阶段所需开设的15~20项体育运动技能,并要求各年级学生每年至少习练其中的1/3~1/2。因此,若想教好中学体育课,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必须预先习得20余项体育运动技能。与此同时,按照《NCPE2007(修订版)》所规定的“健康、竞争、挑战、表现与休闲”等5大领域目标要求以及群体类运动技能项目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韩国NCPE重新调整了传统的“多运动技能项目教学范式”[6],基本涵盖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所热衷习练的主要运动技能项目。其中对跆拳道、柔道、太极、瑜伽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设定,不仅表现出韩国的国际化视野、民族自信与宽大胸襟,而且体现出韩国民众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秉持与尊重。而像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等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虽然所占总课时较少,但是所占学分较多,而且相对具体且实用性较强,因此其学科地位往往高于体育运动技能,故而通常被看作是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基础学科。
韩国MEST要求体育院校在读大学生至少参加6学分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其中2学分包括学习“服务社会”理念的“体育教育志愿服务”,要求大学生帮助中小学“体育学困生”或者“落后地区中小学校”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或心理健康水平;而设定体育教育实践的目的则是让大学生切实体验不久的将来自身所要从事的实际体育教育工作,这些实践活动通常在艺术长廊、科技馆、名胜古迹、学校体育俱乐部等场所开展;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帮扶之下,学习并体验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见习教学是该类实践活动的“压轴大戏”,通常安排在大学4年级进行,一般需要实习4周时间。按照规定,见习生所属体育院校的相关教授往往会在学生实习、见习期间的3个重要时间节点,即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对这些实习生进行2~3次监督与指导。
多年来,韩国体育教师往往给人留下“沟通与交流能力”缺乏的印象,尤其是其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因此韩国MEST规定“逻辑与写作表达能力”为所有体育课任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并以必修课的形式在全国加以督促与实施。
2.2 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韩国体育大学的前两个学年主要开设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等体育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大多数体育系大学生都会在这两个学年修完这类课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要求他们必须从第3、4学年开始就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韩国NTST所要求和规定的“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上。体育教育专业相关分支学科课程通常开始于第2学年,而体育教育志愿服务与体育教育实践等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则往往开展于第2、3学年。按照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体育教学类课程普遍开设于第3、4学年。如此安排的目的是方便学生的体育教学见习与毕业和就业。另外,由于当下的体育教学普遍强调运动技术与技能之传习,因此此类课程便理所当然地贯穿于大学生的4年学习时光之中。尽管韩国体育理论课程大多为3学分,而专项运动技术至多为1~2学分,但是两者之总学分基本持平——体育学科领域课程总学分为20~25学分,而专项运动技术总学分则为18~22学分。就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而言,两者之比则为22︰21,由此说明该校比较注重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这种课程设置基本符合人们普遍认可的“中学教师更加需要体育学科知识”这一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美国教育部所提出的“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很深的学科知识”[16]的主张。藉此,如何在体育学科课程与体育教学法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4]便成为韩国职前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努力方向。
3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启示
3.1 健全法律法规,保护体育教师的身份与权益
韩国于1981颁布《教育公务员法》,不仅明确教师作为专门职业的性质,而且将所有教师确定为国家公务员[4]。此后,韩国政府陆续颁布了诸如《提高教师地位特别法令》、《为提高教师地位的交涉、协商相关规定》等近50部有关教师的培养、聘用、培训等方面的相关法令,既实现了教师管理工作的有法可依,也保障了教师的地位和权益。例如《教育公务员法》第43条指出,“教育权必须得到尊重,教师不受任何使教师的专门地位和身份受到影响的不当干涉”[17];又如《提高教师地位特别法令》第2条规定,“国家、地方自治体及其他公共机构应努力创造条件使教师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使其以高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事教育活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其权威应受到充分尊重。”[18]总之,能够提供稳定而优越的身份地位,并保障其人身安全与工资报酬等各项权益,成为不断吸纳优秀人才从教、乐教,并使韩国的教师职业持续兴旺的重要致因。反观我国,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与完善,教师地位确有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法律条款在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中切实保护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致使绝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敢开展投标枪、掷铅球等投掷运动,不敢开设单双杠等体操课程,更有甚者,纷纷取消中长跑项目。目前应切实给中小学校“松绑”,自主设置体育项目,开展体育活动;切实给体育教师“减压”,保证他们授课时能够更加大胆、更加放松、更加有效、更加规范提升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3.2 严格考聘制度,突出体育教师职业的专门性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均把教师看作是国家复兴的关键因素,努力从制度层面创造条件提升教师质量,进而提高国民素质。为了选拔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韩国每年都会进行中学体育教师聘任考试,供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历届毕业生参加。有关资料显示,严格的考聘制度不仅没有造成教师的不满,相反却唤起了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赢得了全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尊重[4]7,提升了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中国现有的体育教师考聘制度还存在一系列弊端,比如没有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师招录考试、各省市体育教师招录考试普遍存在重体育理论轻体育运动技能等问题;再比如教师聘任终身化、教师聘任考试形式化等顽疾,需要通过设立专门、专业的全国性学校体育发展机构予以引领与解决。
3.3 规范评估制度,调控体育教师教育发展方向
韩国对体育教师教育机构的定期评估直接影响并左右了韩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选择、设置与建设,对韩国体育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定向和调控作用。虽然我国也陆续开展过几次针对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的本科教学评估,但是其针对性和导向性并不太强。一方面缺乏规律性、连续性,另一方面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因此本科教学评估没有达到“通过评估结果定向并调控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结构的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的预期效果。有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专门化、周期性的教师教育机构评估制度,一则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机构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竞争实力,二则可以优化课程内容、真正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3.4 平衡学科与教学法课程,培养优秀体育师资
美国NASPE在2010年发布《健康测量的适切使用》研究报告,再一次阐明并深化了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指出“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全体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还要发展其体育能力和对体育活动的知性理解,从而使他们养成关注健康、热爱体育、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藉此“体育教师的责任便在于教给学生体育运动的价值,并保证他们成为终身运动者和终身体育学习者”[19]。为了更好地提升体育大学生“授人以渔”的教学水平,韩国政府不仅积极引进美国原版体育教育专业教材,而且主动消化吸收其先进体育教育理念。这些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则是在重视运动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体育学科知识和体育教学知识的培养,并且通过体育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教育知识整合为一体。
而在我国,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则偏重于体育教育相关分支学科课程的研习;对运动技能而言,则普遍强调并突出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能,而忽略抑或忘却了中小学体育教学所必需的综合性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就教学法而言,专门针对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而开设的体育教学法课程不仅课时有限,而且似乎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门真正的“科学”加以研究、探讨与传承[9];而真正提升体育大学生实际教学能力与水平的体育教学实习、见习之地位则犹如“鸡肋”,“形式化”或“走过场”现象比较严重。长此以往,我国各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师资出现了“学历高、技能差”,“理论强、实践弱”等现实问题,急需纠偏与斧正。
3.5 加强读写能力考核,提升教师沟通交流能力
体育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社会因子,必然要与学生、同事、家长乃至社会群体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为提升准体育教师的逻辑思维与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加强其教学合作与沟通交流能力,进而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与教书育人能力,韩国NTST不仅注重考评申请者的学业成就,而且注重考查其逻辑思考和读写能力。为提高我国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我国体育教育水平,所有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机构理应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补齐准体育教师“读写能力偏差,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这块短板。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 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1):1-7.
[2] 王登峰. 学习十八大精神 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 体育学刊,2013,20(1):1-5.
[3] Kang s,Hong M.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teacher workforce and equity 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South Korea[J].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8,37(4),200-207.
[4] 姜英敏. 韩国基础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保障制度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2,271(8):25-29.
[5] Seoul Metropolitan Office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of the national teacher employment for the public secondary schools(2010)[EB/OL]. http://english.sen.go.kr/index.jsp,2012-12-12.
[6] Euichang Choi. The Prepa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Korea[C]//Proceedings of 2011 ISCPES Conference,2011.
[7] 李正花,赵舜默. 韩国体育教师职前资格考试制度考察与借鉴[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2):60-62.
[8] Kim Y. Inquiry on training and appointment of Koreas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J]. Journal of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2010,19(1):87-105.
[9] 仲秀英,陈婷. 韩国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评介与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2011,20(02):98-101.
[10] Jewett Bain L,Ennis C.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M]. New York:Benchmark & Brown,1994.
[11] Siedentop D,Tannerhill D. Develop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M]. Mountain Dew CA:Mayfield,2000.
[12] Rink J. Teaching for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M]. New York:McGraw-Hill,2005.
[13] Siedentop D. Sport education[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4.
[14] Hellison D.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4.
[15] Griffin L,Butler I.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5.
[16]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fore its too late:a report to the Nation from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for the 21st century[M]. Washington:Washington Publishing,2000.
[17] 韩国总统令. 韩国法律第3458号. 教育公务员法[Z]. 1981-11-23.
[18] 韩国总统令. 韩国法律第4376号. 提高教师地位特别法[Z]. 1997-05-31.
[19] Appropriate uses of fitness measurement[EB/OL]. http://www.aahperd.org/naspe/standards/upload/Appropriate-Uses-of-Fitness-Measurement.pdf,2013-01-11.